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活动车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1650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用活动车篷,它包括有篷架及其篷布,篷架由前端的“ㄇ”型固定篷杆和后端的多根“ㄇ”型活动篷杆构成,“ㄇ”型固定篷杆与车身前端固连,它和各“ㄇ”型活动篷杆通过连杆机构连为一体,使得各活动篷杆借助连杆机构以固定篷杆为基点拉出或收叠,篷布就铺设在固定篷杆和各活动篷杆的外框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使用方便,省时省力,可大大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篷,特别是一种专用车用车篷。目前,在一些专用装备车上,如卫生防疫车等,其上的卫生防疫喷洒设备需向后或向两侧喷洒。平常该设备不工作时都要用车篷覆盖,以保护不受损坏。现有的车篷均为固定式结构,它由篷架和篷布组成,篷架固定在车身上,篷布覆设在篷架上,每次操作时,都需拆卸篷布和篷架,费时费力,使用十分不便,影响工作效率。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操作使用方便,可大大提高设备工作效率的车用活动车篷。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车用活动车篷,它包括有篷架及其篷布,其特征是篷架由前端的 型固定篷杆和后端的多根 型活动篷杆构成, 型固定篷杆与车身前端固连,它和各 型活动篷杆通过连杆机构连为一体,使得各活动篷杆借助连杆机构以固定篷杆为基点拉出或收叠,篷布就铺设在固定篷杆和各活动篷杆的外框上。本技术将篷架及其篷布采用折叠式伸缩结构,使得车上专用设备工作时,尤其是运行中工作时,只需将折叠式篷架及篷布向车前部后收缩,就可方便地使专用设备(如卫生防疫喷洒设备)敞露出来,快速进行作业,其操作使用方便,省时省力,可大大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设备工作结束后,再将折叠式篷架及其篷布向车后部拉出即可将设备覆盖,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放大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滚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本技术包括有篷架1及其篷布2,本技术的特点是篷架1由前端的 型固定篷杆3和后端的多根 型活动篷杆4构成, 型固定篷杆3与车身前端固连,它和各 型活动篷杆4通过连杆机构5连为一体,使得各活动篷杆4可借助连杆机构5以固定篷杆3为基点拉出或收叠,篷布2就铺设在固定篷杆3和各活动篷杆4的外框上。本技术中,所述连杆机构5可由多根连杆6组成,它们连接在 型固定篷杆3和各活动篷杆4的两侧及顶面中部,其连接结构均相同,即前端的两连杆6的始端并在一起铰接在前端固定篷杆3的中部,前端两连杆6的另一端与相邻两连杆6的对应一端分别张开通过销轴7铰接在一起,且两销轴7位于与固定篷杆3相邻的活动篷杆4的上、下长槽8、9内,上述相邻两连杆6的另一端并在一起又与下一相邻两连杆6的对应一端并在一起铰接在下一相邻活动篷杆4的中部,形成连杆机构5中的一个菱形连动单元,以下各菱形连动单元与其相同,直至最后端两连杆6的末端并在一起铰接在末端活动篷杆4的中部。为了保证连杆机构5的各菱形连动单元张开时的稳固性,在各对连杆6的张开端设有挂钩杆18及其挂钩销19,使得各对连杆6张开时通过挂钩杆18钩住挂钩销19,保证张开的稳固性,而收叠时,只需将挂钩杆18从挂钩销19上脱开即可。由于为了减轻篷架1的重量,各 型活动篷杆4通常由薄壁方管制成,则各间隔一根的活动篷杆4上所开的上、下或左、右(对于活动篷杆4顶面而言)长槽8、9的强度会受到影响,因此,本技术在各活动篷杆4的长槽8、9的位置均另固设有一U型加固件10,则长槽8、9就开在U型加固件10上,连杆机构5中各菱形连动单元的销轴7就铰接在U型加固件10的对应长槽中。为了保证本技术的各 型活动篷杆4的收、放轻便自如,在它们的下端设有滚轮机构11,该滚轮机构11由滚轮12、辅助滚轮13、连接板14、弯折支架15和导轨16组成,导轨16为矩形空腔体,其上表面开有槽17,它固设在车身两侧围的上端,连接板14和弯折支架15的上端与对应活动篷杆4的下端固连,连接板14的下端与滚轮12相连,滚轮12位于导轨16的矩形空腔内,弯折支架15的下端与辅助滚轮13相连,该辅助滚轮13贴合在导轨16的外壁上,以起稳定作用。