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井测试与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267325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8 1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油井测试与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油井测试与控制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至少包括:用于计量单井产液的计量罐及用于存贮单井产液的储油罐,单井产液首先进入计量罐,计量罐完成罐内单井产液的含水比例分析和产液重量的测量,当计量罐单井产液到设定值后,由控制机构将达到计量罐内单井产液转移到储油罐,进行一次单井产液计量,使单井产液控制进入被清理后的计量罐,如此循环。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将一个原来由储油罐进行计量存在的不准确、不容易维护,特别是冬天油液被冻,计量时需要对大储油罐加温,变成了对小容器加热后进行产液计量,本发明专利技术安装方便,具有较强抗腐蚀能力、工艺简单以及制造成本低的油井测试与控制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井测试与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油井测试与控制
,具体是一种油井测试与控制系统,涉及单井产液计量、数据传输管理及现场设备运行的远程控制。
技术介绍
油井测试与控制系统应用于油田中、低产油田产液量的计量和实时含水的测量,同时将测量的数据以设定的时间间隔通过远程网络传送到油田监控室,并且接收油田监控室的控制信号,控制抽油机的停止、启动。目前国内各油田采用的油井产量计量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水平高架罐量油法;●玻璃管量油法;●液面恢复法;●功图法;●电极液位量油;●油罐液位测量法;●管道流量测量法。水平高架罐量油法和玻璃管量油法,由于计量方法比较原始,工人劳动强度大,准确度低,可靠性差,现在已很少使用。液面恢复法和功图法计量,由于这两种计量方法需要大量的油井生产数据,难以作到计算机自动识别示功图,并且需要一些经验参数,具有较大的人为因素,造成计量误差较大,使用效果并不理想。传统的电极液位量油计量方法,是通过测量出的液体体积,使用分离器常数换算或者差压液位换算,得到产液密度,从而折算得到产液量,但由于产液密度的差异性很大,因而此法不仅人工耗时,而且产液量测量的误差大。目前现有常用油罐液位测量法,该技术的缺点包括:①、人工检尺测量法应用中劳动强度大,也存在不安全因素;②、浮体式液位计由于滑轮、盘簧机构与机械计数器的摩擦力其可靠性较差;③、伺服式液位计测量价格昂贵,无法应用油田推广;④、磁致伸缩液位仪测量法易被测液体接触容易受腐蚀,同时密度变化容易引起较大测量误差;⑤、其他比如浮子移动易被卡、压差式液位测量过载能力强、超声波液位测量结果受环境影响较大。对于管道流量测量法,由于中、低产抽油井其产液量小,流体在管道内无法满管流动,而且流体流动间歇性大,因此也无法达到对油井产液进行准确计量。总体上现有油井产液计量技术应用中存在如下缺点:1)原油随季节其粘稠度不同、尤其是北方冬天原油成块状,现有技术对其液位无法准确测量。2)原油含水量随生产过程变化,即储油罐内液体的密度也随之变化,原有技术在测量油罐液体重量时会产生较大的误差。3)油井储油罐的形状各不相同,原有技术在计量产液重量时有很大的缺点。4)中、低产量的抽油井其储油罐液位变化缓慢,受测量精度的影响,当前该油井是否产液无法识别。5)原有油罐液位技术无法衡量当前状态油井产液的含水状况。6)原有技术无法精细识别该油井产液量变化的历史纪录。7)含水测量的仪器价格昂贵,少则几万、多则十几万,这对油田数量众多的单井来说是无法实现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安装方便,具有较强抗腐蚀能力、工艺简单以及制造成本低的油井测试与控制系统。