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将表面活性剂加入到碱性溶液中,搅拌,待完全溶解后,将硅源加入到上述溶液中,继续搅拌,随后生成溶胶混合物,搅拌后洗涤离心烘干后到粉末状产物;将物经高温煅烧后即得去除表面活性剂的粉末状的纳米多孔材料;将粉末状的多孔材料分散于有机溶剂中,加入硅烷偶联剂,搅拌后,用乙醇和水洗涤,并离心烘干后得到粉末状产物;将粉末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加入交联剂和透明质酸钠,搅拌后,用水洗涤并离心烘干得纳米颗粒;将颗粒分散于去离子水中,滴加氟碳化合物,搅拌并用离子水洗涤烘干,即得淋巴靶向超声造影剂。本专利技术可实现淋巴靶向功能和超声造影的整合。【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材料的制备领域,具体地涉及。
技术介绍
现代医学影像学已从传统的解剖结构成像,逐步发展进入了功能成像与分子显像时代,传统的分子影像技术包括MRI SPECT/PET光学成像等超声分子影像学是应用超声影像学方法,通过靶向超声造影剂与体内特异性配体结合,观察靶组织在组织细胞及亚细胞水平的成像,以此达到在体反映病变组织在分子基础上的变化(Lanza G M, Wickline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淋巴靶向超声造影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下步骤中份数是指质量份数:a、将20~40份的表面活性剂加入到10~30份碱性溶液中,在30℃以上搅拌至少5分钟,待表面活性剂完全溶解后,将100~250份硅源加入到该溶液中,继续在30℃以上搅拌至少5分钟后,随后生成溶胶混合物,接着在30℃以上搅拌至少6个小时,用酒精和去离子水在5000转以上离心洗涤,随后在烘箱中60℃以上烘干至少20小时得到粉末状产物;b、将上述a得到的粉末经焙烧,焙烧温度要求为500℃以上,加热时间为至少4小时,即得到去除表面活性剂的粉末状的纳米多孔材料;c、将上述b得到的50~10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丹农,朱君,刘恬,姚燕杰,周涓,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