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芯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80026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9 1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烛芯过滤器,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出口物料均匀性差、过滤器积液量大、清洗困难等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一种烛芯过滤器,包括:过滤器顶盖、过滤器外壁、滤芯、外夹套壁、内夹套壁和内夹套导流管;其中,所述过滤器顶盖可拆卸地密封盖合在过滤器外壁上;所述内夹套壁由过滤器外壁底部伸入到滤芯筒体内,内夹套导流管穿过外夹套壁伸入内夹套壁形成的筒体内,内夹套壁、内夹套导流管壁、过滤器外壁、外夹套壁之间形成循环腔体,通过内夹套导流管进口和外夹套出口与外界连通,较好的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聚合物熔液或溶液过滤的工业生产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烛芯过滤器,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出口物料均匀性差、过滤器积液量大、清洗困难等问题。本技术通过采用一种烛芯过滤器,包括:过滤器顶盖、过滤器外壁、滤芯、外夹套壁、内夹套壁和内夹套导流管;其中,所述过滤器顶盖可拆卸地密封盖合在过滤器外壁上;所述内夹套壁由过滤器外壁底部伸入到滤芯筒体内,内夹套导流管穿过外夹套壁伸入内夹套壁形成的筒体内,内夹套壁、内夹套导流管壁、过滤器外壁、外夹套壁之间形成循环腔体,通过内夹套导流管进口和外夹套出口与外界连通,较好的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聚合物熔液或溶液过滤的工业生产中。【专利说明】烛芯过滤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烛芯过滤器,更具体的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过滤聚 合物溶液和熔液的烛芯过滤器。
技术介绍
聚合物溶液和熔液的过滤,是聚合物生产和加工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聚合的 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使凝胶、杂质等物质残留在聚合物熔液或溶液中。聚合物熔 液或溶液中凝胶、杂质等物质的存在,一方面直接影响到聚合物熔液或溶液的加工过程;另 一方面最终将影响到聚合物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聚合物熔液或溶液的过滤是通过滤设备的参与而实现"固-液"、"凝胶-液"、"凝 胶-固-液"分离的过程,过滤过程具有高温、高压、高粘度等特点。 烛芯式过滤器是聚合物熔液或溶液过滤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过滤器类型,同板 框式过滤器相比烛芯式过滤器具有耐压高的优点,在粘度较高的聚合物熔液或溶液过滤过 程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聚合物溶液和熔液粘度受温度影响显著,为了保证过滤过程中聚合物熔液或溶液 的温度的均匀性,避免过滤过程中粘度发生显著改变,传统的烛芯过滤器一般设有保温夹 套或电加热带。但由于聚合物溶液和熔液的导热性较差,使传统的烛芯过滤器在过滤过程 中滤液存在径向温度分布现象,烛芯内温度较低的聚合物的流动性差,长期积累使物料均 匀性变差;同时,由于烛芯过滤器总体积较大,使聚合物熔液或溶液在过滤器内的停留时间 变长、停留时间分布趋于变宽,使其不均匀性进一步增加。 传统的烛芯过滤器的过滤过程是:聚合物熔液或溶液通过输送设备输送至滤筒, 经烛芯过滤器滤芯外表面的过滤网过滤后,由烛芯过滤器滤芯流出,通过滤器出料口排出 至输送管道,进入后续工段。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烛芯过滤器普遍存在以下不足: 1、出口物料均匀性差。由于过滤器内部无夹套保温,使过滤器主体散热显著,过滤 器内物料温度受环境影响显著,出口物料的温度稳定性差,致使物料均匀性变差。 2、滤液积液量大。由于过滤组件仅占过滤器内部空间很小,聚合物积液量大,致使 物料在过滤器中的停留时间增加,物料的均匀性变差。 3、清洗困难。过滤器中大量积存的聚合物,增加过滤器清洗的困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烛芯过滤器过滤聚合物熔液和液体过程 中存在出口物料均匀性差、过滤器积液量大、清洗困难等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烛芯过滤器 滤芯。