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井测试与控制系统,其技术方案是:一种油井测试与控制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油气分离装置,所述油气分离装置的上端设有穿过壳体侧面与外界相通的进液通道,所述油气分离装置的底部设有上出液孔,所述油气分离装置上设有保温加热装置一,油气分离装置的下方设有计量罐,计量罐上设有保温加热装置二,计量罐的底部设有与井口储油罐相通的下出液孔,所述油气分离装置的上方设有控制驱动装置,控制驱动装置的下端连接有一根穿过油气分离装置的上出液孔并伸向计量罐底部的下出液孔的阀杆,所述阀杆上位于上出液孔下方的位置处设有当驱动控制驱动装置进行上提阀杆后能够密封上出液孔的上密封件,所述阀杆上位于下出液孔上方的位置处设有当驱动控制驱动装置进行下放阀杆后能够密封下出液孔的下密封件,所述计量罐连接有能够称该计量罐重量的称重装置,计量罐内还设有含水测量装置;所述壳体内还设有数据采集通讯处理单元,所述数据采集通讯处理单元分别与保温加热装置一、保温加热装置二、称重装置以及控制驱动装置电连接。上述数据采集通讯处理单元包括中央处理控制单元、数据接收发送单元、温度加热控制单元、称重单元、含水测量单元、电机驱动单元以及电源模块;其中中央处理控制单元分别与数据接收发送单元、温度加热控制单元、称重单元、含水测量单元、电机驱动单元以及电源模块电连接;所述温度加热控制单元、数据接收发送单元、电机驱动单元、含水测量单元以及称重单元分别与电源模块电连接。上述数据采集通讯处理单元与保温加热装置一以及保温加热装置二的电连接关系具体是通过数据采集通讯处理单元的温度加热控制单元分别与保温加热装置一以及保温加热装置二电连接。上述数据采集通讯处理单元与称重装置的电连接关系具体是通过数据采集通讯处理单元的称重单元与称重装置电连接。上述数据采集通讯处理单元与控制驱动装置的电连接关系具体是通过数据采集通讯处理单元的电机驱动单元与控制驱动装置电连接。上述称重装置以及数据采集通讯处理单元通过支架固定于壳体内部。上述支架包括左半部分支架和右半部分支架,所述左半部分支架的上端和右半部分支架的上端分别和油气分离装置固定连接,左半部分支架的下端和右半部分支架的下端分别和位于计量罐下方的井口储油罐固定连接,且左半部分支架和右半部分支架对称分布于阀杆的左右两侧。上述称重装置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固定在左半部分支架以及右半部分支架的上端,该两个称重装置的位置相对,且位于左侧的称重装置连接计量罐的左侧上沿,位于右侧的称重装置连接计量罐的右侧上沿。上述保温加热装置一以及保温加热装置二的结构相同,其中保温加热装置一由贴附于油气分离装置外壁的电阻丝以及位于电阻丝另一侧的用于包裹电阻丝的保温材料组成;保温加热装置二由贴附于计量罐外壁的电阻丝以及位于电阻丝另一侧的用于包裹电阻丝的保温材料组成。上述控制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以及与电机的转轴相连接的减速齿轮;所述控制驱动装置的下端与阀杆的连接具体是通过减速齿轮与阀杆的上端进行连接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是针对传统油井测量方法中存在的种种缺点研发而成,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测量精度高;●测量可靠性高;●设备安全性好;●可对被测原油进行加热,解决因气候造成的测量误差;●测量效果好,可以进行产液含水分析;●实时测量原油量和产液含水量;●测量数据无线双向传输;●可以实现油田主控室对井场设备的控制;●单井产液量数据库管理,可进行产液历史查询与数字化油田建设。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数据采集通讯处理单元的电路连接总成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含水测量装置;2、数据采集通讯处理单元;3、保温加热装置一;4、控制驱动装置;5、油气分离装置;6、进液通道;7、壳体;8、支架;9、称重装置;10、计量罐;11、井口储油罐;12、保温加热装置二;13、下出液孔;14、阀杆;15、上出液孔;16、上密封件;17、下密封件;18、中央处理控制单元;19、数据接收发送单元;20、电源模块;21、称重单元;22、含水测量单元;23、电机驱动单元;24、温度加热控制单元。