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焊电池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48364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4 04:26
一种免焊电池组,包括电池盖单元和电池筒单元。电池盖单元包括上盖、正极弹簧、负极弹簧、正极导电片、负极导电片、卡合柱和固定片。电池筒单元包括电池筒、连接导电片、挡板、凸柱和单元电池。单元电池的侧面和底面是负极,顶帽是正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结构更简单、维修和更换电池方便,避免了传统技术中采用高温方式组装电池组的弊端,同时能提高电池组的装配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组
,特别涉及一种免焊电池组
技术介绍
电池组在我们的生活中用的十分广泛,电视遥控器,电子玩具,手电筒中都有电池组的应用。电池组分为串联和并联两大类,并联的电池组要求每个电池电压相同,输出的电压等于一个电池的电压,并联电池组能提供更强的电流。串联电池组没有过多的要求,串联电池组电容量相近,可以提供较高的电压。电池组由若干个单元电池按照制造的需求采取串联或者并联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传统单元电池的连接方法是焊接,通过高温熔化单元电池的正极或者负极的金属帽,然后在熔化状态下将该单元电池与其它单元电池连接在一起。电池组组装时采用传统的焊接方法具有明显缺点:由于电池本身性质的关系,单元电池内部对环境温度的变化比较敏感,焊接时产生的高温易使单元电池内部发生变化,极大地影响电池寿命,并且极有可能降低电池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无需焊接即可完成组装的电池组。一种免焊电池组包括电池盖单元和电池筒单元;电池盖单元包括上盖以及设置在上盖的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正极导电片与电池组正极电连接,负极导电片与电池组负极电连接;电池筒单元包括电池筒、连接导电片和单元电池;上盖安装在电池筒上方;单元电池设置在电池筒内部;单元电池的侧面和底面是负极,顶帽是正极,单元电池通过连接导电片串联或并联成电池组。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维修和更换电池方便,避免了传统技术中采用高温方式组装电池组的弊端,同时能提高电池组的装配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导电片为L型;该连接导电片的一端与单元电池的顶帽相接触,另一端与相邻的单元电池的侧面相接触。进一步地,所述的电池组包括挡板,所述的挡板设置在电池筒内,以将其内部间隔成两个或多个单元电池收容空间。进一步地,所述的电池组还包括凸柱和卡合柱;凸柱设置为实心的圆柱体并且固定在挡板上方;卡合柱设置为中空的圆柱体并且固定在所述的上盖;凸柱卡入卡合柱内部。这样做使电池盖单元和电池筒单元的组装能牢固。进一步地,连接导电片上设置有两个通孔。这样做方便连接导电片的固定。进一步地,还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上盖的固定片,电池盖单元和电池筒单元组装后,所述的固定片与连接导电片相接触。这样做使连接导电片不易离开单元电池的顶帽。进一步地,包括一块四脚弹片,该四脚弹片与各个单元电池的侧面相接触。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导电片为C型,并且与各单元电池的顶帽相接触。进一步地,电池盖单元还包括正极弹簧和负极弹簧;正极弹簧与正极导电片连接;负极弹簧与负极导电片连接。这样做方便电池组与其他设备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导电片设置在所述电池盖的底面。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维修和更换电池方便,通过将单元电池并联连接可以获得大电容量而且电压稳定的输出效果,,通过连接导电片的连接使单元电池的摆放位置更加灵活。而且避免了传统技术中采用高温方式组装电池组的弊端,同时能提高电池组的装配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免焊电池组组装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电池盖单元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免焊电池组组装完成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电池筒单元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四角弹片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三免焊电池组组装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三免焊电池组组装完成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三免焊电池组内部连接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连接导电片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图1是本技术免焊电池组组装示意图。本技术的免焊电池组包括电池筒单元2和盖设在电池筒单元2上方的电池盖单元I。电池盖单元I边沿通过定位销和电池筒单元2上端连接。请参阅图2和图3,图2是本技术电池盖单元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免焊电池组组装完成示意图。电池盖单元I包括上盖11、正极弹簧12、负极弹簧13以及设置在上盖11底面的正极导电片14、负极导电片15、卡合柱16和固定片17。正极导电片14和负极导电片15的一端分别通过铆钉固定在上盖11的底面并且相互绝缘,正极导电片14和负极导电片15的另一端悬空。在本实施例中包括有八个卡合柱16和四块固定片17。卡合柱16设置为中空的圆柱体,固定片17设置为矩形薄片。卡合柱16和固定片17设置在负极导电片15四周。负极弹簧13和正极弹簧12设置在上盖11的另一面,负极弹簧13通过铆钉与负极导电片15相连,正极弹簧12通过铆钉与正极导电片14相连。请参阅图4,图4是本技术电池筒单元示意图。电池筒单元2包括电池筒21、连接导电片22、挡板23、凸柱24,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单元电池a、单元电池b、单元电池c和单元电池d。本实施例中挡板23是一块“十字型”绝缘板,将电池筒21中心容积平均分隔为四个电池收容空间。凸柱24设置为实心圆柱体,并且挡板23的每一条边上均固定有两个凸柱24。所述的四个单元电池分别放置在所述的四个电池收容空间内。单元电池的圆周侧面和底面是负极,顶帽是正极。本实施例中连接导电片22是“L”型金属片,在弯曲处划分为正极端和负极端,并且在弯曲处设置有两个通孔,连接导电片22通过所述通孔固定在凸柱24上。连接导电片22的正极端紧贴在单元电池的顶帽上,负极端与相邻的单元电池的侧面紧贴。在组装电池盖单元I和电池筒单元2时,上盖11在电池筒21上方向下盖压,负极导电片15的悬空端插入单元电池b所在的小空间并且与单元电池b的侧面相连。正极导电片14的悬空端抵压在单元电池a的顶帽上。凸柱24卡入卡合柱16中,固定片17压在连接导电片22上,完成组装。本实施例中各单元电池的连接方式为串联。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维修和更换电池方便,采用凸柱与卡合柱扣合的方式使电池组更加牢固,通过连接导电片的连接使单元电池的摆放位置更加灵活。而且避免了传统技术中采用高温方式组装电池组的弊端,同时能提高电池组的装配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实施例二请参阅图5和图6,图5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施例中四角弹片的示意图。本技术的免焊电池组包括电池筒单元2和盖设在电池筒单元2上方的电池盖单元I。电池盖单元I边沿通过定位销和电池筒单元2上端连接。电池盖单元I包括上盖11、正极弹簧12、负极弹簧13以及设置在上盖11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免焊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盖单元,该电池盖单元包括上盖以及设置在上盖的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电池筒单元,该电池筒单元包括电池筒、连接导电片和单元电池;单元电池设置在电池筒内部;所述的单元电池的侧面和底面设置为负极,顶帽设置为正极;所述的单元电池通过连接导电片连接其正极和负极以形成电池组;所述上盖安装在电池筒上方;正极导电片与电池组的正极连接,负极导电片与电池组的负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敏强廖少雄梁煜宏陈国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虎辉照明科技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