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操作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93209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2 16: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操作鞘,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方法中存在的置管或拔管容易造成痛苦和损伤的问题。它包括由硬质材料制成的能够卷曲成筒状鞘体的鞘壁,以及能够置入所述筒状鞘体内的弹性扩张管,所述鞘壁一端的外侧壁上设有纵向分布的扩张锁止囊,该扩张锁止囊末端设有第一阀门,所述扩张管末端设有第二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医用操作鞘内扩张可回缩的特点,降低了置管或拔管容易造成的痛苦和损伤的风险,提高了医用操作鞘的安全性和简便性。(*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操作鞘,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方法中存在的置管或拔管容易造成痛苦和损伤的问题。它包括由硬质材料制成的能够卷曲成筒状鞘体的鞘壁,以及能够置入所述筒状鞘体内的弹性扩张管,所述鞘壁一端的外侧壁上设有纵向分布的扩张锁止囊,该扩张锁止囊末端设有第一阀门,所述扩张管末端设有第二阀门。本技术通过医用操作鞘内扩张可回缩的特点,降低了置管或拔管容易造成的痛苦和损伤的风险,提高了医用操作鞘的安全性和简便性。【专利说明】一种医用操作鞘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医用体腔管道置入器,更具体来说,是一种医用操作鞘。
技术介绍
内镜操作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具有损伤性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而在操作前,常需借助一种操作鞘提前建立足够大的通道,再通过操作鞘内部的腔道进入体内进行操作。 目前,常用的通道建立的方法为外扩张式,即首先置入一根细的导丝作为引导物,再沿着这根导丝置入管径大小固定的鞘管,然后退出导丝,通道构建完成。该方法存在以下不足:其一,由于鞘管包绕在导丝外,在沿导丝放置鞘管时,鞘管壁与人体组织直接摩擦,容易造成组织损伤;其二,鞘管直径较大,强行大幅度扩张人体腔道和组织,给病人造成的痛苦很大。 专利文献CN 103393387A(申请日:2013.08.09)公开了一种医用器械鞘,用于配合内窥镜使用,包括鞘管和套装于所述鞘管之中的内芯,所述鞘管一端设有气囊,所述气囊包裹于所述鞘管端部外围,所述鞘管具有充气导管和卡口,所述充气导管连接所述鞘管端部的所述气囊,所述卡口与所述内窥镜锁紧配合。 通过在鞘管端部设计有气囊,气囊包裹鞘管端部,通过气囊的膨胀来扩大手术空间,配合所述内窥镜使用时,能保护所述内窥镜,为观察和手术提供更好的视野和空间。 专利文献CN 103393388A(申请日:2013.08.09)公开了一种内窥镜器械鞘,它将前述内窥镜器械鞘由单气囊改为三气囊形式。 上述两篇专利文献中采用注射气体或液体进入所述气囊,利用气囊的膨胀来扩大手术空间,其不足之处是,操作鞘的管径大小不能改变,利用操作鞘来建立足够大的通道,就必然要保证操作鞘的管径足够大,然而操作鞘的管径越大,置管或拔管造成的痛苦和损伤越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旨在提供了一种降低置管或拔管造成痛苦和损伤的医用操作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医用操作鞘,包括由硬质材料制成的能够卷曲成筒状鞘体的鞘壁,以及能够置入所述筒状鞘体内的弹性扩张管,所述鞘壁一端的外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纵向分布的扩张锁止囊,该扩张锁止囊末端设有第一阀门,所述扩张管末端设有第二阀门。 整个操作过程通过内扩张的形式扩大鞘体管径,避免了直接将大管径的鞘体直接置于体腔,损伤周围组织,鞘体置于体腔后可通过连续缓慢的扩张人体腔道和组织来减轻病患痛苦,此外,该操作鞘利用排出气体或液体后鞘体自身回缩的构造,降低了拔管的阻力和造成的痛苦。 进一步限定,所述扩张锁止囊有两个。 避免了手术时单腔管破裂意外情况的发生,但扩张锁止囊不限于两个,也可为三个。 进一步限定,所述扩张锁止囊与鞘壁的外侧壁接触的部位向内弯曲形成卡槽。 当鞘壁外部末端接触扩张锁止囊时,膨胀变大的扩张锁止囊利用向内弯曲的卡槽可以更好的挡住鞘壁外部末端,避免鞘体回缩,管径变小。 进一步限定,所述扩张锁止囊是由多个连通的扩张锁止囊单元纵向排列而成。 进一步限定,所述鞘壁由医用聚氨酯制成。 