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车电动倾翻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3136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工程车电动倾翻机构,包括电机,以及直接与外罩盖联结的外套管,外套管中设有丝杆,丝杆与外套管两者利用螺纹联接,其特征在于:在电机和丝杆之间串接有过载自动保护装置,过载自动保护装置包括作为输入端的主动齿轮、作为输出端的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两者共用的轴、弹性压板、传动板,从动齿轮与轴固定连接而主动齿轮与轴活动套接,弹性压板套接在轴上且其所在的平面与轴的方向垂直,传动板夹在主动齿轮侧面和弹性压板之间,传动板与轴键接,主动齿轮侧面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上均布有若干个凹孔,凹孔的深度大于凹槽,传动板设有与凹孔位置、数量对应的贯穿孔,每个贯穿孔中嵌设有滚珠,各粒滚珠被紧夹在主动齿轮侧面和弹性压板之间。(*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车辆配套部件,具体涉及一种工程车外罩盖的电动倾翻机构。
技术介绍
工程车外罩盖一般比较笨重,采用人力将其掀起十分费劲费时;近年来出现了电动形式的倾翻机构,它们以电动机为动力带动丝杆旋转,推动外套管上升或下降,由于外罩盖直接与外套管相连,从而能使外罩盖举升掀开或下降复位。但现有工程车外罩盖电动倾翻机构大都没有设置过载保护装置,在操作过程中外套管有可能会超过极限行程,容易因为过载而发生电机烧毁、丝杆螺纹变形、丝杆及外套管两者卡死等事故,即使有小部分工程车外罩盖倾翻机构设有行程开关等自动限位装置,也由于行程开关等电路控制元件容易损坏,因而仍然无法切实避免上述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车外罩盖倾翻机构,它能避免电机烧毁、丝杆螺纹变形、丝杆及外套管两者卡死等事故。其目的可以按以下方案来实现该工程车电动倾翻机构包括电机以及直接与外罩盖联结的外套管,外套管中设有丝杆,丝杆与外套管两者利用螺纹联接,其主要特点在于,在电机和丝杆之间串接有过载自动保护装置,过载自动保护装置包括作为输入端的主动齿轮、作为输出端的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两者共用的轴、弹性压板、传动板,从动齿轮与轴固定连接而主动齿轮与轴活动套接,弹性压板套接在轴上且其所在的平面与轴的方向垂直,传动板夹在主动齿轮侧面和弹性压板之间,传动板与轴键接,主动齿轮侧面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上均布有若干个凹孔,凹孔的深度大于凹槽,传动板设有与凹孔位置、数量对应的贯穿孔,每个贯穿孔中嵌设有滚珠,各粒滚珠被紧夹在主动齿轮侧面和弹性压板之间。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1、当外套管处于正常行程范围时,主动齿轮在电机带动下转动,各滚珠分别落入主动齿轮侧面相应位置的凹孔,并在弹性压板的压力作用下不能爬出,这样使主动齿轮、传动板、滚珠相对固定为一体,传动板便在主动齿轮带动下转动,进而带动从动齿轮和丝杆转动,使外套管在丝杆推动下做轴向运动,将外罩盖举升掀开或下降复位。2、当外套管移动到行程末端极限位置时,丝杆不能继续转动,从动齿轮随之停止转动,而主动齿轮仍在电机带动下不停转动,此时滚珠便能克服弹性压板的压力爬出主动齿轮侧面的凹孔,并沿主动齿轮侧面的环形凹槽轨道滚动,使主动齿轮和传动板之间发生相对滑动,这样主动齿轮的转动就不能传递到从动齿轮,因而电机可继续不停转动,从而可避免发生电机烧毁、丝杆螺纹变形等事故。3、在上述外套管移动到行程末端极限位置的状态下,若电机反转,则滚珠重新被压入凹孔中,主动齿轮、传动板、滚珠重新相对固定为一体,丝杆在电机带动下反向转动,外套管重新回到正常行程范围,从而使外罩盖相应反向运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过载自动保护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主动齿轮的主视图。图4是图3中A-A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中C-C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3中传动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所示的工程车电动倾翻机构包括电机1以及直接与外罩盖相连的外套管6,外套管6中设有与其螺纹联接的丝杆5,在电机1的转轴11和丝杆5之间设有由齿轮3、过载自动保护装置2、齿轮4串接而成的减速传动机构;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过载自动保护装置2具有作为输入端的主动齿轮23、作为输出端的从动齿轮22、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两者共用的轴21、弹性钢板26、传动板24,弹性钢板26厚度为1.5mm,传动板24厚度为4.0mm,从动齿轮22与轴21固定连接为一体,而主动齿轮23的中空圆孔231穿过轴21,使主动齿轮23与轴21活动套接,轴21穿过弹性钢板26中央的圆孔(图中未示出)从而使两者套接,弹性钢板26所在的平面与轴的方向垂直,传动板24夹在主动齿轮23侧面和弹性钢板26之间,传动板24利用其长孔241与轴21键接,主动齿轮23侧面设有环形凹槽233,凹槽的深度为1mm(本申请文件中,凹孔或凹槽的深度是指它们的有效深度,即指滚珠置入其中时实际嵌入的深度),环形凹槽上均布有六个凹孔232,凹孔的深度B为2mm,传动板24设有六个分别与各凹孔位置对应的贯穿孔242,每个贯穿孔中嵌设有直径为6.5mm的滚珠25,各粒滚珠25被紧夹在主动齿轮23侧面和弹性钢板24之间。权利要求1.一种工程车电动倾翻机构,包括电机,以及直接与外罩盖联结的外套管,外套管中设有丝杆,丝杆与外套管两者利用螺纹联接,其特征在于在电机和丝杆之间串接有过载自动保护装置,过载自动保护装置包括作为输入端的主动齿轮、作为输出端的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两者共用的轴、弹性压板、传动板,从动齿轮与轴固定连接而主动齿轮与轴活动套接,弹性压板套接在轴上且其所在的平面与轴的方向垂直,传动板夹在主动齿轮侧面和弹性压板之间,传动板与轴键接,主动齿轮侧面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上均布有若干个凹孔,凹孔的深度大于凹槽,传动板设有与凹孔位置、数量对应的贯穿孔,每个贯穿孔中嵌设有滚珠,各粒滚珠被紧夹在主动齿轮侧面和弹性压板之间。专利摘要一种工程车电动倾翻机构,包括外套管、丝杆及电机,在电机和丝杆之间串接有过载自动保护装置,过载自动保护装置具有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轴、弹性压板及传动板,传动板夹在主动齿轮侧面和弹性压板之间,主动齿轮侧面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上均布有凹孔,传动板的每个贯穿孔中嵌设有滚珠,各粒滚珠被紧夹在主动齿轮侧面和弹性压板之间。本技术能避免电机烧毁、丝杆及外套管的螺纹变形或卡死等事故,具有简单可靠的优点。文档编号B60P1/04GK2670168SQ20032011845公开日2005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22日专利技术者邵以东, 朱斌强, 莫绍军, 陈前锋, 魏基洋 申请人: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汕头市金园区东兴客车配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以东朱斌强莫绍军陈前锋魏基洋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汕头市金园区东兴客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