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挠性牵引防水板铺设台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20453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2 0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挠性牵引防水板铺设台架,包括门架总成、行走机构、两个分别布设在门架总成上方前后两侧的拱形支架和沿拱形支架前后移动并将所安装防水板移送至设计安装位置的防水板移送机构,门架总成左右两侧均由上至下装有多个防水板安装及钢筋绑扎用的作业平台;拱形支架包括呈竖直布设的拱圈;防水板移送机构包括两个分别沿两个拱圈前后移动的滑移小车和带动两个滑移小车同步移动的小车牵引机构,小车牵引机构为卷扬机提升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组装方便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能解决现有简易防水板铺设台架与半自动防水板铺设台架存在的使用操作不便、劳动强度高、不能满足机械化作业要求、安全隐患较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水板铺设台架,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挠性牵引防水板铺设台架
技术介绍
隧道施工是公路、铁路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经常要对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采用分离式防水层。分离式防水层由防水板和缓冲层组成,防水板铺设一般超前二次衬砌1-2个工作循环。目前,隧道施工过程中的防水板铺设通常是采用简易防水板铺设台架,简易防水板铺设台架虽然能达到铺设防水板的功能,但实际使用时,存在劳动强度大、施工难度大、费时费力等缺陷。目前,部分隧道施工采用自制的防水板半自动铺设台架,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但是该半自动防水板铺设台架无法为绑扎钢筋提供作业平台,故作业人员又必须自制一个绑扎钢筋用的简易台架,实际施工时,需两部台架同时使用,这样不仅增加了施工成本,并且也增大了掌子面与二衬之间的距离,如对掌子面与二衬的步距有严格限制的隧道进行施工时,隧道内无法满足两部台架作业的空间。综上,现有的简易防水板铺设台架与半自动防水板铺设台架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第一、不满足机械化要求,人工劳动量大,操作不便,施工难度大,工作效率较低,并且存在安全隐患;第二、使用效果较差,实际铺设时,部分防水板的铺设位置难以到位;第三、无法为绑扎钢筋提供作业平台,而自制的绑扎钢筋用简易台架又增加了施工成本,也增大了掌子面与二衬之间的距离。因此,急需一种能满足机械化作业要求且使用安全、可靠的防水板铺设台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挠性牵引防水板铺设台架,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组装方便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能解决现有简易防水板铺设台架与半自动防水板铺设台架存在的使用操作不便、不能满足机械化作业要求、安全隐患较大等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挠性牵引防水板铺设台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架总成、带动门架总成沿所施工隧道前后移动的行走机构、两个分别布设在门架总成上方前后两侧的拱形支架和沿拱形支架前后移动并将所安装防水板移送至设计安装位置的防水板移送机构,所述门架总成的左右两侧均由上至下装有多个防水板安装及钢筋绑扎用的作业平台;所述行走机构安装在门架总成底部;所述门架总成上方设置有对两个所述拱形支架进行支撑的纵向支撑架,两个所述拱形支架的结构相同且二者呈平行布设,两个所述拱形支架分别安装在所述纵向支撑架的上部前后两侧;所述拱形支架包括呈竖直布设的拱圈,所述拱圈的形状与所施工隧道的开挖断面形状相同;所述防水板移送机构包括两个分别沿两个所述拱圈前后移动的滑移小车和带动两个所述滑移小车同步进行前后移动的小车牵引机构,两个所述滑移小车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拱圈上,两个所述滑移小车组成带动所安装防水板移动的防水板移动机构,所安装防水板安装在两个所述滑移小车上,两个所述滑移小车均与所述小车牵引机构连接,所述小车驱动机构安装在门架总成或所述纵向支撑架上,且所述小车牵引机构为卷扬机提升系统。上述多功能挠性牵引防水板铺设台架,其特征是:所述卷扬机提升系统包括卷扬机和两根分别与两个所述滑移小车连接的钢丝绳;两根所述钢丝绳均缠绕在卷扬机的卷筒上,且每根钢丝绳的前后两端分别绕经拱圈后固定在所连接滑移小车的车体前后部,所述拱圈上由前至后设置有多个对钢丝绳进行导向的导向轮。上述多功能挠性牵引防水板铺设台架,其特征是:所述纵向支撑架通过前后两个液压支撑装置支撑在门架总成上,两个所述液压支撑装置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拱形支架上且二者的结构相同;所述液压支撑装置包括左右两个举升油缸,两个所述举升油缸位于同一竖直面上且二者的活塞杆顶端支顶在所述纵向支撑架上,两个所述举升油缸均呈竖直向布设且二者的缸体底部均安装在门架总成上。