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能够利用鞘体扩张可回缩的特点改变鞘体的管径大小,解决了现有方法中置管或拔管容易造成的痛苦和损伤的风险的问题,提高了操作鞘的应用性。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本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技术一种医用操作鞘(未卷曲状态)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一); 图2为本技术一种医用操作鞘(卷曲状态)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一); 图3为本技术一种医用操作鞘(卷曲状态)正视图(实施例一); 图4为本技术一种医用操作鞘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二); 图5为本技术一种医用操作鞘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三); 图6为本技术一种医用操作鞘结构示意图(实施例四);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鞘壁1,扩张管2,第二阀门201,扩张锁止囊3,扩张锁止囊单元3a,第一阀门301,卡槽30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医用操作鞘,包括能够卷曲成筒状鞘体的鞘壁1,以及能够置入筒状鞘体内的弹性扩张管2,鞘壁I 一端的外侧壁上设有一个纵向分布的扩张锁止囊3,该扩张锁止囊3末端设有第一阀门301,扩张管2末端设有第二阀门201。 鞘壁I由硬质弹性材料,例如医用聚氨酯制作,在静息状态下处于回缩状态,受扩张力作用后,被扩张;扩张管2由弹性橡胶制作,往扩张管2内充填气体,扩张管2的管径扩张;排出扩张管2内气体,扩张管2缩小。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一种医用操作鞘,包括能够卷曲成筒状鞘体的鞘壁1,以及能够置入筒状鞘体内的弹性扩张管2,鞘壁I 一端的外侧壁上设有两个纵向分布的扩张锁止囊3,该每一个扩张锁止囊3末端都设有第一阀门301,扩张管2末端设有第二阀门201。 鞘壁I由硬质弹性材料,例如医用聚氨酯制作,在静息状态下处于回缩状态,受扩张力作用后,被扩张;扩张管2由弹性橡胶制作,往扩张管2内充填气体,扩张管2的管径扩张;排出扩张管2内气体,扩张管2缩小。 实施例三 如图5所示,一种医用操作鞘,包括能够卷曲成筒状鞘体的鞘壁1,以及能够置入筒状鞘体内的弹性扩张管2,鞘壁I 一端的外侧壁上设有纵向分布的扩张锁止囊3,扩张锁止囊3与鞘壁I的外侧壁接触的部位向内弯曲形成卡槽302,该扩张锁止囊3末端设有第一阀门301,扩张管2末端设有第二阀门201。 鞘壁I由硬质弹性材料,例如医用聚氨酯制作,在静息状态下处于回缩状态,受扩张力作用后,被扩张;扩张管2由弹性橡胶制作,往扩张管2内充填气体,扩张管2的管径扩张;排出扩张管2内气体,扩张管2缩小。 实施例四 如图6所示,一种医用操作鞘,包括能够卷曲成筒状鞘体的鞘壁1,以及能够置入筒状鞘体内的弹性扩张管2,鞘壁I 一端的外侧壁上设有纵向分布的扩张锁止囊3,扩张锁止囊3是由四个连通的扩张锁止囊单元3a纵向排列而成,该扩张锁止囊3末端设有第一阀门301,扩张管2末端设有第二阀门201。 鞘壁I由硬质弹性材料,例如医用聚氨酯制作,在静息状态下处于回缩状态,受扩张力作用后,被扩张;扩张管2由弹性橡胶制作,往扩张管2内充填气体,扩张管2的管径扩张;排出扩张管2内气体,扩张管2缩小。 上述四种实施例区别在于,相对实施例一来说,实施例二的扩张锁止囊3有两个;相对实施例一来说,实施例三的扩张锁止囊3与鞘壁I的外侧壁接触的部位向内弯曲形成卡槽302 ;相对实施例一来说,实施例四的扩张锁止囊3是由四个连通的扩张锁止囊单元3a纵向排列而成。 需要说明是,采用注入液体也能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无论是填充气体还是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用操作鞘,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硬质材料制成的能够卷曲成筒状鞘体的鞘壁,以及能够置入所述筒状鞘体内的弹性扩张管,所述鞘壁一端的外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纵向分布的扩张锁止囊,该扩张锁止囊末端设有第一阀门,所述扩张管末端设有第二阀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赤兵胡文刚宋亚军王瑨冯嘉瑜范明齐肖亚王平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