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一种油井测试与控制系统,包括壳体7,壳体7内设有油气分离装置5,该油气分离装置5是一个空的腔室,油气分离装置5的上端设有穿过壳体7侧面与外界相通的进液通道6,油气分离装置5的底部设有上出液孔15,油气分离装置5上设有保温加热装置一3,产液从进液通道6进入并通过油气分离装置5后,产液里面的气体便挥发掉了;油气分离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油井测试与控制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井测试与控制系统,包括壳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7)内设有油气分离装置(5),所述油气分离装置(5)的上端设有穿过壳体(7)侧面与外界相通的进液通道(6),所述油气分离装置(5)的底部设有上出液孔(15),所述油气分离装置(5)上设有保温加热装置一(3),油气分离装置(5)的下方设有计量罐(10),计量罐(10)上设有保温加热装置二(12),计量罐(10)的底部设有与井口储油罐(11)相通的下出液孔(13),所述油气分离装置(5)的上方设有控制驱动装置(4),控制驱动装置(4)的下端联接有一根穿过油气分离装置(5)的上出液孔(15)并伸向计量罐(10)底部的下出液孔(13)的阀杆(14),所述阀杆(14)上位于上出液孔(15)下方的位置处设有当控制驱动装置(4)被驱动进行上提阀杆(14)后能够密封上出液孔(15)的上密封件(16),所述阀杆(14)上位于下出液孔(13)上方的位置处设有当控制驱动装置(4)被驱动进行下放阀杆(14)后能够密封下出液孔(13)的下密封件(17),所述计量罐(10)联接有能够称其重量的称重装置(9),计量罐(10)内还设有含水测量装置(1);所述壳体(7)内还设有数据采集通讯处理单元(2),所述数据采集通讯处理单元(2)分别与保温加热装置一(3)、保温加热装置二(12)、称重装置(9)以及控制驱动装置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井测试与控制系统,包括壳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7)内设有油气分离装置(5),所述油气分离装置(5)的上端设有穿过壳体(7)侧面与外界相通的进液通道(6),所述油气分离装置(5)的底部设有上出液孔(15),所述油气分离装置(5)上设有保温加热装置一(3),油气分离装置(5)的下方设有计量罐(10),计量罐(10)上设有保温加热装置二(12),计量罐(10)的底部设有与井口储油罐(11)相通的下出液孔(13),所述油气分离装置(5)的上方设有控制驱动装置(4),控制驱动装置(4)的下端连接有一根穿过油气分离装置(5)的上出液孔(15)并伸向计量罐(10)底部的下出液孔(13)的阀杆(14),所述阀杆(14)上位于上出液孔(15)下方的位置处设有当驱动控制驱动装置(4)进行上提阀杆(14)后能够密封上出液孔(15)的上密封件(16),所述阀杆(14)上位于下出液孔(13)上方的位置处设有当驱动控制驱动装置(4)进行下放阀杆(14)后能够密封下出液孔(13)的下密封件(17),所述计量罐(10)连接有能够称该计量罐(10)重量的称重装置(9),计量罐(10)内还设有含水测量装置(1);所述壳体(7)内还设有数据采集通讯处理单元(2),所述数据采集通讯处理单元(2)分别与保温加热装置一(3)、保温加热装置二(12)、称重装置(9)以及控制驱动装置电连接;所述数据采集通讯处理单元(2)包括中央处理控制单元(18)、数据接收发送单元(19)、温度加热控制单元(24)、称重单元(21)、含水测量单元(22)、电机驱动单元(23)以及电源模块(20);其中中央处理控制单元(18)分别与数据接收发送单元(19)、温度加热控制单元(24)、称重单元(21)、含水测量单元(22)、电机驱动单元(23)以及电源模块(20)电连接;所述温度加热控制单元(24)、数据接收发送单元(19)、电机驱动单元(23)、含水测量单元(22)以及称重单元(21)分别与电源模块(20)电连接;所述称重装置(9)以及数据采集通讯处理单元(2)通过支架(8)固定于壳体(7)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姬栋梁陈玉宝邓维赖晓虎赵瑞林李伟杨永庆李奇煊王彦军王波赵新民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精细化工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