上述多功能挠性牵引防水板铺设台架,其特征是:所述液压支撑装置还包括一个平移油缸、两道平移梁和两个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举升油缸的缸体底部且能在门架总成上左右移动的平移小车,所述平移油缸与拱形支架呈平行布设,所述平移油缸的缸体底部和活塞杆顶端分别通过一道平移梁与两个所述平移小车连接。上述多功能挠性牵引防水板铺设台架,其特征是:还包括两个分别对两个所述拱圈进行调整的拱圈调整机构,两个所述拱圈调整机构分别安装在所述纵向支撑架的前后两侧且二者的结构相同;所述拱圈包括上部拱段和左右两个分别安装在所述上部拱段两侧的侧部拱段,所述上部拱段与两个所述侧部拱段之间均以铰接方式进行连接;所述纵向支撑架位于所述上部拱段下方且其安装在所述上部拱段上;所述拱圈调整机构包括左右两个侧向油缸,两个所述侧向油缸的缸体均固定在所述纵向支撑架上且二者的活塞杆分别支顶在两个所述侧部拱段上。上述多功能挠性牵引防水板铺设台架,其特征是:所述纵向支撑架包括前后两道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横向连接梁和多道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纵向连接梁,两道所述横向连接梁通过多道所述纵向连接梁连接为一体;两道所述横向连接梁均沿所施工隧道的横向宽度方向布设,多道所述纵向连接梁均沿所施工隧道的纵向长度方向布设;两道所述横向连接梁分别支撑于两个所述拱圈内且二者分别与两个所述拱圈布设在同一竖直面上,两道所述横向连接梁和多道所述纵向连接梁组成一个水平支撑框架;两道所述所述横向连接梁与两个所述拱圈之间分别设置有多个竖向支撑杆。上述多功能挠性牵引防水板铺设台架,其特征是:两个所述滑移小车的车体上部安装有对所安装防水板进行支顶的滚轴,所述滚轴与拱形支架呈垂直布设,所安装防水板固定在滚轴上。上述多功能挠性牵引防水板铺设台架,其特征是:所述门架总成包括前后两个门式支架和左右两道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底纵梁,两道所述底纵梁均沿所施工隧道的纵向长度方向布设,两个所述门式支架均呈竖直向布设且二者均沿所施工隧道的横向宽度方向布设;两个所述门式支架的结构相同且二者均包括左右两根立柱和连接于两根所述立柱上部之间的上横梁,两根所述立柱分别固定在两道所述底纵梁上;两个所述门式支架之间通过两道所述底纵梁和左右两个纵向连接架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门式支架的上横梁与两根所述立柱之间均设置有一道斜撑杆;两个所述门式支架分别为前侧门架和位于所述前侧门架正后方的后侧门架,两个所述纵向连接架的前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前侧门架的两根立柱上,且两个所述纵向连接架的后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后侧门架的两根立柱上,两个所述纵向连接架均沿所施工隧道的纵向长度方向布设。上述多功能挠性牵引防水板铺设台架,其特征是:所述纵向连接架包括多道由上至下布设的纵向连接杆和多道由前至后布设在底纵梁上的竖向支杆,多道所述纵向连接杆均呈水平向布设,每道所述纵向连接杆的前后端分别均固定在两个所述门式支架的立柱上;每道所述纵向连接杆均与多道所述竖向支杆紧固连接,且每道所述纵向连接杆均通过多道所述竖向支杆分隔为多个纵向连接段;所述作业平台包括由多个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水平支架组成的水平工作台,所述水平支架安装在立柱或竖向支杆上;所述水平支架呈竖直向布设且其包括水平支撑杆和对所述水平支撑杆进行支撑的倾斜支撑杆;多个所述水平支架的水平支撑杆均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上述当前第1页1 2 3 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挠性牵引防水板铺设台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架总成(2)、带动门架总成(2)沿所施工隧道前后移动的行走机构(1)、两个分别布设在门架总成(2)上方前后两侧的拱形支架(4)和沿拱形支架(4)前后移动并将所安装防水板移送至设计安装位置的防水板移送机构,所述门架总成(2)的左右两侧均由上至下装有多个防水板安装及钢筋绑扎用的作业平台(3);所述行走机构(1)安装在门架总成(2)底部;所述门架总成(2)上方设置有对两个所述拱形支架(4)进行支撑的纵向支撑架,两个所述拱形支架(4)的结构相同且二者呈平行布设,两个所述拱形支架(4)分别安装在所述纵向支撑架的上部前后两侧;所述拱形支架(4)包括呈竖直布设的拱圈(4‑1),所述拱圈(4‑1)的形状与所施工隧道的开挖断面形状相同;所述防水板移送机构包括两个分别沿两个所述拱圈(4‑1)前后移动的滑移小车(5‑2)和带动两个所述滑移小车(5‑2)同步进行前后移动的小车牵引机构,两个所述滑移小车(5‑2)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拱圈(4‑1)上,两个所述滑移小车(5‑2)组成带动所安装防水板移动的防水板移动机构,所安装防水板安装在两个所述滑移小车(5‑2)上,两个所述滑移小车(5‑2)均与所述小车牵引机构连接,所述小车驱动机构安装在门架总成(2)或所述纵向支撑架上,且所述小车牵引机构为卷扬机提升系统(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斌齐永前尹汇辉张金夫李磊李宏程辉民程青陈文奇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