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门防护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44827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3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门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立柱之间,且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防撞条,所述防撞条依次设置在所述支撑板、所述立柱上,且所述防撞条分别与所述支撑板、所述立柱固定连接;其中,所述支撑板的内表面与所述立柱的内侧面在同一平面内,所述防撞条的固定面与所述支撑板的内表面、所述立柱的内侧面相贴合,使得所述防撞条位于所述支撑板、所述立柱的内侧分别对所述支撑板、所述立柱进行防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立柱处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以至于货物先撞到立柱而造成损坏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门防护机构
本技术属于铁路货车
,特别涉及一种车门防护机构。
技术介绍
铁路货物运输中,部分贵重货物对运输过程有防撞要求,除货物本身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外,对运输车辆同样需要采取一定的防撞措施,例如运输小汽车的专用运输车辆,小汽车在装卸过程中,司机进入小汽车或从小汽车内出来,往往需要在运输车辆内打开小汽车车门,此时小汽车车门与运输车辆侧墙内部将会不可避免的会发生碰撞,若不采取防撞保护措施,势必会对小汽车车门造成损害。 现有技术中,为了保护货物不遭受因碰撞所带来的损害,通常会在车辆侧墙内部安装防撞部件,以缓解货物的碰撞,达到保护货物的目的;请参阅图1-2,现有技术中支撑部件I安装于侧墙立柱3的外侧,防撞部件2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于支撑部件I的内侧,且由于支撑部件I位于立柱3的外侧,且立柱3的厚度远大于支撑部件1,依次安装防撞部件2时必须将其分为若干段,于立柱3处断开,每两个相邻立柱3之间安装一个防撞部件2 ;显然,该种设计方案至少存在如下缺陷: 1、立柱3处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且立柱3的凸起部位远高于防撞部件2,货物更有可能先撞到立柱3以至损坏; 2、防撞部件2仅采用粘接的形式固定于支撑部件I上,不可靠,易脱落; 3、防撞部件2采用简单的平板结构,对货物的缓冲性能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门防护机构,该防护机构通过将支撑板的内表面与立柱的内侧面设置在同一平面内,使得防撞条的固定面与支撑板的内表面、立柱的内侧面相贴合,分别对支撑板、立柱进行防护,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立柱处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以至于货物先撞到立柱而造成损坏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门防护机构,应用于铁路货车,所述铁路货车的上侧梁、下侧梁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立柱,所述防护机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立柱之间,且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防撞条,所述防撞条依次设置在所述支撑板、所述立柱上,且所述防撞条分别与所述支撑板、所述立柱固定连接;其中,所述支撑板的内表面与所述立柱的内侧面在同一平面内,所述防撞条的固定面与所述支撑板的内表面、所述立柱的内侧面相贴合,使得所述防撞条位于所述支撑板、所述立柱的内侧分别对所述支撑板、所述立柱进行防护。 可选的,所述防撞条呈凸型结构,且所述防撞条的凸起部分作为防撞面分别对所述支撑板、所述立柱进行防护,所述防撞条中与所述凸起部分相对立的一面作为固定面与所述支撑板的内表面、所述立柱的内侧面相贴合。 可选的,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立柱之间的固定连接是焊接。 可选的,所述防撞条与所述支撑板之间的固定连接是粘接;和/或,所述防撞条与所述立柱之间的固定连接是粘接。 可选的,还包括:螺栓及螺母,所述螺栓依次穿过所述防撞条、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螺母连接,对所述防撞条与所述支撑板进行二次紧固。 可选的,所述螺栓与所述螺母之间还设置有垫圈。 可选的,所述防撞条是橡胶条。 可选的,所述支撑板是方形钢板。 可选的,所述防撞条的宽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支撑板的宽度。 可选的,所述立柱的横截面面积从所述立柱的顶部至所述立柱的底部依次增大。 本技术提供的车门防护机构,通过将支撑板的内表面与立柱的内侧面设置在同一平面内,实现防撞条的固定面与支撑板的内表面、立柱的内侧面相贴合,使得防撞条能够整条、无间断的依次铺设在支撑板、立柱上,并位于支撑板、立柱的内侧分别对支撑板、立柱进行防护,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支撑板位于立柱的外侧,防撞条分段式的对应安装在相邻的两个立柱之间,而使得立柱处因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以至于货物更可能先撞到立柱的缺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防护装置的结构俯视图;以及 图2为现有技术中防护装置的结构侧视图;以及 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门防护装置的结构主视图;以及 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门防护装置的结构俯视图;以及 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门防护装置的结构侧视图。 