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275670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9 0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热装置,解决了现有模拟单点渐变升温现场进行热敏阻值效果检测时的模拟情况与实际情况不符而导致的热敏阻值效果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生热装置包括隔热盒,密封盒,静磨片,动磨片,摇杆,导热探头;所述隔热盒容置于所述密封盒内,所述静磨片和所述动磨片正对设置于所述隔热盒中,所述摇杆的一端通过所述密封盒以及所述隔热盒上的通孔与所述动磨片的背部中心固定,连接于所述静磨片的所述导热探头穿过所述隔热盒以及所述密封盒,延伸至所述密封盒外,其中,所述隔热盒的腔体内填充有金属屑和抗磨剂的混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热装置,解决了现有模拟单点渐变升温现场进行热敏阻值效果检测时的模拟情况与实际情况不符而导致的热敏阻值效果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生热装置包括隔热盒,密封盒,静磨片,动磨片,摇杆,导热探头;所述隔热盒容置于所述密封盒内,所述静磨片和所述动磨片正对设置于所述隔热盒中,所述摇杆的一端通过所述密封盒以及所述隔热盒上的通孔与所述动磨片的背部中心固定,连接于所述静磨片的所述导热探头穿过所述隔热盒以及所述密封盒,延伸至所述密封盒外,其中,所述隔热盒的腔体内填充有金属屑和抗磨剂的混合物。【专利说明】一种生热装置
本技术属于热敏电阻检测的辅助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热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为了对高温触发式热敏电阻对温度敏感效果进行检测,需要模拟单点渐变升温。 现有技术中,有两种模拟渐变升温的加热方式:使用控温箱或明火加热。控温箱是将一个空间整体升温,而热敏电阻实际应用需要是单点升温,因此,模拟下的检测情况与实际情况不符,会导致测量结果有误差。而明火加热虽然是单点升温,但是无法将温度固定并且无法测量高温触发式热敏电阻所受到的温度,火焰撤离温度立即下降,持续加热有可能烧毁电阻。 综上所述,现有模拟单点渐变升温现场进行热敏阻值效果检测时的模拟情况与实际情况不符,而导致热敏阻值效果检测结果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模拟单点渐变升温现场进行热敏阻值效果检测时的模拟情况与实际情况不符而导致的热敏阻值效果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热装置。 本技术提供的生热装置包括隔热盒,密封盒,静磨片,动磨片,摇杆,导热探头;所述隔热盒容置于所述密封盒内,所述静磨片和所述动磨片正对设置于所述隔热盒中,所述摇杆的一端通过所述密封盒以及所述隔热盒上的通孔与所述动磨片的背部中心固定,连接于所述静磨片的所述导热探头穿过所述隔热盒以及所述密封盒,延伸至所述密封盒夕卜,其中,所述隔热盒的腔体内填充有金属肩和抗磨剂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导热探头上延伸至所述密封盒外的端部连接有探头温度计。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腔室温度计,插入所述隔热盒的腔体内。 优选的,所述摇杆和所述动磨片之间通过连杆连接;其中,所述动磨片的背部形成有卡销,所述连杆的一端形成有与所述卡销对接的销槽,所述连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密封盒和所述隔热盒,与所述摇杆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杆与所述动磨片之间设置有隔热托。 优选的,所述密封盒的底端固定有光杆。 本技术提供的生热装置,通过外力转动摇杆,带动了动磨片相对于静磨片旋转,摩擦金属肩生热,导致导热探头温度升高,导热探头接触热敏电阻来模拟实际情况的单点渐变升温,从而准确模拟单点渐变升温现场,从而使得对热敏电阻值效果的检测结果更准确,且节约了能源,小巧方便携带。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生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热装置,解决现有模拟单点渐变升温现场进行热敏阻值效果检测时的模拟情况与实际情况不符而导致的热敏阻值效果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以实现准确模拟单点渐变升温现场,从而使得对热敏电阻值效果的检测结果更准确,且节约了能源,小巧方便携带。 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图1为本技术中的生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隔热盒1,密封盒2,静磨片3,动磨片4,摇杆5,导热探头6 ;隔热盒I容置于密封盒2内,静磨片3和动磨片4正对设置于隔热盒I中,摇杆5的一端通过密封盒2以及隔热盒I上的通孔7后,与动磨片4的背部中心固定,连接于静磨片3的导热探头6穿过隔热盒I以及密封盒2上的通孔8,延伸至密封盒2外,其中,隔热盒I的腔体内填充有金属肩和抗磨剂的混合物9。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隔热盒I和密闭盒2采用多孔材料、热反射材料或真空材料等隔热材料制成,动磨片4和静磨片3为良导热材料制成。 进一步,为了观测到导热探头6的温度,以保证向热敏电阻提供的温度更准确,导热探头6上延伸至密封盒2外的端部连接有探头温度计10,具体,探头温度计10通过螺纹连接到导热探头6上。 进一步,为了观测到隔热盒I内的温度,本技术中的生热装置还包括腔室温度计11,销入密封盒2上的通孔12后,通过螺纹连接到隔热盒I的通孔13中,以插入隔热盒I的腔体内检测隔热盒I腔体内的温度。 进一步,为了更好实现摇杆5和动磨片4之间的连接,本技术中的生热装置还包括连杆14,则摇杆5和动磨片4之间通过连杆14连接;参见图1所示,连杆14为“T”形,摇杆5为“L”形,其中,动磨片4的背部(动磨片4的背部为背对静磨片3的一面)的两端均形成有卡销15,连杆14的一端(“T”形的顶端)形成有与卡销15对接的两个销槽16,连杆14的另一端穿过密封盒2和隔热盒I后与摇杆5插接,或者穿过密封盒2和隔热盒I后与摇杆5螺纹连接、球铰连接等可拆卸的连接方式。 进一步,为了避免动磨片4传热给摇杆5,在连杆14与动磨片4之间设置有隔热托17,具体的,隔热托17—面对应卡销15的位置设置有销槽16,隔热托17另一面的中心位置为连杆14,动磨片4销入隔热托17中。 进一步,为了方便生热装置的握持,在密封盒2的底端固定有光杆15,用于握持生热装置,具体的,密封盒2的底面中心形成有螺纹孔,用于与光杆15螺纹连接。 通过上述结构的生热装置,在应用时摇动摇杆5,摇杆5带动动磨片4旋转,则动磨片4、静磨片3和金属肩摩擦生热,导致导热探头6温度升高,从探头温度计10可以观测到导热探头6的温度,从腔室温度计11可以观测到隔热盒I腔体内温度,随摇杆5的摇动,导热探头6逐渐升温,即达到了模拟单点渐变升温现场,并实现了显示温度,使得模拟的温度更准确,从而使得对热敏电阻值效果的检测结果更准确,且节约了能源,小巧方便携带。 尽管已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技术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权利要求】1.一种生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热盒,密封盒,静磨片,动磨片,摇杆,导热探头; 所述隔热盒容置于所述密封盒内,所述静磨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热盒,密封盒,静磨片,动磨片,摇杆,导热探头;所述隔热盒容置于所述密封盒内,所述静磨片和所述动磨片正对设置于所述隔热盒中,所述摇杆的一端通过所述密封盒以及所述隔热盒上的通孔与所述动磨片的背部中心固定,连接于所述静磨片的所述导热探头穿过所述隔热盒以及所述密封盒,延伸至所述密封盒外,其中,所述隔热盒的腔体内填充有金属屑和抗磨剂的混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王全胜刘晨王辉李建强闫长军杨敏伍勇邓彩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