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景观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37764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3 1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景观伞。景观伞包括中心立柱、立筒、伞布和支撑臂,立筒固定于中心立柱下方并与中心立柱同轴,伞布的顶端固定于中心立柱的顶部,伞布的底角连接于支撑臂,支撑臂的末端旋转连接立筒的顶端,伞布底角处固定有收布连杆,收布连杆对称分布在伞布底角的两侧,收布连杆之间旋转连接,收布连杆之间固定有拉簧;在伞布收拢时,拉簧的回复力通过收布连杆将伞布底角的两侧部分往伞布底角收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伞布底角设置收布连杆和拉簧,拉簧通过收布连杆将伞布底角两侧的部分向伞布底角收拢,伞布收拢完毕之后就不会存在伞布飘在外面的情况,因此景观伞能够将伞布完全收拢,改善了景观伞的外观和用户体验。(*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景观伞
本技术涉及户外遮阳遮雨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景观伞。
技术介绍
景观伞多用于户外景点以及一些人多聚集的地方,通常用于在日照太强以及下雨的天气时,给人们一个遮荫避雨歇息的地方。景观伞体积比较大,需要一直固定在某个地方,但是有很多时候需要将景观伞的伞布收拢,譬如在晚上不下雨的时候,景观伞的伞布只会遮挡住人们欣赏星空,此时必须要将伞布完全收拢起来。 现在的景观伞一般由多条支撑臂分别将伞布的底角往外顶出,从而将伞布撑开。在收拢伞布的时候,伞布底角先被挪到支撑臂的末端,然后支撑臂的外端往景观伞的顶部聚拢。收拢动作完成之后,伞布底角两侧(即两条支撑臂之间)的伞布依然会飘在外面而不能完全收拢的,这样会影响景观伞的外观以及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景观伞,以使得景观伞能够将伞布完全收拢,改善景观伞的外观和用户体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景观伞,包括中心立柱、立筒、伞布和支撑臂,立筒固定于中心立柱下方并与中心立柱同轴,伞布的顶端固定于中心立柱的顶部,伞布的底角连接于支撑臂,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景观伞,包括中心立柱、立筒、伞布和支撑臂,立筒固定于中心立柱下方并与中心立柱同轴,伞布的顶端固定于中心立柱的顶部,伞布的底角连接于支撑臂,支撑臂的末端旋转连接立筒的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伞布底角处固定有收布连杆,收布连杆多于1根,收布连杆对称分布在伞布底角的两侧,收布连杆之间旋转连接,收布连杆之间固定有拉簧;在伞布撑开时,收布连杆受到伞布的作用力而往外旋转,拉簧被拉伸;在伞布收拢时,拉簧的回复力通过收布连杆将伞布底角的两侧部分往伞布底角收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景观伞,包括中心立柱、立筒、伞布和支撑臂,立筒固定于中心立柱下方并与中心立柱同轴,伞布的顶端固定于中心立柱的顶部,伞布的底角连接于支撑臂,支撑臂的末端旋转连接立筒的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伞布底角处固定有收布连杆,收布连杆多于I根,收布连杆对称分布在伞布底角的两侧,收布连杆之间旋转连接,收布连杆之间固定有拉簧;在伞布撑开时,收布连杆受到伞布的作用力而往外旋转,拉簧被拉伸;在伞布收拢时,拉簧的回复力通过收布连杆将伞布底角的两侧部分往伞布底角收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景观伞,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布连杆有两根,分别固定于伞布底角两侧的伞布边缘。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景观伞,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上设有用于收拢或者撑开伞布的直线运动组件,直线运动组件的输出端沿支撑臂的长度方向运动,直线运动组件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伞布底角。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景观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运动组件包括电机、丝杠和丝杠螺母,直线运动组件的输出端为丝杠螺母,电机固定在支撑臂上,丝杠的长度方向与支撑臂的长度方向平行。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继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华威合兴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