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种圈及穴播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播种,属于穴播器结构的改进,特别是一种新型种圈及穴播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机械穴播器中钢材质的种圈下方装有种盒,种圈上方装有鸭嘴。种盒依靠种圈定位,种盒及鸭嘴数量对应穴数。棉花穴播器的穴数一般是5到16,玉米穴播器的穴数是5到12。由于取种方式不同,由棉花改种玉米,需要拆装更换不同的穴播器。即便是同一个棉花或玉米穴播器,要改变穴数,也要可能将种盒、鸭嘴全部拆下,重新组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用同一个穴播器实现穴数可调。通常,一个种盒对应一个落种孔,一个落种孔对应一个鸭嘴,由于可调块的长度尺寸是可变的,一种穴数情形下一种种盒与一种可调块匹配,通过种盒与不同长度的可调块配合,一个穴播器里的种盒数量就可实现任意的快速增加或减少。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种盒和可调块代替现有技术里的种圈。基于同一个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共有三个独立权利要求,分别是:权1、权6、权9。其他是从属权利要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种圈,包括种盒1和可调块2,种盒1左右两侧分别带有凹燕尾槽3、凸燕尾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种圈,其特征在于:包括种盒(1)和可调块(2),种盒(1)左右两侧分别带有凹燕尾槽(3)、凸燕尾槽(4),可调块(2)左右两侧分别带有凹燕尾槽(3)、凸燕尾槽(4),种盒(1)与可调块(2)通过凹、凸燕尾槽(3)、(4)首尾连接形成种圈(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种圈,其特征在于:包括种盒(1)和可调块(2),种盒(1)左右两侧分别带有凹燕尾槽(3)、凸燕尾槽(4),可调块(2)左右两侧分别带有凹燕尾槽(3)、凸燕尾槽(4),种盒(1)与可调块(2)通过凹、凸燕尾槽(3)、(4)首尾连接形成种圈(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种圈,其特征在于:种盒(1)和可调块(2)是同宽的,种盒(1)的前部与可调块(2)的前部构成种圈(5)的前部,种盒(1)的后部与可调块(2)的后部构成种圈(5)的后部,种圈(5)的前部及后部均呈圆环状;种盒(1)带有上下贯通的一个落种孔(6)及安装孔(7),落种孔(6)及安装孔(7)在种圈(5)中部不在种圈(5)的前部和后部;通过螺栓及安装孔(7)将鸭嘴(8)的底座(9)安装到种盒(1)的上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种圈,其特征在于:鸭嘴(8)底座(9)的宽度小于种盒(1)的宽度,空出种盒(1)的前部及后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种圈,其特征在于:种盒(1)上带有凹槽(10),通过螺栓与安装孔(7)将鸭嘴(8)的底座(9)安装在种盒(1)上的凹槽(10)内,鸭嘴(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永良,臧象臣,王堆金,王永亮,卢玉刚,
申请(专利权)人:于永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