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式汽车真皮款座椅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0357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捷式汽车真皮款座椅套,包括套置在汽车座椅靠背上的靠背套和套置在座垫上的座垫套,靠背套为向下开口的套体,套体下部两侧设有拉链开合装置,套体下部前后两端通过粘扣连接;座垫套下部前后两端分别设有活动连接装置,座垫套的下部左右两端设有捆束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快速方便地把靠背套和座垫套分别套置并固定在椅背及座垫上,不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就可实现安装操作;在头枕套下部开口端前后两侧设有粘扣,头枕套包裹头枕再通过粘扣固定,使头枕套的安装更加方便;安装一台5座小车只需约25分钟即可完成,大大缩短了安装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座椅套可快速安装的结构特点还方便了用户进行个性化更换各种款式座椅套。(*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座椅套,具体是一种汽车真皮款座椅套。
技术介绍
目前在汽车上使用的座椅套大都是布椅套或真皮座椅套,其中布椅套存 在不便清洁、易滋生细菌等问题,使用时间长了会影响人体健康,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移位挪动从而影响到安全性的问题;真皮座套解决了清洁 问题,但由于安装工艺比较复杂,通常要采用缝制、胶水或一些固定工具把 真皮座套固定在座椅上,安装时常常会损坏原厂座椅,所以需要专业技术人 员进行安装操作, 一般都要耗时3至5小时才能安装完毕,生产效率低,拆卸 时也必须采用特殊工具并由熟练工人才能完成。而且胶水产生的异味严重危 害着人体健康。由于安装不方便,对于一些喜欢经常更换不同款式座椅套的 用户,该结构的座椅套明显难于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装卸快速方便、使用安全可靠的汽车真皮款座椅套。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便捷式汽车座椅套,包括套 置在汽车座椅靠背上的靠背套和套置在座垫上的座垫套,靠背套为向下开口的套体,套体下部两侧设有拉链开合装置,套体下部前后两端通过粘扣连接; 座垫套下部前后两端分别设有活动连接装置,座垫套的下部左右两端设有捆3束带。其中,上述活动连接装置的结构可以有多种形式,如可以是包括分别设 置于座垫套下部前后两端的橡筋带及设置在其上的插扣,座垫套包覆座垫后, 其上的插扣相互套插连接而把座垫套包覆固定在座垫上。也可以是包括分别 设置于座垫套下部前后两端的连接带,连接带的连接端设有粘扣。为防止座垫套与座垫之间的接触面出现打滑现象,座垫套内顶壁设有防 滑材料层。本技术便捷式汽车座椅套还包括有头枕套,头枕套下部开口端前后 两侧设有粘扣,头枕套包裹头枕再通过粘扣固定。本技术由于采用了靠背套套体下部两侧设有拉链开合装置,套体下 部前后两端通过粘扣连接,座垫套下部前后两端活动扣接,座垫套的下部左 右两端设有捆束带的结构形式,安装时只须拆除少量附件而不会损坏原厂配 置的座椅套。可快速方便地把靠背套和座垫套分别套置并固定在椅背及座垫上,不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就可实现安装操作;由于在头枕套下部开口端前 后两侧设有粘扣,头枕套包裹头枕再通过粘扣固定,使头枕套的安装更加方 便;又由于座垫套下部前后两端可通过橡筋带及插扣连接,在采用插扣把座 垫套牢靠地安装在座垫上的基础上,利用可弹性收縮的橡筋带把座椅套固定 在座垫上,确保刹车时座椅套前后不移动。通常采用本技术座椅套安装 一台5座小车只需约25分钟即可完成,大大縮短了安装时间,提髙了生产效率。 同时,座椅套可快速安装的结构特点还方便了用户进行个性化更换各种款式 座椅套。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汽车座椅套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座垫套的结构示意图3为本技术靠背套的结构示意图4为本技术头枕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l、 2、 3所示, 一种便捷式汽车座椅套,包括套置在汽车座椅靠背上 的靠背套1和套置在座垫上的座垫套2,靠背套l为向下开口的套体,套体下部 两侧设有拉链开合装置ll,套体下部前后两端通过粘扣12连接;座垫套2下部 前后两端分别设有活动连接装置,座垫套2的下部左右两端设有捆束带22。活 动连接装置的结构可以有多种形式,如图2所示,如可以是包括分别设置于座 垫套2下部前后两端的橡筋带31及设置在其上的插扣32,座垫套2包覆座垫后, 其上的插扣32相互套插连接而把座垫套2包覆固定在座垫上。活动连接装置包 括分别设置于座垫套2下部前后两端的连接带,连接带的连接端设有粘扣。为 防止座垫套2与座垫之间的接触面出现打滑现象,如图2所示,座垫套2内顶壁 设有防滑材料层5。如图4所示,本技术便捷式汽车座椅套还包括有头枕套4,头枕套4下 部开口端前后两侧设有粘扣41,头枕套4包裹头枕再通过粘扣41固定。