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生料的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307207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6 0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泥生料的搅拌装置,包括装置于基座上的搅拌桶、搅拌桶内的搅拌轴及驱动搅拌轴的电机,搅拌轴之间借助齿轮同步啮合连接,所述搅拌桶带有上下部的锥形面结构,所述齿轮包括装置于主搅拌轴上的主齿轮及装置于辅搅拌轴上的辅齿轮,主齿轮及辅齿轮均位于搅拌轴的中部,主搅拌轴与辅搅拌轴上装置有套置于主齿轮及辅齿轮外周的保护套;位于所述保护套上下方的主搅拌轴上分别装置有上主搅拌叶片及下主搅拌叶片;位于保护套上下方的辅搅拌轴上分别装置有上辅搅拌叶片及下辅搅拌叶片;所述上主搅拌叶片与上辅搅拌叶片间错开布置,下主搅拌叶片与下辅搅拌叶片间错开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搅拌效率高、效果好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水泥生料的搅拌装置,包括装置于基座上的搅拌桶、搅拌桶内的搅拌轴及驱动搅拌轴的电机,搅拌轴之间借助齿轮同步啮合连接,所述搅拌桶带有上下部的锥形面结构,所述齿轮包括装置于主搅拌轴上的主齿轮及装置于辅搅拌轴上的辅齿轮,主齿轮及辅齿轮均位于搅拌轴的中部,主搅拌轴与辅搅拌轴上装置有套置于主齿轮及辅齿轮外周的保护套;位于所述保护套上下方的主搅拌轴上分别装置有上主搅拌叶片及下主搅拌叶片;位于保护套上下方的辅搅拌轴上分别装置有上辅搅拌叶片及下辅搅拌叶片;所述上主搅拌叶片与上辅搅拌叶片间错开布置,下主搅拌叶片与下辅搅拌叶片间错开布置。本技术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搅拌效率高、效果好的特点。【专利说明】水泥生料的搅拌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泥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水泥生料的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水泥生料生产过程中,常常需要对其搅拌以进行均化处理。现有的搅拌装置已从传统的单轴搅拌变成双轴搅拌,提高了搅拌效率及效果,并降低了设备能耗,但现有的双轴搅拌装置还存在的缺点是:双轴之间通过上端或下端的齿轮啮合以实现两轴同步转动,端部齿轮啮合传动易出现搅拌轴抖动;两搅拌轴上的搅拌叶片之间无配合,搅拌时生料易堆积于轴壁及桶壁。因此,现有的双轴搅拌装置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 申请人: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进行研宄和改进,提供一种水泥生料的搅拌装置,其具有结构简单、搅拌效率高、不易粘料的特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方案: 一种水泥生料的搅拌装置,包括装置于基座上的搅拌桶、搅拌桶内的搅拌轴及驱动搅拌轴的电机,搅拌轴之间借助齿轮同步啮合连接,所述搅拌桶带有上下部的锥形面结构,所述齿轮包括装置于主搅拌轴上的主齿轮及装置于辅搅拌轴上的辅齿轮,主齿轮及辅齿轮均位于搅拌轴的中部,主搅拌轴与辅搅拌轴上装置有套置于主齿轮及辅齿轮外周的保护套; 位于所述保护套上下方的主搅拌轴上分别装置有上主搅拌叶片及下主搅拌叶片;位于保护套上下方的辅搅拌轴上分别装置有上辅搅拌叶片及下辅搅拌叶片;所述上主搅拌叶片与上辅搅拌叶片间错开布置,下主搅拌叶片与下辅搅拌叶片间错开布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保护套包括与主搅拌轴动密封连接的主保护套及与辅搅拌轴动密封连接的辅保护套,主保护套与辅保护套为一体结构,主保护套带有主保护空间,辅保护套带有辅保护空间,主保护空间与辅保护空间连通。 所述主保护套及辅保护套的上下表面分别带有锥面结构。 所述上主搅拌叶片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上搅拌叶片及第二上搅拌叶片,第一上搅拌叶片相对主搅拌轴倾斜向上设置,第二上搅拌叶片水平设置,第一上搅拌叶片与第二上搅拌叶片间带有搅拌间隙;所述上辅搅拌叶片相对辅搅拌轴倾斜向下设置,其外端朝向所述搅拌间隙。 所述第二上搅拌叶片的上表面带有相对主搅拌轴倾斜向内设置的第三上搅拌叶片。 所述上辅搅拌叶片的下表面带有相对辅搅拌轴倾斜向外设置的上辅搅拌片。 所述下主搅拌叶片水平设置,其带有向上弯折的端部。 所述下辅搅拌叶片带有倒T型结构,其位于所述下主搅拌叶片的下方。 