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包括:坯料准备、下料、开坯锻造、变形加工、退火处理、热矫直、车削加工、精整片、检验成品包装。对棒材进行车削加工时,可将棒材直径直接加工到成品棒材尺寸,车削棒材时产生的废屑可重新回收利用,提高了经济价值;精整处理时加热温度较低,对棒材的金相组织影响小,延长了棒材使用寿命,增加了棒材机械强度;同时较低的加热温度,使得棒材表面氧化皮极薄,矫直时棒材整体压痕较小,矫直后不需磨削加工,直接两次抛光即可达到成品棒材对粗糙度1.6μm和尺寸公差要求。【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加工领域,尤其涉及。 技术背景 现有医用钛合金棒材的制备方法,在精整处理时一般采用去应力矫直法,在精整处理前车削加工时,棒材最小需留30-40丝的余量,而且采用此方法加热时棒材温度较高,一般纯钛棒材需加热到550-600°C,钛合金棒材需加热到650-700度,在这样的高温条件下,棒材表面的氧化皮较厚,材质整体变软,矫直时棒材整体压痕较深,最小值也会达到10丝而仅靠抛光不能消除这些不利因素,因此必须通过磨削才能消除这些不利因素,麿削加工粗糙度达6.4um,必须还要进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精度纯钛棒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述步骤:(1)坯料准备,选用符合GB/T13810‑2007标准要求的纯钛作为坯料:(2)开坯锻造,将纯钛坯料放入电阻炉内加热到980‑1050℃,保温35至45分钟,锤打纯钛坯料,使其变形率达到55‑60%,得到纯钛坯锭;(3)将纯钛坯锭切成成品棒材需要重量的小纯钛坯锭;(4)变形加工,将小纯钛坯锭再次放入电阻炉内加热到880‑950℃,保温35至45分钟,用线材轧制设备使小纯钛坯锭变形率达到50‑65%制成纯钛棒材;(5)退火处理,将纯钛棒材放入加热炉内加热至660‑700℃,保温30至50分钟;(6)热矫直,将保温后的纯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岑伟,郭雷,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麦特瑞欧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