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空洞的建筑平面洞边组合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02583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5 2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空洞的建筑平面洞边组合构件,包括在建筑平面呈“X”形交叉相连的混凝土梁或墙,且所述混凝土梁或墙的交叉点位于空洞的侧边结构最窄处;所述交叉点与空洞相邻的一对对角所在的水平面均有混凝土楼板,且该对对角中每一对角的两边中至少有一边为混凝土墙;所述交叉点与空洞相对的一侧临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空洞边交叉的混凝土梁、混凝土墙和混凝土楼板的组合,综合提高了构件的总体抗拉、抗压和抗剪能力,可显著提高建筑结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空洞的建筑平面洞边组合构件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空洞的建筑平面洞边组合构件。
技术介绍
高层建筑尤其住宅建筑,由于设备原因或用户对于使用功能的要求,其平面往往需要设计的很复杂。例如在实际建筑设计中,由于中间往往要布置电梯井、楼梯斜板等,需在建筑平面上增加空洞。 由于建筑平面各个部位的质量、刚度、形状的差异,使得其在地震、大风的情况下它们承受的惯性力、风压力有所不同,使得它们之间的连接部位出现破坏力。如图1所示,为平面不规则建筑中包含空洞的狭窄连接平面内,相互作用力的示意图,基本可以囊括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该建筑平面的空洞的上、下两部分之间,可能出现总弯矩M即力偶,也可能出现总拉力或总压力N,这些都会导致连接处左、右两个窄板上出现自身的拉力或压力(即局部拉力或压力η)。此外,空洞的上、下两部分之间,还可能出现错动的总剪力V,这些会导致连接处的左、右两个窄板上被分配到的自身的剪力(即局部剪力V)。由于空洞的上、下两部分各自均为相对的刚体,因此连接处的左、右两个窄板上都不可能出现自身弯矩。 如图2所示,为保证上述具有空洞的建筑平面的安全性,在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3.4.6条规定:“当楼板平面比较狭长、有较大的凹入或开洞时,应在设计中考虑其对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有效楼板宽度不宜小于该层楼面宽度的50% (即L2不宜小于L1/2);楼板开洞总面积不宜超过楼面面积的30% ;在扣除凹入或开洞后,楼板在任一方向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5m(即al+a2不宜小于5m),且开洞后每一边的楼板净宽度不应小于2m (即al、a2均不应小于2m) ”。 上述第3.4.6条,虽然属于推荐性条文,不属于强制性条文,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为了迀就上述条文,特意在建筑中增加使用功能上本来并不需要的楼板,不但造成浪费,还遮挡了室内通风、采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高层建筑空洞位置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空洞的建筑平面洞边组合构件及高层建筑。 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空洞的建筑平面洞边组合构件,在建筑平面呈“X”形交叉相连的混凝土梁或混凝土墙,且所述混凝土梁或混凝土墙的交叉点位于空洞侧边结构最窄处;所述交叉点与空洞相邻的一对对角所在的水平面均有混凝土楼板,且该对对角中每一对角的两边中至少有一边为混凝土墙;所述交叉点与空洞相对的一侧临空。 在本技术所述的具有空洞的建筑平面洞边组合构件中,所述与空洞相邻的一对对角的混凝土墙在同一直线上,该对对角的另一边分别为混凝土梁或混凝土墙。 在本技术所述的具有空洞的建筑平面洞边组合构件中,所述与空洞相邻的一对对角的混凝土墙分别与空洞相邻,该对对角的另一边分别为混凝土梁或混凝土墙。 在本技术所述的具有空洞的建筑平面洞边组合构件中,所述混凝土墙的长度均大于该混凝土墙的厚度的6倍。 在本技术所述的具有空洞的建筑平面洞边组合构件中,所述混凝土梁、混凝土墙和混凝土楼板由混凝土整浇为整体。 在本技术所述的具有空洞的建筑平面洞边组合构件中,所述混凝土楼板内具有延伸到混凝土梁、混凝土墙的联系钢筋。 在本技术所述的具有空洞的建筑平面洞边组合构件中,所述混凝土梁和混凝土墙的内部在混凝土梁的标高位置具有交叉的集中水平加强钢筋。 本技术的具有空洞的建筑平面洞边组合构件具有以下技术效果:通过空洞边交叉的混凝土梁、混凝土墙和混凝土楼板的组合,综合提高了构件的总体抗拉、抗压和抗剪能力,可显著提高建筑结构强度。从而在综合抗破坏能力不低于国家规程的水平的同时,可缩小空洞周边楼板的宽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常见建筑平面空洞周边受力示意图。 