该烛芯过滤器滤芯具有出口物料均匀、过滤器积液量小、易于清洗等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烛芯过滤器,包括: 过滤器顶盖2、过滤器外壁14、滤芯12、外夹套壁11、内夹套壁13和内夹套导流管15 ;其中, 所述过滤器顶盖2可拆卸地密封盖合在过滤器外壁14上;所述内夹套壁13由过滤器外壁 14底部中心伸入到滤芯筒体内,内夹套导流管15穿过外夹套壁11伸入内夹套壁13形成的 筒体内,内夹套壁13、内夹套导流管壁15、过滤器外壁14、外夹套壁11之间形成循环腔体, 通过内夹套导流管进口 18和外夹套出口 9与外界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烛芯过滤器其他部件的设置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技 术手段加以确定,作为优选方案为:所述烛芯过滤器还包括滤芯底座16,所述滤芯底座16 位于过滤器外壁底部内侧固定套装在内夹套壁13上,滤芯12固定密封安装于滤芯底坐16 上,滤芯12上部设有滤芯上盖,通过滤芯紧固件6、滤芯固定件7和过滤器腔体内连接件8 将滤芯16固定于过滤器外壁14形成的腔体的中心;过滤器顶盖2通过设有的过滤器顶盖 连接件3与过滤器腔体连接件5密封连接,所述过滤器外壁14设有穿出外夹套壁11的过 滤器进料口 17,过滤器顶盖2设有过滤器出料口 1,滤芯顶盖设有联通滤芯和过滤器顶盖2 与过滤器外壁14所形成的腔体的滤芯出口 4。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内夹套壁高度优选为小于滤芯内腔高度且大于等于滤芯内 腔高度的50%,更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内夹套壁高度为滤芯内腔高度的80-98%;所述 内夹套壁外径优选为小于滤芯内腔内径且大于等于滤芯内腔内径的50%,更优选的技术方 案为所述的内夹套壁外径为滤芯内腔内径的80-99%。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内夹套导流管位于内夹套壁形成的腔体中的高度优选为小 于内夹套壁高度且大于等于内夹套壁高度的50%,更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内夹套导流 管位于内夹套壁形成的腔体中的高度为内夹套壁高度的90-99% ;所述内夹套导流管底部 至顶部优选为至少有1个导流孔,更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内夹套导流管底部至顶部有 20-40个导流孔;所述内夹套导流管相同高度处的孔直径相同,更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 的内夹套导流管底部至顶部导流孔的直径逐渐增加。 上述技术方案中,过滤器顶盖2通过设有的过滤器顶盖连接件3与过滤器腔体连 接件5密封连接、滤芯固定件7和过滤器腔体内连接件8的连接方式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 员所熟知各种能够起到固定密封连接的连接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常规选择,例 如但不限定选自螺栓连接、螺柱连接、销连接等;通过滤芯紧固件6与滤芯的连接方式也本 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各种能够起到固定密封连接的连接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常 规选择,例如但不限定选自螺纹连接、卡环连接、卡扣连接等,并通过螺纹连接、卡环连接、 卡扣连接等产生紧压将滤芯12紧压固定密封安装于滤芯底坐16上,同时将滤芯底座紧压 固定密封安装于过滤器外壁底部。 本技术通过在烛芯过滤器滤芯内部设置内夹套,提高温度均匀性;同时,减少 了烛芯过滤器聚合物积液量,方便清洗。以传统总体积为V的烛芯过滤器、滤芯体积为0. 8V 为例,增设的内夹套壁高度为滤芯内腔高度90%,内夹套壁外径为滤芯内腔内径的90% 时,积液量可减少〇. 583V。增设内夹套后有效避免了聚合物过滤过程中的温度径向分布现 象,提高温度的均匀性;积液量明显减少,使聚合物在烛芯过滤器中的停留时间减少至原来 的41. 7%,原液的均匀性显著提高。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烛芯过滤器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烛芯过滤器的剖视结构图; 图3是本技术烛芯过滤器的过滤器顶盖与过滤器腔体的连接方式; 图4是本技术烛芯过滤器的滤芯顶盖的密封与固定方式; 图5是本技术烛芯过滤器的滤芯顶盖与过滤器腔体的连接方式; 图中,1、过滤器出料口,2、过滤器顶盖,3、过滤器顶盖连接件,4、滤芯出口,5、过滤 器腔体连接件,6、滤芯紧固件,7、滤芯固定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烛芯过滤器,包括:过滤器顶盖(2)、过滤器外壁(14)、滤芯(12)、外夹套壁(11)、内夹套壁(13)和内夹套导流管(15);其中,所述过滤器顶盖(2)可拆卸地密封盖合在过滤器外壁(14)上;所述内夹套壁(13)由过滤器外壁(14)底部伸入到滤芯筒体内,内夹套导流管(15)穿过外夹套壁(11)伸入内夹套壁(13)形成的筒体内,内夹套壁(13)、内夹套导流管壁(15)、过滤器外壁(14)、外夹套壁(11)之间形成循环腔体,通过内夹套导流管进口(18)和外夹套出口(9)与外界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磊沈志刚屠晓萍史纪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