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打滑棘轮成型下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47353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4 0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合器打滑棘轮成型下模,包括有下模座,下模座为矩形结构,其一角为斜边,围绕下模座的其余三角分别设有定位孔,下模座上设有工件成型腔,工件成型腔与下模座的斜边的距离小于其与下模座的另外三边的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其一角为斜边,使得成型腔与下模座的斜边的距离小于其与下模座的另外三边的距离,为卸料提供了便捷,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合器打滑棘轮成型下模
本技术涉及离合器打滑棘轮锻造模具领域,具体是一种离合器打滑棘轮成型下模。
技术介绍
离合器打滑棘轮是离合器的一个重要部件,基本上通过锻造成型。现有离合器打滑棘轮的下模通常为矩形结构,其上的成型腔与其四边的距离均相等,也就是说其上的成型腔设置在中心位置,给卸料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离合器打滑棘轮成型下模,其一角为斜边,使得成型腔与下模座的斜边的距离小于其与下模座的另外三边的距离,来便于卸料。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离合器打滑棘轮成型下模,包括有下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座为矩形结构,其一角为斜边,围绕下模座的其余三角分别设有定位孔,下模座上设有工件成型腔,所述工件成型腔与所述下模座的斜边的距离小于其与所述下模座的另外三边的距离。 所述的离合器打滑棘轮成型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孔为螺孔。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技术结构简单,其一角为斜边,使得成型腔与下模座的斜边的距离小于其与下1旲座的另外二边的距尚,为卸料提供了便捷,提闻了生广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一种离合器打滑棘轮成型下模,包括有下模座1,下模座I为矩形结构,其一角为斜边2,围绕下模座I的其余三角分别设有定位孔3,下模座I上设有工件成型腔4,工件成型腔4与下模座I的斜边2的距离小于其与下模座I的另外三边的距离。 本技术中,定位孔3为螺孔。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合器打滑棘轮成型下模,包括有下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座为矩形结构,其一角为斜边,围绕下模座的其余三角分别设有定位孔,下模座上设有工件成型腔,所述工件成型腔与所述下模座的斜边的距离小于其与所述下模座的另外三边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合器打滑棘轮成型下模,包括有下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座为矩形结构,其一角为斜边,围绕下模座的其余三角分别设有定位孔,下模座上设有工件成型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奎琦陈正义张斌
申请(专利权)人:昌利锻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