图2是国家规程关于建筑平面空洞周围各结构尺寸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平面具有空洞的建筑平面洞边组合构件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平面具有空洞的建筑平面洞边组合构件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混凝土楼板与混凝土墙内部分钢筋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混凝土楼板与混凝土梁内部分钢筋的示意图。 [0021 ]图7是图4中混凝土墙内部分钢筋的示意图。 图8是图4中混凝土梁内部分钢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如图3所示,是本技术平面具有空洞的高层建筑平面洞边组合构件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上述空洞11具体可为电梯井。本实施例中的平面具有空洞的建筑洞边组合构件包括在建筑平面呈“X”形交叉相连的混凝土梁或混凝土墙12-15,且混凝土梁或混凝土墙12-15的交叉点位于空洞11的一角连接最窄处;交叉点与空洞11相邻的一对对角所在的水平面均有混凝土楼板,且该对对角中每一对角的两边中至少有一边为混凝土墙12、15 ;上述交叉点与空洞11相对的一侧临空。 在本实施例中,与空洞11相邻的一对对角的混凝土墙12、15在同一直线上,而该对对角的另一边则分别为混凝土梁13、14。 上述具有空洞的建筑平面洞边组合构件,针对建筑平面的力学特征,通过在空洞11边缘交叉的混凝土梁或混凝土墙12-15,可解决空洞边楼板净宽度的矛盾。上述平面布置呈“X”形状的混凝土梁或混凝土墙12-15,相当于扁放的桁架,可抵抗图1中所示的各种破坏力。具体地,“X”形状平面中一对对角两侧的混凝土楼板(即混凝土墙12和混凝土梁13间的混凝土楼板、混凝土墙15和混凝土梁14间的混凝土楼板),可增加整个组合构件抵抗自身剪力的能力。 混凝土墙12和混凝土墙15可增加组合构件自身抗拉或抗压的能力进而增加综合抗剪能力,这就弥补了相比规程推荐条文所规定的楼板宽度的缩小而带来的不足。由于此处无弯矩,组合构件尽管有狭窄处仍可以胜任,做到综合抗破坏能力不低于国家规程的水平。 为保证力学性能,上述混凝土墙12的长度SI大于该混凝土墙12的厚度的6倍;混凝土墙15的长度S2(包括另一端垂直墙的长度)也大于该混凝土墙15的厚度的6倍。 并且,上述混凝土梁13、混凝土梁14、混凝土墙12和混凝土墙15与混凝土楼板由混凝土整浇为整体。 如图4所示,是本技术平面具有空洞的高层建筑平面洞边组合构件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平面具有空洞的建筑洞边组合构件同样包括在建筑平面呈“X”形交叉相连的混凝土梁或混凝土墙22-25,且混凝土梁或混凝土墙22-25的交叉点位于空洞21的一角连接最窄处;交叉点与空洞21相邻的一对对角所在的水平面均有混凝土楼板,且该对对角中每一对角的两边中至少有一边为混凝土墙22、24 ;上述交叉点与空洞21相对的一侧临空。 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与空洞21相邻的一对对角的混凝土墙22、24分别与空洞21相邻,而该对对角的另一边则分别为混凝土梁23、25。 如图5、6所示,在上述平面具有空洞的高层建筑平面洞边组合构件中,混凝土楼板内除配有承受竖向荷载所用的钢筋外,还可具有延伸到混凝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空洞的建筑平面洞边组合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建筑平面呈“X”形交叉相连的混凝土梁或混凝土墙,且所述混凝土梁或混凝土墙的交叉点位于空洞侧边结构最窄处;所述交叉点与空洞相邻的一对对角所在的水平面均有混凝土楼板,且该对对角中每一对角的两边中至少有一边为混凝土墙;所述交叉点与空洞相对的一侧临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空洞的建筑平面洞边组合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建筑平面呈“X”形交叉相连的混凝土梁或混凝土墙,且所述混凝土梁或混凝土墙的交叉点位于空洞侧边结构最窄处;所述交叉点与空洞相邻的一对对角所在的水平面均有混凝土楼板,且该对对角中每一对角的两边中至少有一边为混凝土墙;所述交叉点与空洞相对的一侧临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空洞的建筑平面洞边组合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与空洞相邻的一对对角的混凝土墙在同一直线上,该对对角的另一边分别为混凝土梁或混凝土工回O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空洞的建筑平面洞边组合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与空洞相邻的一对对角的混凝土墙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一威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清华苑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