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铆合冲压拉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75305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9 0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免铆合冲压拉头,马勾组装在拉头本体上,并形成一供拉片置于其中的拉片放入槽;所述的拉头本体设有马勾安装孔和马勾装配槽,所述的马勾安装孔设置在拉头本体的支芯上,所述的马勾装配槽设置在拉头本体的上翼板上;所述的马勾一端向内弯折形成一钩部,以紧配合在马勾安装孔中,且该钩部在未顶入马勾安装孔中时呈向外的倾斜状;马勾另一端伸入并弹性装设在马勾装配槽中,以通过动作拉片控制拉头本体的移动。上翼板上还设有马勾限位块和马勾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拉头免铆合组装稳定性好,不仅简化了拉头组装设备,还提升了产品的良品率,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免铆合冲压拉头,马勾组装在拉头本体上,并形成一供拉片置于其中的拉片放入槽;所述的拉头本体设有马勾安装孔和马勾装配槽,所述的马勾安装孔设置在拉头本体的支芯上,所述的马勾装配槽设置在拉头本体的上翼板上;所述的马勾一端向内弯折形成一钩部,以紧配合在马勾安装孔中,且该钩部在未顶入马勾安装孔中时呈向外的倾斜状;马勾另一端伸入并弹性装设在马勾装配槽中,以通过动作拉片控制拉头本体的移动。上翼板上还设有马勾限位块和马勾挡块。本技术拉头免铆合组装稳定性好,不仅简化了拉头组装设备,还提升了产品的良品率,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专利说明】一种免铆合冲压拉头
本技术涉及拉链的拉头结构改进,特别是涉及拉头本体和马勾的结构改进。
技术介绍
现有拉链的冲压拉头中,马勾与拉头本体的组装方式多采用铆合的固定方式,请参见中国专利文献于2014.02.19公开的⑶201320431989“一种新型拉链头”。该专利中的马勾是一端通过轴固定在拉头本体的上翼板上,另一端铆合在拉头本体的上翼板设有的马勾装配槽中。马勾与拉头本体的铆合组装过程中常见因铆合方式不当而产生不良品,良品率低不说,还需要配备相对复杂的拉头组装设备。因此,马勾与拉头本体的组装方式有待进行革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免铆合冲压拉头。该拉头免铆合组装稳定性好,不仅简化了拉头组装设备,还提升了产品的良品率,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技术方案为: 一种免铆合冲压拉头,马勾组装在拉头本体上,并形成一供拉片置于其中的拉片放入槽;所述的拉头本体设有马勾安装孔和马勾装配槽,所述的马勾安装孔设置在拉头本体的支芯上,所述的马勾装配槽设置在拉头本体的上翼板上;所述的马勾一端向内弯折形成一钩部,以紧配合在马勾安装孔中,且该钩部在未顶入马勾安装孔中时呈向外的倾斜状;马勾另一端伸入并弹性装设在马勾装配槽中,以通过动作拉片控制拉头本体的移动。 如前所述的一种免铆合冲压拉头,所述上翼板上还设有马勾限位块,该马勾限位块上设有朝向马勾装配槽弯折的钩头;马勾设有与该钩头对应匹配的挂孔,以限制伸入马勾装配槽中的马勾脱出。 如前所述的一种免铆合冲压拉头,所述上翼板上还设有马勾挡块,马勾挡块设置在马勾的左右侧,且位于马勾限位块前方。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技术在保证拉头使用功能不变的前提下,改变现有技术拉头本体与马勾的组装方式。也就是通过在马勾上形成的向内弯折的钩部与拉头本体的马勾安装孔的过盈配合,来最终达到马勾与拉头本体的无铆合组装。如此无铆合的组装方式,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铆合不当造成的不良品,且不影响马勾在使用过程中的弹性。本技术马勾的钩部装配在拉头本体的马勾安装孔中,只在借助简单的外力,就可将钩部顶紧在马勾安装孔中,组装简单,简化了拉头组装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技术设有的马勾限位块和马勾挡块,进一步提升免铆合组装的稳定性。