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用陶瓷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328764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2 1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锅用陶瓷涂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计包括以下组分:氧化锆30~40份,氧化铝60~70份,氧化铈4~8份,硼化钛1~5份,磷化硼1~5份,钢纤维4~12份,空心微珠1~10份,磷酸二氢铝5~30份,去离子水5~15份;其中,所述钢纤维的表面具有Ni-P合金镀层,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上述陶瓷涂层的指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磷酸二氢铝具有较好的悬浮作用和良好的粘结性,易于在材料中分散均匀,具有较好的抗热冲击性能,从而保证锅体反复加热和冷却不会致陶瓷发生脆裂;磷酸二氢铝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陶瓷涂层对人体健康不会造成任何威胁;空心微珠能显著提高陶瓷涂层的耐磨性能,使陶瓷涂层不易损坏,有效延长了陶瓷锅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锅用陶瓷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锅具
,具体指一种锅用陶瓷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长期以来,人们使用的家用锅具多为铝锅或者铁锅,其一般先对金属板材落料,再将金属板材模压成型为锅坯体,并在锅坯体的外表涂覆耐高温涂料,在锅坯体的内表面根据不同类型锅的使用要求,涂覆不同类型的功能材料以实现不同类型锅的使用要求。其中,铝质锅的热分布较好,但不易清洗,用油多时油烟较大;铁质锅比较健康但其热分布较差,容易产生聚热点而发生食物粘锅现象,且粘锅的食物容易产生焦糊,增加了锅具的洗刷难度。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炖锅都是以涂层等形式实现不粘的目的,常用类型为特氟龙不粘锅。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1627874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一种抗菌不粘锅》(申请号:200810132470.8)披露了一种锅具,其在锅体内表面设置了一层不连续分布的纳米银颗粒,该纳米银颗粒层上设置有一层特氟龙防粘涂料,纳米银颗粒层的面积占锅体内表面积的10%~30%。特氟龙是含氟树脂的总称,包括聚四氟乙烯、聚全氟乙丙烯等含氟共聚物,这些材料由于具有强疏水性和低摩擦系数而能够实现烹饪过程中不发生粘锅的要求。但是,聚四氟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锅用陶瓷涂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计包括以下组分:其中,所述钢纤维的表面具有Ni‑P合金镀层,具体电镀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将钢纤维放置于pH值为5~5.2、温度为40~45℃的稀HCl中浸洗10~30min,并搅拌除去钢纤维表面的杂质,然后用清水冲洗,洗去钢纤维表面的酸液和杂质;(2)用电化学法将钢纤维作为阳极进行电解除去钢纤维表面的油脂,然后用pH值为5~5.2的稀HCl进行酸洗,酸洗15~20min后用清水将钢纤维表面的酸液冲洗干净;(3)将步骤(2)处理后的钢纤维放置于化学镀液中,保持化学镀液的pH值为4.5~5.1,温度为65~85℃,时间为30~50min。上述步骤(3)中所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用陶瓷涂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计包括以下组分:其中,所述钢纤维的表面具有Ni-P合金镀层,具体电镀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将钢纤维放置于pH值为5~5.2、温度为40~45℃的稀HCl中浸洗10~30min,并搅拌除去钢纤维表面的杂质,然后用清水冲洗,洗去钢纤维表面的酸液和杂质;(2)用电化学法将钢纤维作为阳极进行电解除去钢纤维表面的油脂,然后用pH值为5~5.2的稀HCl进行酸洗,酸洗15~20min后用清水将钢纤维表面的酸液冲洗干净;(3)将步骤(2)处理后的钢纤维放置于化学镀液中,保持化学镀液的pH值为4.5~5.1,温度为65~85℃,时间为30~50min;上述步骤(3)中所述的化学镀液包括硫酸镍、次亚磷酸钠、乳酸、稳定剂Pb(Ac)2及表面活性剂TX-9,所述化学镀液中硫酸镍的浓度为25~28g/L,次亚磷酸钠的浓度为20~22g/L,乳酸的浓度为20~22g/L,表面活性剂TX-9的浓度为0.5~0.6g/L,稳定剂Pb(Ac)2的浓度为2~2.5pp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用陶瓷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纤维的直径为20~100μm,长度为5~10mm;所述空心微珠的直径为0.1~0.5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用陶瓷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铝、磷化硼和氧化锆采用粒径在200目以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国荣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喜尔美厨房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