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控液晶显示面板及触控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284154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0 18: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触控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TFT阵列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方;一公共电极层,设置于所述TFT阵列层上方,所述公共电极层具有多个阵列分布的公共电极;一触控层,设置于所述公共电极层上,用于接收触控信号;一介质层,设置于所述触控层上方,用于隔离所述公共电极层和像素电极层;一所述像素电极层,设置于所述介质层上方;一液晶层,设置于所述像素电极层上方;以及一第二基板,设置于所述液晶层上方,所述第二基板具有黑色矩阵;其中,所述触控层包括多条触控线,所述触控线与相应的公共电极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触控液晶显示面板结构简单,因此提升了制程良率以及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触控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TFT阵列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方;一公共电极层,设置于所述TFT阵列层上方,所述公共电极层具有多个阵列分布的公共电极;一触控层,设置于所述公共电极层上,用于接收触控信号;一介质层,设置于所述触控层上方,用于隔离所述公共电极层和像素电极层;一所述像素电极层,设置于所述介质层上方;一液晶层,设置于所述像素电极层上方;以及一第二基板,设置于所述液晶层上方,所述第二基板具有黑色矩阵;其中,所述触控层包括多条触控线,所述触控线与相应的公共电极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触控液晶显示面板结构简单,因此提升了制程良率以及降低了生产成本。【专利说明】一种触控液晶显示面板及触控液晶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涉及一种触控液晶显示面板及触控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电子产品的普及,电容式触摸屏(以下简称电容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现有的电容式触摸屏结构有外挂式电容屏以及嵌入式电容屏。近年来,人们追求越来越轻薄化的用户式体验,从而促使OGS、On cell、Incell三种技术并争的局面,而In cell由于制程上的独特优势可以做到比0GS、0n cell更轻薄、透光性更好,因此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In cell势必成为未来电容屏的主流。然而,传统的Full in cell,由于触控线和感应线是绝缘的,所以需要将触控线和感应线设置在不同的层,因此,需要采用挖孔的方式来使得所述触控线与感应线连接,导致制程结构复杂,制程良率较低的问题。故,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液晶显示面板及触控液晶显示装置,其结构简单,因此提升了制程良率以及降低了生产成本。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触控液晶显示面板,所述触控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 TFT阵列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方;一公共电极层,设置于所述TFT阵列层上方,所述公共电极层具有多个阵列分布的公共电极;一触控层,设置于所述公共电极层上,用于接收触控信号;一介质层,设置于所述触控层上方,用于隔离所述公共电极层和像素电极层;一所述像素电极层,设置于所述介质层上方;一液晶层,设置于所述像素电极层上方;以及一第二基板,设置于所述液晶层上方,所述第二基板具有黑色矩阵;其中,所述触控层包括多条触控线,所述触控线与相应的公共电极连接。优选的,在所述的触控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触控线包括一横向走线和一纵向走线,其中,所述横向走线与相应的所述公共电极电性连接,所述纵向走线与驱动电路电性连接。优选的,在所述的触控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触控层上的所述触控线与所述第二基板上的黑色矩阵相对设置。优选的,在所述的触控液晶显示面板中,当所述触控液晶显示面板用于显示时,控制电路通过所述触控线给所述公共电极提供公共信号。优选的,在所述的触控液晶显示面板中,当所述触控液晶显示面板用于触控时,控制电路通过所述触控线给所述公共电极提供驱动信号,并接收所述公共电极上的触控信号。 一种触控液晶显示装置,所述触控液晶显示装置包括触控液晶显示面板及背光模组,所述触控液晶显示面板相对于所述背光模组来设置;其中,所述触控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 TFT阵列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方;一公共电极层,设置于所述TFT阵列层上方,所述公共电极层具有多个阵列分布的公共电极;一触控层,设置于所述公共电极层上,用于接收触控信号;一介质层,设置于所述触控层上方,用于隔离所述公共电极层和像素电极层;一所述像素电极层,设置于所述介质层上方;一液晶层,设置于所述像素电极层上方;以及一第二基板,设置于所述液晶层上方,所述第二基板具有黑色矩阵;其中,所述触控层包括多条触控线,所述触控线与相应的公共电极连接。优选的,在所述的触控液晶显示装置中,所述触控线包括一横向走线和一纵向走线,其中,所述横向走线与相应的所述公共电极电性连接,所述纵向走线与驱动电路电性连接。优选的,在所述的触控液晶显示装置中,所述触控层上的所述触控线与所述第二基板上的黑色矩阵相对设置。优选的,在所述的触控液晶显示装置中,当所述触控液晶显示面板用于显示时,控制电路通过所述触控线给所述公共电极提供公共信号。优选的,在所述的触控液晶显示装置中,当所述触控液晶显示面板用于触控时,控制电路通过所述触控线给所述公共电极提供驱动信号,并接收所述公共电极上的触控信号。相对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触控液晶显示面板以及触控液晶显示装置,由于通过将触控层与公共电极层设置在同一层,即将触控层的触控线设置在所述公共电极层上,并将所述触控线与所述公共电极层的公共电极连接,从而实现当触控液晶显示面板用于显示时,控制电路通过所述触控线给所述公共电极提供公共信号;当所述触控液晶显示面板用于触控时,控制电路通过所述触控线给所述公共电极提供驱动信号,并接收所述公共电极上的触控信号。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触控液晶显示面板以及触控液晶显示装置结构简单,因此提升了制程良率以及降低了生产成本。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公共电极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线走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公共电极层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所使用的词语“实施例”意指用作实例、示例或例证。此外,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冠词“一”一般地可以被解释为意指“一个或多个”,除非另外指定或从上下文清楚导向单数形式。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将触控层与公共电极层设置在同一层,即将触控层的触控线设置在所述公共电极层上,并将所述触控线与所述公共电极层的公共电极连接,从而实现当触控液晶显示面板用于显示时,控制电路通过所述触控线给所述公共电极提供公共信号;当所述触控液晶显示面板用于触控时,控制电路通过所述触控线给所述公共电极提供驱动信号,并接收所述公共电极上的触控信号。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触控液晶显示面板结构简单,因此提升了制程良率以及降低了生产成本。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相关的部分。所述触控液晶显不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101、一 TFT阵列层102、一公共电极层103、一触控层104、一介质层105、一所述像素电极层106、一液晶层107、以及一第二基板108 ;其中,所述TFT阵列层102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101上方,所述公共电极层103设置于所述TFT阵列层102上方,所述公共电极层103具有多个阵列分布的公共电极;所述触控层104设置于所述公共电极层103上,所述触控层104用于接收触控信号;所述介质层105设置于所述触控层104上方,所述介质层105用于隔离所述公共电极层103和所述像素电极层106 ;所述像素电极层106设置于所述介质层105上方;所述液晶层107设置于所述像素电极层106上方;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触控液晶显示面板及触控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TFT阵列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方;一公共电极层,设置于所述TFT阵列层上方,所述公共电极层具有多个阵列分布的公共电极;一触控层,设置于所述公共电极层上,用于接收触控信号;一介质层,设置于所述触控层上方,用于隔离所述公共电极层和像素电极层;一所述像素电极层,设置于所述介质层上方;一液晶层,设置于所述像素电极层上方;以及一第二基板,设置于所述液晶层上方,所述第二基板具有黑色矩阵;其中,所述触控层包括多条触控线,所述触控线与相应的公共电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剑星黄耀立黄俊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