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技术拉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拉头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八为组装时对马勾钩部的施力方向); 图3是本技术拉头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拉头本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拉头本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技术马勾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技术马勾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如图1、2所示的一种免铆合冲压拉头,马勾20免铆合组装在拉头本体10上,并在拉头本体10的上翼板11上形成一供拉片30置于其中的拉片放入槽40。 如图3、4、5所示的拉头本体10,该拉头本体10上设有马勾安装孔11和马勾装配槽12,所述的马勾安装孔11设置在拉头本体10的支芯13上,所述的马勾装配槽12设置在拉头本体10的上翼板13上。所述的马勾安装孔11和马勾装配槽12均为通槽或通孔。 如图6、7所示的马勾20,该马勾20的一端为固定在支芯13上固定端,另一端为可上下弹性动作装设在上翼板14上的弹性端,弹性端向固定端延伸的一部分为一向上拱起的拉片安装部22,该拉片安装部22与上翼板14之间形成拉片放入槽40。 具体的说,本技术马勾20的固定端向内弯折形成一钩部21,以紧配合在拉头本体10的马勾安装孔11中,且该钩部21在未顶入马勾安装孔11中时呈向外的倾斜状218。请结合图2所示,在施加八方向的力,钩部21顶入并紧配合在马勾安装孔11中,呈水平状2100马勾20的弹性端伸入马勾装配槽12中,通过动作拉片30,可上下弹性拉动马勾20,以控制马勾20与拉链链牙的配合,进而控制拉头本体10的移动。 如图3、4、5所示,本技术还于所述的上翼板14上还设有马勾限位块15,该马勾限位块15上设有朝向马勾装配槽12弯折的钩头151。如图6、7所示,于马勾20上设有与该钩头151对应匹配的挂孔23,以限制马勾20在拉片30作用下的形变,避免伸入马勾装配槽12中的弹性端脱出。 如图3、4、5所示,本技术的上翼板14上还设有马勾挡块16,马勾挡块16为设置在马勾20左右侧的两个,两个马勾挡块16位于马勾限位块15的前方,以限制马勾20的左右移位,进一步提升马勾20免铆合组装在拉头本体10上的稳定性。 如图2所示,在拉头组装的过程中,先将带有拉片30的马勾20装配在马勾装配槽12,再施加外力,在外力的作用下,顶入马勾20的钩部21进入拉头本体10的马勾安装孔11中,本技术钩部21与马勾安装孔1的配合为过盈配合,免铆合组装而不影响马勾20在使用过程中的弹性。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技术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免铆合冲压拉头,马勾(20)组装在拉头本体(10)上,并形成一供拉片(30)置于其中的拉片放入槽(4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拉头本体(10),设有马勾安装孔(11)和马勾装配槽(12),所述的马勾安装孔(11)设置在拉头本体(10)的支芯(13)上,所述的马勾装配槽(12)设置在拉头本体(10)的上翼板(14)上; 马勾(20),一端向内弯折形成一钩部(21),以紧配合在马勾安装孔(11)中,且该钩部(21)在未顶入马勾安装孔(11)中时呈向外的倾斜状;马勾(20)另一端伸入并弹性装设在马勾装配槽(12)中,以通过动作拉片(30)控制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免铆合冲压拉头,马勾(20)组装在拉头本体(10)上,并形成一供拉片(30)置于其中的拉片放入槽(4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头本体(10),设有马勾安装孔(11)和马勾装配槽(12),所述的马勾安装孔(11)设置在拉头本体(10)的支芯(13)上,所述的马勾装配槽(12)设置在拉头本体(10)的上翼板(14)上;马勾(20),一端向内弯折形成一钩部(21),以紧配合在马勾安装孔(11)中,且该钩部(21)在未顶入马勾安装孔(11)中时呈向外的倾斜状;马勾(20)另一端伸入并弹性装设在马勾装配槽(12)中,以通过动作拉片(30)控制拉头本体(10)的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胡兵张田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