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流压缩机轴向进气机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47079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4 0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轴流压缩机轴向进气机壳,包括有进气机壳、排气机壳、前轴承机匣、后轴承机匣、进气导流椎板、静叶承缸前支撑座、静叶承缸后支撑座、扩压器支撑板、排气扩压器以及放空管;该排气机壳的一端与进气机壳的一端连接在一起,排气机壳的另一端侧面开设有朝下的排气口,该进气机壳的另一端轴向开设有进气口;通过设置有轴向进气流道和朝下的排气流道,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轴向进气,与现有同类机壳相比,没有进气气流的折转,提高了气动效率,由于采用了轴向进气结构,进气管道可以水平直接连接在进气机匣的入口法兰上,气流在管道中不发生折转,降低了阻力损失,减少了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流压缩机轴向进气机壳
本专利技术涉及轴流压缩机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轴流压缩机轴向进气机壳。
技术介绍
轴流压缩机是冶金、化工、煤炭、建材、制药、风洞实验台等多个行业生产系统中的核心供风设备和最大的耗功设备,其运行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整个工艺系统生产运行的成本,所以提高轴流压缩机的效率非常重要。现有轴流压缩机采用的机壳,其结构为下方进气,下方排气的结构,此种结构存在以下不足:1、气流在进入机壳内部时发生了90度的折转,而每次气流的转折必然带来损失,甚至会在某些折转程度较大的地方形成局部的漩涡,使进口流场品质下降,从而造成轴流压缩机运行效率的降低。2、与轴流压缩机进气需设置空气过滤器,如采用下进气方式,连接空气过滤器和轴流压缩机的进气管道至少会发生一次折转,也会带来一定的阻力损失。3、轴流压缩机安装在7~8m的二次水泥平台上,在压缩机下方开一个“窗口”用于安装管道和膨胀节等附属设备,采用下进气的方式,需要搭建很高的安装架进行操作,一是空间狭小,二是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轴流压缩机轴向进气机壳,其不仅减少了气流在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轴流压缩机轴向进气机壳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流压缩机轴向进气机壳,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进气机壳、排气机壳、前轴承机匣、后轴承机匣、进气导流椎板、静叶承缸前支撑座、静叶承缸后支撑座、扩压器支撑板、排气扩压器以及放空管;该排气机壳的一端与进气机壳的一端连接在一起,排气机壳的另一端侧面开设有朝下的排气口,该进气机壳的另一端轴向开设有进气口;该前轴承机匣和后轴承机匣分别焊接在进气机壳和排气机壳上,前轴承机匣和后轴承机匣中均设有支承轴承、止推轴承以及油封的安装座;该进气导流椎板焊接在进气机壳内并与前轴承机匣构成了轴向进气流道;该静叶承缸前支撑座、静叶承缸后支撑座、扩压器支撑板和排气扩压器均焊接在排气机壳内,该扩压器支撑板和排气扩压器形成了朝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流压缩机轴向进气机壳,包括有进气机壳、排气机壳、前轴承机匣、后轴承机匣和进气导流椎板,该排气机壳的一端与进气机壳的一端连接在一起,该进气导流椎板焊接在进气机壳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静叶承缸前支撑座、静叶承缸后支撑座、扩压器支撑板、排气扩压器以及放空管,该静叶承缸前支撑座、静叶承缸后支撑座、扩压器支撑板和排气扩压器均焊接在排气机壳内,该扩压器支撑板和排气扩压器形成了朝下的排气流道,该放空管连接在排气机壳上;所述排气机壳的另一端侧面开设有朝下的排气口,该进气机壳的另一端轴向开设有进气口;该前轴承机匣和后轴承机匣分别焊接在进气机壳和排气机壳上,前轴承机匣和后轴承机匣中均设有支承轴承、止推轴承以及油封的安装座,进气导流椎板与前轴承机匣构成了轴向进气流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流压缩机轴向进气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机壳的一端通过止口定位并采用双头螺柱和汽轮机螺母而与进气机壳的一端连接在一起。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流压缩机轴向进气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机壳内设置有加强筋,该加强筋为十个,十个加强筋按均布角度焊接在排气机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逯广平薛芳涛宋宜成杨创峰谢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成发科能动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