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形桑绿茶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322137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2 1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形桑绿茶的加工方法,利用每年养蚕之余被废弃的桑叶及没有养蚕任务的嫩桑叶,借鉴绿茶加工基本工艺以及复合式茶叶加工方法,按照桑鲜叶→空调控温摊青→机械切叶→热风杀青→揉捻→毛火→整形→摊凉→提香→毛茶→真空包装、冷藏的技术路线,加工制成了螺状特色桑绿茶,使特色桑茶赋予了绿茶的品质风格,改善了传统的桑芽利用结构,变一用为多用,为桑叶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设及一种保健茶的加工方法,尤其是。
技术介绍
桑蚕是广西新兴优势产业,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桑园面积从2000年的30万亩 增加到目前的201万亩,成为全国"龙头老大"。长期W来,广西桑叶利用除单一养蚕或作其 他动物饲料外,其他用途少见应用。 桑叶是"药食同源"上好的功能食品。研究证实,桑叶含大量矿物质元素如巧、钟、 锋、铁、钢、磯等;含视黄醇、胡萝h素、维生素、烟酸、食物纤维、酱醇、异搬皮巧、搬皮巧、搬 皮苦素等对人体有保健功效的功能性成分,含有多种氨基酸神经传达物质,如降血压物质 一氨基了酸(平均含量226mg/100g),含有一种名叫1 一脱氧野尻霉素值NJ)的生物碱。 由于桑叶内含成分的影响,经一般制作工艺加工的桑叶茶,具有一种难闻的青臭 气和苦涩味,很难让人接受,产品的加工工艺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改进,桑叶加工利用的局 面依然传统而单一。主要原因是加工相对滞后,产品比较粗惟,多数是都是采用原始的人工 制茶方式的工作坊型,所W生产链过短,产品科技含量低,质量较差,工作效率低,工人劳动 强度大,产品质量不稳定,市场竞争力弱,经济效益差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充分利用桑叶资源,针对现有技术不足,采用科学加工技术,做成 风味独特的、保健功能明显的保健茶。 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W桑鲜叶为原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桑鲜叶采收、空调 控温摊青、机械切叶、热风杀青、揉抢、毛火、整形、摊凉、提香、毛茶、真空包装、冷藏等步骤, 具体步骤如下:[000引 (1) W桑树春蚕期摘巧后废弃的芽叶及蚕期用不完桑叶及没有养蚕任务的桑叶作 为原料,在芽梢长至10叶时采收; (2)空调控温摊青W桑叶含水量重量比70%为宜,桑叶气味由强烈青气味渐转为 清香,W至出现花香特征; (3)桑叶机械切叶W 1. 0-1. 5cm为宜; (4)热风杀青锅温180?220°C,杀青2?3min,杀青叶含水量质量比50% ; (5)杀青叶至用手触摸青叶叶质柔软感,叶色由绿转为绿亮;[001引 (6)揉抢时间15min,空压6min,轻压4min,空压5min ; (7)毛火采用20型烘干机,烘干机温度120°C,毛火3?5min,叶温控制在80°C, 桑叶茶毛火干度达60% (质量比); (8)整形锅温掌握在100°C左右,整形40min,分2次整形,每次整形时间为15? 25分钟,出锅摊凉3?5分钟; (9)提香温度100°C,全程为40分钟,保持香气和色泽,提香后的茶叶应及时真空 包装,低温贬藏。 本专利技术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是:[001引 (1)开发了从鲜叶到成品茶的加工方法,研制出了 W吹冷风轻摊青、机械切叶、重 杀青、短时轻度揉抢、高温短时间提香为特点的一系列桑叶绿茶加工关键技术,最大程度地 保留了桑叶中的有效成份,优化了桑叶茶的口感,研制的产品外形成螺状、色泽青绿而鲜 活、内质香气清高、滋味鲜爽,叶底青绿明亮,无青臭味,能为消费人群所接受。 (2)提供了一种新型饮品,使其在饮茶过程中得到一定的保健效果,常饮此茶有利 于养生保健,延年益寿。对某些慢性疾病具有一定疗效,对糖尿病和高血压者无疑是带来了 福音。 (3)桑叶制茶,改善传统的桑叶利用结构,桑叶制茶不仅可W变废为宝,而且是单 一养蚕亩产值的10倍W上,不影响桑农养蚕与收益,为桑农开辟了新的增收途径,该既改 善了传统的桑叶利用结构,又巩固了广西蚕桑产业的支柱地位,为桑叶的综合开发利用提 供了一个新途径,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和经济效益作进一步说明。 