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旱两用耕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7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水旱两用耕整机,由柴油机、驾驶架、车架、前轮、地轮、船轮和耕整工具组成,在水田作业时,把船轮用作平衡船,在旱田和路上运行时,把船轮安装用做平衡轮配合机体运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用于水田、旱田的各种耕整作业,结构合理、简单,平衡稳定性好,工作效率高,一机多用,适宜广大农村的推广应用,加快农业机械化。(*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农用的耕整机械,特别是一种水旱两用耕整机。目前在农业上应用的农田耕整机械有很多种类型。小型的耕整机一类是两驱动轮耕整机,能用于水田和旱地作业,但其结构比较复杂,体积较大,造价高,推广应用难;另一类是单驱动轮的耕整机,柴油机安装在轮上的车头架,通过皮带传动和齿轮减速驱动轮转动,车架下设有拖板,支承机体和操作人员,机的侧面设有两米长的横杠。横杠上固定有平衡船,耕整工具固定在机后,用于水田的耕整作业,造价低,结构简单,但这种机重心高,容易翻倒,横杠长,操纵不灵活,不适宜旱地的耕整,不能在路上走动、田间转移和运送困难,适用面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耕整机,以克服上述小型耕整机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耕整机前轮上的车头架设有弧形板,把柴油机固定在与弧形板连结的机架上,降低机体的重心,在机的车架下设有地轮,配合前轮在水田、旱田耕整和路上的行走,车架的横杠设有船轮,水田作业时把船轮安装作平衡船,在旱田作业和路上行走时把船轮安装作平衡轮,可随机体移动而转动,前轮-->外缘设有可装拆的行车圈便于行走。本技术结构合理、简单,重心低,缩短了横杠,采用船轮一物两用,用来控制水、旱田作业机体平衡,稳定性好,能用于水田和旱田的耕整作业,能控制机体行走完成田间和路上转移,操作容易,控制灵活,扩大了使用面,产品的成本低,适宜广大农村推广应用。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内容。图1是水旱两用耕整机的结构图。图2是耕整机船轮的一种具体结构。图3是前轮行车圈的结构图。参照图1,水旱两用耕整机的柴油机〔1〕由弧形槽板〔2〕固定在前轮〔3〕的前上方,通过皮带转动、齿轮减速驱动前轮,车架〔7〕的下方设有地轮〔9〕,支承机体和操作人员,配合前轮在田里和路上运行,在车架的横杠设有一个船轮〔8〕,具体结构见图2,在水田作业时,把船轮〔8〕安装用作平衡船,在旱田和路上运行时,把船轮安装用作平衡轮,配合机体的运行,农田耕整工具〔11〕安装在机后使用,完成田间作业,在路上行走,可在前轮装上行走圈〔4〕,其结构见图3,使机体运行平稳。水旱两用耕整机由人在座位〔10〕上操纵驾驶架〔5〕和离合杆〔6〕控制,带上作业工具完成田里的各种耕整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水旱两用耕整机,主要由柴油机〔1〕、前轮〔3〕、车架〔7〕、驾驶架〔5〕和耕整工具〔11〕组成,其特征在于柴油机(1〕固定在与弧形板连结的机架上,前轮〔3〕设有可装拆的行车圈〔4〕,车架〔3〕下设有地轮〔9〕,车架横杆设有船轮〔8〕。

【技术特征摘要】
1、水旱两用耕整机,主要由柴油机[1]、前轮[3]、车架[7]、驾驶架[5]和耕整工具[11]组成,其特征在于柴油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光李准度邱洪标叶昌思
申请(专利权)人:信宜县农机修理制造一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