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椅调角器解锁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8520 阅读:3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汽车座椅调节领域,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座椅调角器解锁组件,包括外侧端面分别与对应的调角器相抵接的两解锁轴及连接两解锁轴的连接轴,连接轴与至少一解锁轴以可以相对地轴向运动及小量径向转动的方式活动连接,一弹簧绕设于与连接轴活动连接的解锁轴外并压缩于连接轴及与其活动连接的解锁轴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弹簧调节两解锁轴与调角器相贴合的端面的距离,使解锁轴与调角器适切地贴合在一起,避免解锁过程中产生窜动及卡死的现象。(*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座椅调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座椅调角器解锁组件
技术介绍
为了让驾驶员和乘客乘坐舒适,汽车座椅上通常设有调角器及解锁组件。 当座椅靠背调节到预期位置时,调角器被锁止,当需要再次调节座椅角度时, 操作解锁组件来解锁调角器,实现靠背的角度调节与再次锁止。目前,双边靠 背调角器解锁组件均是位于两角度调节机构之间。适用于装有两调角器的解锁 组件通常包括分别与调角器配合的两解锁轴、连接两解锁轴的连接轴及操作件。对于解锁轴与调角器为一体形成的解锁组件,解锁方式是通过其中一个解 锁轴的转动先解锁一个调角器,然后再通过拉索机构来联动解锁另外一个调角 器,这样势必会增加零件从而增加成本。对于解锁组件与调角器相互独立的解锁组件,连接轴通过焊接或是其他工 艺方式与两个解锁轴固定。如果整个调角器与座椅完成装配前解锁组件已完成 焊接,由于座支撑骨架或靠背骨架焊接精度难以保证,这样解锁轴与调角器之 间若隙过大就造成轴向窜动,若间隙过小则解锁轴结构在调节过程中会有很大的摩擦阻力甚至卡死不动,从而影响调节;如果整个调角器与座椅完成装配后 再进行解锁轴结构的焊接,那么会增加连接轴与解锁轴的固定工艺操作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座椅调角器解锁组件,旨在解 决现有的由于制造工艺引起的两调角器之间的间距误差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汽车座椅调角器解锁组件,包括外轴与至少一解锁轴以可以相对地轴向运动及小量径向转动的方式活动连接,一 弹簧绕设于与连接轴活动连接的解锁轴外并压缩于连接轴及与其活动连接的解 锁轴之间。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利用弹簧调节两解锁轴与调 角器相贴合的端面的距离,使解锁轴与调角器适切地贴合在一起,避免解锁过 程中产生窜动及卡死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调角器解锁组件与调角器的立体 组合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调角器解锁组件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图2的部分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 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 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实施例的汽车座椅调角器解锁组件采用压缩的弹簧,两解锁轴 与调角器相贴合的端面的距离可通过弹簧进行调整,使解锁轴与调角器适切地 贴合在一起。因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解锁组件能够避免解锁过程中f 生窜动及卡死的现象。请参看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的汽车座椅调角器解锁组件100包括第一解锁轴120、第二解锁轴130、连接两解锁轴的连接轴140和弹簧150。 解锁轴120、 130分别有一外侧端面与对应的调角器200、 300相抵接。连接轴 140可同时与至少一解锁轴发生轴向运动及小量径向转动,并且弹簧绕设于该 解锁轴外并压缩于该解锁轴与连接轴140之间。本实施例附图中所示为连接轴 140可与第二解锁轴130发生轴向运动及径向转动而与第一解锁轴120的位置 相对固定,并且弹簧150绕i殳于第二解锁轴130外并压缩于第二解锁轴130与 连接轴140之间。所述第一解锁轴120包括穿入与其对应的调角器200的固定段122及围径 大于固定段122围径的抵接段124。第二解锁轴承130包括穿入与其对应的调 角器300的固定段132、穿入连接轴140的调节段134及连接固定段132、调 节段134的抵接段136。其中,抵接段136的围径大于固定段132、调节段134 的围径。抵接l殳124、 136的外侧端面与对应的调角器200、 300相抵接。连接 轴140包括连接段142和调节段144。连接轴140的连接段142与第一解锁轴 120的抵接段124相连接并且两者的相对位置固定。连接轴140的调节段144 围径较大并为空心,第二解锁轴130的调节段134穿入连接轴140的调节段144 内。图3所示的调节段134和调节段144的剖面均为四边形,实际使用时不仅 仅限于采用四边形,也可采用如五边形、六边形等非圆形并达到相同的效杲。 连接轴140的调节革殳144和解锁轴130的调节段134之间有径向小角度偏移。 调节段144的内径大于调节段134的围径,使调节段134可相对于调节段144 发生轴向运动及径向小角度转动。调节段134与调节段144之间的相对转动角 度小于调角器的最大开启角与最小开启角之差。弹簧150绕设在第二解锁轴130 的调节段134上,并且始终压缩于第二解锁轴130的抵接段136和连接轴140 的调节段144之间。该解锁组件上还设有一操作机构60,方便进行解锁操作。对于间隙过大的情形,弹簧150对连接轴140和第二解锁轴130产生分别 朝向两调角器200、 300方向的力,使其分别朝相应的调角器200、 300方向移 动,增加解锁组件的整体长度,使解锁轴120、 130能与对应的调解器紧密贴合,防止出现窜动。对于间隙过小的情形,弹簧15(H皮连接轴140和第二解锁轴130 进一步压缩,解锁组件的整体长度变小,減小解锁过程中的摩擦力,避免出现 卡死现象。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解锁组件由于采用了压缩的弹簧,两解锁轴与 调角器相贴合的端面的距离可通过弹簧进行调整,使解锁轴与调角器适切地贴 合在一起。因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解锁组件能够避免解锁过程中产生 窜动及卡死的现象。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 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 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座椅调角器解锁组件,包括外侧端面分别与对应的调角器相抵接的两解锁轴及连接两解锁轴的连接轴,其特征在于,连接轴与至少一解锁轴以可以相对地轴向运动及小量径向转动的方式活动连接,一弹簧绕设于与连接轴活动连接的解锁轴外并压缩于连接轴及与其活动连接的解锁轴之间。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调角器解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 轴均包括穿入与其对应的调角器的固定段及围径大于固定段围径的抵接段,所 述抵接段与对应的调角器相抵接。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汽车座椅调角器解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与连应调角器抵接的抵接段及与连接轴活动连接的调节段。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座椅调角器解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 轴包括供与其活动连接的解锁轴穿入的调节段,连接轴的调节段内径大于与其 活动连接的解锁轴的调节段的围径。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座椅调角器解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 轴的调节段和与其活动连接的解锁轴的调节段之间有径向小角度偏移。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座椅调角器解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 绕设于与连接轴活动连接的解锁轴的调节段上并且压缩于连接轴的调节段及与 连接轴活动连接的解锁轴的抵接段之间。7、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汽车座椅调角器解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 轴与与其活动连接的解锁轴之间的径向转动角度小于调角器的最大开启角与最 小开启角之差。8、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座椅调角器解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座椅调角器解锁组件,包括外侧端面分别与对应的调角器相抵接的两解锁轴及连接两解锁轴的连接轴,其特征在于,连接轴与至少一解锁轴以可以相对地轴向运动及小量径向转动的方式活动连接,一弹簧绕设于与连接轴活动连接的解锁轴外并压缩于连接轴及与其活动连接的解锁轴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志雄熊伟李权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