【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椭圆轭铁心变压器的强迫油循环导油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变压器的器身导油结构,具体为一种椭圆轭铁心变压器的强迫油循环导油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当中,对于在器身端部设置配合椭圆轭的磁分路结构的高电压、大容量变压器,当其冷却方式为强迫油循环方式时,器身下端导油孔的位置会和磁分路中硅钢片的位置发生冲突。从而需要改变导油孔位置,结构复杂,电气性能和机械强度差,不仅增加了变压器的损耗,而且无法满足变压器的温升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油路畅通,油速合理,结构简单的椭圆轭铁心变压器的强迫油循环导油结构。 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椭圆轭铁心变压器的强迫油循环导油结构,包括设置在铁心导油盒与变压器器身之间的多层绝缘板,绝缘板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层垫板,第二层垫板,第三层磁分路,第四层垫板和第五层托板;第一层垫板放置在铁心下夹件固定板上,且对应铁心导油盒对称设置有第一导油孔和第二导油孔,以及第三导油孔和第四导油孔;第一导油孔和第二导油孔垂直向上贯穿全部绝缘板形成垂直油路与器身连通,垂直油路穿过第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椭圆轭铁心变压器的强迫油循环导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铁心导油盒与变压器器身之间的多层绝缘板,所述的绝缘板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层垫板(1),第二层垫板(2),第三层磁分路(3),第四层垫板(4)和第五层托板(5);第一层垫板(1)放置在铁心下夹件固定板上,且对应铁心导油盒(18)对称设置有第一导油孔(6)和第二导油孔(7),以及第三导油孔(8)和第四导油孔(9);所述第一导油孔(6)和第二导油孔(7)垂直向上贯穿全部绝缘板形成垂直油路与器身连通,垂直油路穿过第三层磁分路(3)时,其位置位于磁分路中硅钢片内侧;所述的第三导油孔(8)和第四导油孔(9)通过在第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椭圆轭铁心变压器的强迫油循环导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铁心导油盒与变压器器身之间的多层绝缘板,所述的绝缘板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层垫板(I),第二层垫板(2),第三层磁分路(3),第四层垫板(4)和第五层托板(5);第一层垫板(I)放置在铁心下夹件固定板上,且对应铁心导油盒(18)对称设置有第一导油孔(6)和第二导油孔(7),以及第三导油孔(8)和第四导油孔(9);所述第一导油孔(6)和第二导油孔(7)垂直向上贯穿全部绝缘板形成垂直油路与器身连通,垂直油路穿过第三层磁分路(3)时,其位置位于磁分路中硅钢片内侧;所述的第三导油孔(8)和第四导油孔(9)通过在第一层垫板(I)上表面开槽形成的第一水平油路(10)连通;第二层垫板(2)上对应第一水平油路(10)开设有中间隔断的第二水平油路(11);第三层磁分路(3)的硅钢片内侧对应第二水平油路(11)的中断端头对称开设第五导油孔(12)和第六导油孔(13),第五导油孔(12)和第六导油孔(13)垂直向上贯穿第四层垫板(4)和第五层托板(5)与器身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英,段亚娟,冯建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