一、加工方法 ,W桑鲜叶为原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桑鲜叶采收、空调 控温摊青、机械切叶、热风杀青、揉抢、毛火、整形、摊凉、提香、毛茶、真空包装、冷藏等步骤, 具体步骤如下: (1) W桑树春蚕期摘巧后废弃的芽叶及蚕期用不完桑叶及没有养蚕任务的桑叶作 为原料,在芽梢长至10叶时采收; (2)空调控温摊青W桑叶含水量重量比70%为宜,桑叶气味由强烈青气味渐转为 清香,W至出现花香特征; (3)桑叶机械切叶W 1. 0-1. 5cm为宜; (4)热风杀青锅温180?220°C,杀青2?3min,杀青叶含水量质量比50% ;[002引 (5)杀青叶至用手触摸青叶叶质柔软感,叶色由绿转为绿亮; (6)揉抢时间15min,空压6min,轻压4min,空压5min ; (7)毛火采用20型烘干机,烘干机温度120°C,毛火3?5min,叶温控制在80°C, 桑叶茶毛火干度达60% (质量比); (8)整形锅温掌握在100°C左右,整形40min,分2次整形,每次整形时间为15? 25分钟,出锅摊凉3?5分钟; (9)提香温度100°C,全程为40分钟,保持香气和色泽,提香后的茶叶应及时真空 包装,低温贬藏。 二、推广应用情况 专利技术人2006-2009年在申请人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同时在广西南宁市的横县长新 茶厂、武鸣县金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茶厂)、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实验室(厂)等进行生 产试制。2010-2011年在广西横县南方茶厂进行生产桑绿茶中试同时加工成莱莉花桑茶,两 年来,共研制生产了桑绿茶28650公斤(其中莱莉花桑茶18500公斤),平均亩产干桑绿茶 达225. 24公斤,亩产值达23941元,是单一养蚕经济效益的10倍W上。各年生产情况见表 1. 表1桑绿茶加工生产中试概况(单位;公斤)【主权项】1. ,以桑鲜叶为原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桑鲜叶采收、空调控 温摊青、机械切叶、热风杀青、揉捻、毛火、整形、摊凉、提香、毛茶、真空包装、冷藏等步骤,具 体步骤如下: (1) 以桑树春蚕期摘芯后废弃的芽叶及蚕期用不完桑叶及没有养蚕任务的桑叶作为原 料,在芽梢长至10叶时采收; (2) 空调控温摊青以桑叶含水量重量比70%为宜,桑叶气味由强烈青气味渐转为清 香,以至出现花香特征; (3) 桑叶机械切叶以1. 0-1. 5cm为宜; (4) 热风杀青锅温180?220°C,杀青2?3min,杀青叶含水量质量比50% ; (5) 杀青叶至用手触摸青叶叶质柔软感,叶色由绿转为绿亮; (6) 揉捻时间15min,空压6min,轻压4min,空压5min ; ⑵毛火采用20型烘干机,烘干机温度120°C,毛火3?5min,叶温控制在80°C,桑叶 茶毛火干度达60% (质量比); (8) 整形锅温100°C,整形40min,分2次整形,每次整形时间为15?25分钟,出锅摊凉 3?5分钟; (9) 提香温度100°C,全程为40分钟,保持香气和色泽,提香后的茶叶应及时真空包装, 低温贮藏。【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利用每年养蚕之余被废弃的桑叶及没有养蚕任务的嫩桑叶,借鉴绿茶加工基本工艺以及复合式茶叶加工方法,按照桑鲜叶→空调控温摊青→机械切叶→热风杀青→揉捻→毛火→整形→摊凉→提香→毛茶→真空包装、冷藏的技术路线,加工制成了螺状特色桑绿茶,使特色桑茶赋予了绿茶的品质风格,改善了传统的桑芽利用结构,变一用为多用,为桑叶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IPC分类】A23F3-34【公开号】CN104522254【申请号】CN20151000440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形桑绿茶的加工方法,以桑鲜叶为原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桑鲜叶采收、空调控温摊青、机械切叶、热风杀青、揉捻、毛火、整形、摊凉、提香、毛茶、真空包装、冷藏等步骤,具体步骤如下:(1)以桑树春蚕期摘芯后废弃的芽叶及蚕期用不完桑叶及没有养蚕任务的桑叶作为原料,在芽梢长至10叶时采收;(2)空调控温摊青以桑叶含水量重量比70%为宜,桑叶气味由强烈青气味渐转为清香,以至出现花香特征;(3)桑叶机械切叶以1.0‑1.5cm为宜;(4)热风杀青锅温180~220℃,杀青2~3min,杀青叶含水量质量比50%;(5)杀青叶至用手触摸青叶叶质柔软感,叶色由绿转为绿亮;(6)揉捻时间15min,空压6min,轻压4min,空压5min;(7)毛火采用20型烘干机,烘干机温度120℃,毛火3~5min,叶温控制在80℃,桑叶茶毛火干度达60%(质量比);(8)整形锅温100℃,整形40min,分2次整形,每次整形时间为15~25分钟,出锅摊凉3~5分钟;(9)提香温度100℃,全程为40分钟,保持香气和色泽,提香后的茶叶应及时真空包装,低温贮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秀兰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