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技术中:主搅拌轴与辅搅拌轴的中部通过齿轮啮合同步连接,相比传统的端部齿轮啮合,避免了搅拌轴高速搅拌时的抖动,大大提高了搅拌轴的工作稳定性及可靠性,延长维修更换周期,降低成本;设置上下锥形结构的保护套,与带锥形面的搅拌桶相结合,有效的避免了生料附着于内壁;两搅拌轴上的搅拌叶片带有倾斜结构,其设计巧妙、合理,一方面与锥形面结构的搅拌桶相配合降低生料的附着力,另一方面搅拌叶片间相互配合实现高效搅拌。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技术的搅拌轴的立体结构图。 图4为本技术的保护套的立体结构图。 图中:1、基座;2、搅拌桶;21、锥形面;3、电机;4、主保护套;41、主保护空间;5、辅保护套;51、辅保护空间;6、主搅拌轴;61、第一上搅拌叶片;62、第二上搅拌叶片;63、第三上搅拌叶片;64、下主搅拌叶片;7、辅搅拌轴;71、上辅搅拌叶片;72、上辅搅拌片;73、下辅搅拌叶片;8、搅拌间隙;9、主齿轮;10、辅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水泥生料的搅拌装置,包括装置于基座I上的搅拌桶2、搅拌桶2内的搅拌轴及驱动搅拌轴的电机3,搅拌轴之间借助齿轮同步啮合连接,搅拌桶2带有上下部的锥形面21结构。 如图2、图3所示,齿轮包括装置于主搅拌轴6上的主齿轮9及装置于辅搅拌轴7上的辅齿轮10,主齿轮9及辅齿轮10均位于搅拌轴的中部,主搅拌轴6与辅搅拌轴7上装置有套置于主齿轮9及辅齿轮10外周的保护套; 位于保护套上下方的主搅拌轴6上分别装置有上主搅拌叶片及下主搅拌叶片64 ;位于保护套上下方的辅搅拌轴7上分别装置有上辅搅拌叶片71及下辅搅拌叶片73 ;上主搅拌叶片与上辅搅拌叶片71间错开布置,下主搅拌叶片64与下辅搅拌叶片73间错开布置。 如图2、图4所示,保护套包括与主搅拌轴6动密封连接的主保护套4及与辅搅拌轴7动密封连接的辅保护套5,主保护套4与辅保护套5为一体结构,主保护套4带有主保护空间41,辅保护套5带有辅保护空间51,主保护空间41与辅保护空间51连通;主保护套4及辅保护套5的上下表面分别带有锥面结构。 如图2所示,上主搅拌叶片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上搅拌叶片61及第二上搅拌叶片62,第一上搅拌叶片61相对主搅拌轴6倾斜向上设置,第二上搅拌叶片62水平设置,第一上搅拌叶片61与第二上搅拌叶片62间带有搅拌间隙8,第二上搅拌叶片62的上表面带有相对主搅拌轴6倾斜向内设置的第三上搅拌叶片63 ;上辅搅拌叶片71相对辅搅拌轴7倾斜向下设置,其外端朝向搅拌间隙8,上辅搅拌叶片71的下表面带有相对辅搅拌轴7倾斜向外设置的上辅搅拌片72 ;下主搅拌叶片64水平设置,其带有向上弯折的端部,下辅搅拌叶片73带有倒T型结构,其位于下主搅拌叶片64的下方。 本技术工作时,水泥生料从搅拌桶2的上端开口置入,经过保护套上方的上主搅拌叶片及上辅搅拌叶片71的搅拌作用后沿着搅拌桶2的倾斜内壁及保护套的锥形面滑落至保护套的下方,再经过下主搅拌叶片及下辅搅拌叶片73的搅拌作用,完成生料的搅拌过程,经搅拌后的生料从搅拌桶2下方的开口(开口结构未画出,置于搅拌桶的底面,可实现开启和关闭)放料。 本技术中:主搅拌轴与辅搅拌轴的中部通过齿轮啮合同步连接,相比传统的端部齿轮啮合,避免了搅拌轴高速搅拌时的抖动,大大提高了搅拌轴的工作稳定性及可靠性,延长维修更换周期,降低成本;设置上下锥形结构的保护套,与带锥形面的搅拌桶相结合,有效的避免了生料附着于内壁;两搅拌轴上的搅拌叶片带有倾斜结构,其设计巧妙、合理,一方面与锥形面结构的搅拌桶相配合降低生料的附着力,另一方面搅拌叶片间相互配合实现高效搅拌。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技术,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技术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泥生料的搅拌装置,包括装置于基座(1)上的搅拌桶(2)、搅拌桶(2)内的搅拌轴及驱动搅拌轴的电机(3),搅拌轴之间借助齿轮同步啮合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桶(2)带有上下部的锥形面(21)结构,所述齿轮包括装置于主搅拌轴(6)上的主齿轮(9)及装置于辅搅拌轴(7)上的辅齿轮(10),主齿轮(9)及辅齿轮(10)均位于搅拌轴的中部,主搅拌轴(6)与辅搅拌轴(7)上装置有套置于主齿轮(9)及辅齿轮(10)外周的保护套;位于所述保护套上下方的主搅拌轴(6)上分别装置有上主搅拌叶片及下主搅拌叶片(64);位于保护套上下方的辅搅拌轴(7)上分别装置有上辅搅拌叶片(71)及下辅搅拌叶片(73);所述上主搅拌叶片与上辅搅拌叶片(71)间错开布置,下主搅拌叶片(64)与下辅搅拌叶片(73)间错开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苑张伟文梁爱媚李德安曾利云杨宝尊
申请(专利权)人:梅县梅雁旋窑水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