本技术座椅套采用的各种材料均不含普通材料中"苯""甲醛"等 对人体有害化学成份,面料完全无异味并作双层耐刮伤饰面层,能有效保护 生活硬物对皮料的损坏及紫外线对产品的伤害;长期JOT不变形、^f。面 料采用德国进口健康化工原料,质感柔软,丝毫不会伤害人体皮肤,并能长期使用不变形;面料采用加密纤维,抗撕裂强度达到国际标准,保证座椅在 使用过程中不易变形;采用26kq/立方高回弹清洁泡棉,舒适、长期使用不 萎縮;面料与泡棉粘合采用先进高周波技术粘合,避免传统胶粘贴技术中 "苯""甲醛"对人体的伤害;材料中添加阻燃原料。经过多次试验,本技术座椅套在使用的安全方面可以达到面料表 面层和底面层阻滑原料,刹车时人体滑动〈0.5cm;座椅底层采用超声波导入离散防滑技术,保证皮套与原套O移动;座椅前后设计橡筋收縮定位,确保刹车时前后不移动;座椅底层采用超声波导入技术,前后设计橡筋收縮定 位,确保不移动。尽管本技术是参照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这种描述并不意味着对本 1^用新型构成限制。参照本技术的描述,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其它变化, 如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都是可以预料的,那么,这样的变化应属于本权利 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及精神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便捷式汽车真皮款座椅套,包括套置在汽车座椅靠背上的靠背套(1)和套置在座垫上的座垫套(2),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套(1)为向下开口的套体,所述套体下部两侧设有拉链开合装置(11),套体下部前后两端通过粘扣(12)连接;所述座垫套(2)下部前后两端分别设有活动连接装置,座垫套(2)的下部左右两端设有捆束带(22)。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汽车真皮款座椅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连接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座垫套(2)下部前后两端的橡筋带(31)及设置在其 上的插扣(32),所述座垫套(2)包覆座垫后,其上的插扣(32)相互套插 连接而把座垫套(2)包覆固定在座垫上。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汽车真皮款座椅套,其特征在于上述活动连 接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座垫套(2)下部前后两端的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连 接端设有粘扣。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汽车真皮款座椅套,其特征在于上述座垫套(2) 内顶壁设有防滑材料层(5)。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汽车真皮款座椅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头枕套(4),所述头枕套(4)下部开口端前后两侧设有粘扣(41),所述头枕 套(4)包裹头枕再通过粘扣(41)固定。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便捷式汽车真皮款座椅套,包括套置在汽车座椅靠背上的靠背套和套置在座垫上的座垫套,靠背套为向下开口的套体,套体下部两侧设有拉链开合装置,套体下部前后两端通过粘扣连接;座垫套下部前后两端分别设有活动连接装置,座垫套的下部左右两端设有捆束带。本技术可快速方便地把靠背套和座垫套分别套置并固定在椅背及座垫上,不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就可实现安装操作;在头枕套下部开口端前后两侧设有粘扣,头枕套包裹头枕再通过粘扣固定,使头枕套的安装更加方便;安装一台5座小车只需约25分钟即可完成,大大缩短了安装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座椅套可快速安装的结构特点还方便了用户进行个性化更换各种款式座椅套。文档编号B60N2/60GK201235766SQ20082004983公开日2009年5月13日 申请日期2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捷式汽车真皮款座椅套,包括套置在汽车座椅靠背上的靠背套(1)和套置在座垫上的座垫套(2),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套(1)为向下开口的套体,所述套体下部两侧设有拉链开合装置(11),套体下部前后两端通过粘扣(12)连接;所述座垫套(2)下部前后两端分别设有活动连接装置,座垫套(2)的下部左右两端设有捆束带(2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敏邓建强林坚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午阳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