为了保证滚轮机构11拉开时的稳定性,本技术还设有锁紧机构20,该锁紧机构20由扣环21和搭扣22构成,搭扣22设置在滚轮机构11中连接板14的内侧壁上,扣环21设置在导轨16内侧壁的对应位置上,它们可扣合在一起或相互脱开。本技术使用时,先松开各挂钩杆18和各锁紧机构20,然后推动后端的活动篷杆4,它就通过连杆机构5的各菱形连动单元带动其它各活动篷杆4及其篷布2一起向前收拢,直至抵靠在前端的固定篷杆3处,此时就使车身上的专用设备完全敞露,可快速进行工作。当设备工作完毕后,再按上述过程的反过程将篷架1及其篷布2拉开并固定即可。权利要求1.一种车用活动车篷,它包括有篷架及其篷布,其特征是篷架由前端的 型固定篷杆和后端的多根 型活动篷杆构成, 型固定篷杆与车身前端固连,它和各 型活动篷杆通过连杆机构连为一体,使得各活动篷杆借助连杆机构以固定篷杆为基点拉出或收叠,篷布就铺设在固定篷杆和各活动篷杆的外框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活动车篷,其特征是所述连杆机构由多根连杆组成,它们连接在 型固定篷杆和各活动篷杆的两侧及顶面中部,其连接结构均相同,即前端的两连杆的始端并在一起铰接在前端固定篷杆的中部,前端两连杆的另一端与相邻两连杆的对应一端分别张开通过销轴铰接在一起,且两销轴位于与固定篷杆相邻的活动篷杆的上、下长槽内,上述相邻两连杆的另一端并在一起又与下一相邻两连杆的对应一端并在一起铰接在下一相邻活动篷杆的中部,形成连杆机构中的一个菱形连动单元,直至最后端两连杆的末端并在一起铰接在末端活动篷杆的中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活动车篷,其特征是所述连杆机构各对连杆的张开端设有挂钩杆及其挂钩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活动车篷,其特征是在所述各活动篷杆的长槽的位置均另固设有一U型加固件,长槽就开在U型加固件上,连杆机构中各菱形连动单元的销轴铰接在U型加固件的对应长槽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活动车篷,其特征是在各 型活动篷杆的下端设有滚轮机构,该滚轮机构由滚轮、辅助滚轮、连接板、弯折支架和导轨组成,导轨为矩形空腔体,其上表面开有槽,它固设在车身两侧围的上端,连接板和弯折支架的上端与对应活动篷杆的下端固连,连接板的下端与滚轮相连,滚轮位于导轨的矩形空腔内,弯折支架的下端与辅助滚轮相连,该辅助滚轮贴合在导轨的外壁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用活动车篷,其特征是所述滚轮机构中设有锁紧机构,该锁紧机构由扣环和搭扣构成,搭扣设置在滚轮机构中连接板的内侧壁上,扣环设置在导轨内侧壁的对应位置上,它们可扣合在一起或相互脱开。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车用活动车篷,它包括有篷架及其篷布,篷架由前端的“ ”型固定篷杆和后端的多根“ ”型活动篷杆构成,“ ”型固定篷杆与车身前端固连,它和各“ ”型活动篷杆通过连杆机构连为一体,使得各活动篷杆借助连杆机构以固定篷杆为基点拉出或收叠,篷布就铺设在固定篷杆和各活动篷杆的外框上。本技术操作使用方便,省时省力,可大大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文档编号B60P7/04GK2415974SQ0021992公开日2001年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0年4月7日 优先权日2000年4月7日专利技术者高振海, 罗娟娟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苏州江南机电工业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活动车篷,它包括有篷架及其篷布,其特征是篷架由前端的“ㄇ”型固定篷杆和后端的多根“ㄇ”型活动篷杆构成,“ㄇ”型固定篷杆与车身前端固连,它和各“ㄇ”型活动篷杆通过连杆机构连为一体,使得各活动篷杆借助连杆机构以固定篷杆为基点拉出或收叠,篷布就铺设在固定篷杆和各活动篷杆的外框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振海罗娟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苏州江南机电工业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