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流变阻尼铰链及其工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335364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3 03:43
一种磁流变阻尼铰链及其工作方法,涉及铰链领域。它包括分为三段的轴(4)。外套筒(7)安装于第二段轴(4-2)外,第二连接片(2)与外套筒(7)固连;活塞(16)和外套筒(7)之间具有磁流变液(13);上述第一连接片(1)和第三连接片(3)分别套在第一段轴(4-1)和第三段轴(4-3)的轴肩上;上述第三段轴(4-3)末端还固定安装有环形电阻(9);上述第一连接片(1)安装着电阻夹头(10),电阻夹头(10)恰好夹住环形电阻(9);上述线圈(14)的一端引出导线,导线依次连接环形电阻(9),电阻夹头(10),可调电阻(11),电源(12),再与线圈(14)的另一端相连,构成一个回路。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磁流变阻尼铰链及其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铰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转阻尼力可调的磁流变阻尼铰链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铰链是用来连接两个固体并允许两者之间做转动的机械装置,主要应用于门窗或橱柜上。目前,生活中常用的铰链大多没有阻尼功能,使用在门,窗,橱柜上的普通铰链,当有大风或者大力推动门或窗时,会产生大的关闭力,撞击后会发出巨大的声响;而市面上已有的液压阻尼铰链,承载力小,旋转阻尼力不可调、且阻尼只存在部分行程,旋转角度通常小于120度。一种大旋转角度,且在整个行程旋转阻尼力可调的铰链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磁流变液是一种新型的智能材料,在外磁场的作用下,能产生明显的磁流变效应,流体的屈服应力和表观粘度有2~3个数量级的变化,表现为类似固体的性质,而当撤除外加磁场的作用时,流体又恢复原来的流动性质,即在液态和固态之间进行快速可逆的转换,且这种转换是在毫秒量级的时间内完成的。该材料的响应快(ms量级)、可逆性好(撤去磁场后,又恢复初始状态)、通过调节磁场大小来控制材料的力学性能连续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利用磁流变液阻尼可变的性能,提供一种旋转阻尼力可调的磁流变阻尼铰链及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磁流变阻尼铰链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流变阻尼铰链,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片(1)、第二连接片(2)、第三连接片(3)、轴(4)、外套筒(7)、可调电阻(11)、电源(12);上述轴(4)分为三段,依次为第一段轴(4‑1)、第二段轴(4‑2)、第三段轴(4‑3);上述外套筒(7)安装于第二段轴(4‑2)外,外套筒(7)两端分别安装端盖(8A,8B),及其密封圈(6A,6B);其中第二段轴(4‑2)具有活塞(16),活塞(16)和外套筒(7)之间具有磁流变液(13);外套筒(7)外壁绕有线圈(14),外套筒(7)设置有使用漏液螺钉(15)封闭的漏液孔;第二连接片(2)与外套筒(7)固连;上述第一段轴(4‑1)和第三段轴(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流变阻尼铰链,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片(1)、第二连接片(2)、第三连接片(3)、轴(4)、外套筒(7)、可调电阻(11)、电源(12);上述轴(4)分为三段,依次为第一段轴(4-1)、第二段轴(4-2)、第三段轴(4-3);上述外套筒(7)安装于第二段轴(4-2)外,外套筒(7)两端分别安装端盖(8A,8B),及其密封圈(6A,6B);其中第二段轴(4-2)具有活塞(16),活塞(16)和外套筒(7)之间具有磁流变液(13);外套筒(7)外壁绕有线圈(14),外套筒(7)设置有使用漏液螺钉(15)封闭的漏液孔;第二连接片(2)与外套筒(7)固连;上述第一段轴(4-1)和第三段轴(4-3)均具有轴肩,第一连接片(1)和第三连接片(3)均具有筒状结构;第一连接片(1)和第三连接片(3)通过筒状结构分别套在第一段轴(4-1)和第三段轴(4-3)的轴肩上并通过螺钉(5A,5B)固定;上述第三段轴(4-3)末端还固定安装有环形电阻(9);上述第二连接片(2)在与环形电阻(9)对应位置安装着电阻夹头(10),电阻夹头(10)恰好夹住环形电阻(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瑾王彤徐园平金超武刘松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