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精量穴播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08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可用机械、畜力、人力带动的小型作物精量穴播机,主要由机架(1)、开穴轮(6)、开穴钻(21)、种子箱(9)、输种管(10)、排种轮(5)、排种嘴(11)所组成。排种嘴上装有活动护种板(12)、排种门(13)、弹簧(14)、种子斗(15)、种量调节杆(16),机架上装有排种板(17)、护种杆(18)、排种杆(19)。随着开穴轮和排种轮的转动,完成开穴、护种、排种等过程,实现精量穴播。能适应多种播种条件下的连续播种,可比人工打穴播种提高工作效率20倍以上。(*该技术在199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可用机械、畜力、人力带动的小型连续播种农机,适用于麦类、谷类、豆类等农作物及发芽麦稻种的等距精量穴播。目前所用的一般精量穴播机是在较高作业速度下,运用机械式类型,强迫农作物种子运转,使排种频率和播种速度相应提高,一般农艺性要求较差,对种子的形状、尺寸要求较高,尤其是种子破损率、缺穴率高;运用气力或气力——机械式类型的播种机对种子的破损率低,但对种子形状要求更高,而且排种系统结构较复杂,造价昂贵,重量大,此外,还有采用更換型孔盘、孔带、排种轮等方法来解决播种机的通用性。提高机械利用率,但这对制造和使用都较复杂。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结构较为简单,造价较低、小巧的新型作物精量穴播机,使其在符合精耕细作的等距穴播等农艺要求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播种工作效率。并使作物种子在播种过程中始终处于自由式为主,机械式为辅的原理作用,能适应多种作物,不同土质,不同耕作法,不同间距,不同动力情况下的播种,同时将行走、开穴和播种连为一体,以减少部件,减轻重量。本技术所述的作物精量穴播机由框架和排种-->两个主要部分所组成。框架部分由机架(1)、行走轮(2)及轮轴(3)、开穴轮(6)及轮轴(7)所构成。开穴轮上装有开穴钻(21),机架上装有护种板(17)、护种杆(18)、排种杆(19)。排种部分由种子箱(9)、输种管(10)和排种轮(5)及轮轴(4)所构成,排种轮上间隔一定位置设有排种嘴(11),排种嘴上装有活动护种板(12)、排种门(13)、弹簧(14)、种子斗(15)、种量调节杆(16)。种量调节杆可用人力伸缩,改变种子斗的容积,以调节每穴的粒数。输种管的出口进入排种轮内,并与排种轮弧形内壁保持一定间隔和角度,使排种轮内的种子在穴播过程中始终保持等量,且输种管种子出口方向与排种轮转动时引起的种子流动方向相反。排种轮轴和开穴轮轴之间用链条(8)连接。排种轮上开设的排种嘴和开穴轮上设置的开穴钻数量一致,排种嘴线速度等于机器前进速度,使投种时排种嘴与地面处于零速。本技术体积小,重量轻,操作容易,劳动强度小,造价低,如手工制做每台仅200元左右,适于农村个体农户的作物精量穴播,也可用于大面积的机械化播种。经田间反复试用,主要适用于皮大麦、裸大麦、小麦,也可播水稻、黄豆等多种作物,甚至发芽种子也可播种,还适用于不同土质,不同耕作法,-->播种质量完全符合农艺性要求;由于借助离心力和种子自身重力的作用,种子在播种过程中始终处于自由状况,避免了种子的损伤;缺穴、重穴率仅为1-2%。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机俯视图图2为排种轮及其台架试验装置图3为排种过程示意图图4为排种嘴组合件。根据实施例可对本技术作详细的描述:根据穴播要求,调节好两排种轮之间及开穴轮之间的距离,使之前后对应,通过种量调节杆的伸缩调节好播种量。用人力拉动手把(20)向前行进,开穴钻(21)借助穴播机的自重钻入土中实现开穴,同时,随着开穴轮(6)的转动,通过传动链条(8)带动排种轮(5)作等速转动。种子箱(9)内种子通过输种管进入排种轮内。输种管与排种轮侧壁成20°角,并距弧形内壁0.5~0.9cm。以排种轮上一个排种嘴为例,随着排种轮的转动,当排种嘴转动到护种杆(18)的位置时,活动护种板(12)与护种杆(18)接触換向,逆时针转动到与排种嘴壁垂直的位置,使排种嘴上下分隔,上部使种子充满种子斗(15)内外,接受囊种,种子斗剖面为三角形,上部畅口;继-->续转至排种板(17)位置时,分隔开的排种嘴下部排种门(13)与排种板(17)接触开启,使原来置于排种嘴端的种子投入穴内,实现排种;借助弹簧(14)使排种门立即自动关闭。此后,随着排种轮继续转动,借助种子自身重力和种子斗的转向作用,排种嘴上部的过量种子逐渐掉离,仅留下种子斗内一定数量的种子,完成清种过程;转至排种杆(19)位置,即排种嘴向上垂直时,活动护种板(12)与排种杆(19)接触再次換向,使之与种子斗斜壁平行,对种子斗内的种子进行护种,并随排种轮的转动,使种子斗内种子向排种门运动,当活动护种板再一次接触护种杆(18)換向时,完成第一次播种过程。该机只要中等劳动力一人操作,技术容易掌握,也可以用畜力、机械动力配套。人力操作可比人工打穴播种的工作效率提高20倍以上,并避免了弯腰播种的繁重劳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可用机械、畜力、人力带动作物精量穴播机。具有机架(1)、行走轮(2),开穴轮(6),开穴钻(21),种子箱(9),输种管(10),排种轮(5),排种嘴(11),其特征在于在排种嘴上装有活动护种板(12),排种门(13),弹簧(14),种子斗(15),种量调节杆(16),在机架上装有排种板(17),护种杆(18),排种杆(19),输种管与排种轮内壁呈一定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1、可用机械、畜力、人力带动作物精量穴播机。具有机架(1)、行走轮(2),开穴轮(6),开穴钻(21),种子箱(9),输种管(10),排种轮(5),排种嘴(11),其特征在于在排种嘴上装有活动护种板(12),排种门(13),弹簧(14),种子斗(15),种量调节杆(16),在机架上装有排种板(17),护种杆(18),排种杆(19),输种管与排种轮内壁呈一定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物精量穴播机,其特征在于排种门(13)与排种板(17)接触开启,并借弹簧(14)作用自动关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物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仁兴裘金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绍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