【附图说明】: 1-支撑部件,2-防护部件,3-立柱,4-上侧梁,5-下侧梁,6-支撑板,7-防撞条,8-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其中本实施中所涉及的“和/或”关键词,表示和、或两种情况,换句话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及的A和/或B,表示了 A和B、A或B两种情况,描述了 A与B所存在的三种状态,如A和/或B,表示:只包括A不包括B ;只包括B不包括A ;包括A与B。 请参阅图3-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门防护机构,应用于铁路货车,其中,铁路货车的上侧梁4、下侧梁5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立柱3,该防护机构通过将支撑板6的内表面与立柱3的内侧面设置在同一平面内,使得防撞条7的固定面与支撑板6的内表面、立柱3的内侧面相贴合,分别对支撑板6、立柱7进行防护,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立柱3处因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以至于货物更可能先撞到立柱3而造成货物损坏的缺陷。 具体来说,该防护机构至少包括:支撑板6,防撞条7 ;其中,支撑板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立柱3之间,作为支撑基础以便于对防撞条7进行支撑,且支撑板与立柱固定连接,优选的,该固定连接可以是焊接,以增强稳固性能;防撞条7依次设置在支撑板6、立柱3上,且防撞条7分别与支撑板6、立柱7之间固定连接,该固定连接可以是粘接,以稳固三者的连接关系,防止出现防撞条7松动、易脱落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门防护机构中,将支撑板6通过内移,使得支撑板6的内表面与立柱3的内侧面在同一平面内,实现防撞条7的固定面(用于防撞条7与支撑板6、立柱3进行固定的一个面)与支撑板6的内表面、立柱3的内侧面相贴合,使得防撞条7能够整条、无间断的依次铺设在支撑板6、立柱3上,并位于支撑板6、立柱3的内侧分别对支撑板6、立柱3进行防护,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支撑板6位于立柱3的外侦牝防撞条7分段式的对应安装在相邻的两个立柱3之间,而使得立柱3处因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以至于货物更可能先撞到立柱3的缺陷。 [0031 ] 本技术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防撞条7呈凸型结构(采用“凸”字型结构),且防撞条7的凸起部分作为防撞面分别对支撑板6、立柱3进行防护,防撞条7中与凸起部分相对立的一面作为固定面与支撑板6的内表面、立柱3的内侧面相贴合,其中,防撞条7通过增设凸型结构,增强了防撞条7的缓冲性能,使得货物与防撞条7相碰撞时,防撞条7通过其凸型结构的凸起部分发生弹性形变,实现对货物进行柔性防护,避免货物与防撞条7之间相碰撞时因防撞条7形变距离较短而对货物本身造成损坏。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门防护机构,应用于铁路货车,所述铁路货车的上侧梁、下侧梁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立柱之间,且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防撞条,所述防撞条依次设置在所述支撑板、所述立柱上,且所述防撞条分别与所述支撑板、所述立柱固定连接;其中,所述支撑板的内表面与所述立柱的内侧面在同一平面内,所述防撞条的固定面与所述支撑板的内表面、所述立柱的内侧面相贴合,使得所述防撞条位于所述支撑板、所述立柱的内侧分别对所述支撑板、所述立柱进行防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门防护机构,应用于铁路货车,所述铁路货车的上侧梁、下侧梁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包括: 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立柱之间,且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 防撞条,所述防撞条依次设置在所述支撑板、所述立柱上,且所述防撞条分别与所述支撑板、所述立柱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支撑板的内表面与所述立柱的内侧面在同一平面内,所述防撞条的固定面与所述支撑板的内表面、所述立柱的内侧面相贴合,使得所述防撞条位于所述支撑板、所述立柱的内侧分别对所述支撑板、所述立柱进行防护。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撞条呈凸型结构,且所述防撞条的凸起部分作为防撞面分别对所述支撑板、所述立柱进行防护,所述防撞条中与所述凸起部分相对立的一面作为固定面与所述支撑板的内表面、所述立柱的内侧面相贴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传平刘翀原
申请(专利权)人: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