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电池注电解液及真空快速吸收电解液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60086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2 2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生产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电池注电解液及真空快速吸收电解液的设备,分为注液区、收集区、真空吸液区和成品区,所述注液区由输送轨道(1)、注液定位挡门(2)、注液组件(3)和入口轨道输送带电机(15)构成;所述收集区由收集框传动组件(4)、第一提升气缸(7)、横移气缸(8)、第一网链(9)、收集框(13)和收集框输送带电机(14)构成;所述真空吸液区由真空吸液罩(5)、真空吸液罩托板(6)和第二提升汽缸(11)构成等特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快速的完成电池的注液和吸液工序,电解液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极大的缩短,减少了KOH的碳酸化,同时由于电池内部参与化学反应的电解液增加,致使电池性能有很大的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电池生产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电池注电解液及真空快速吸收电解液的设备,分为注液区、收集区、真空吸液区和成品区,所述注液区由输送轨道(1)、注液定位挡门(2)、注液组件(3)和入口轨道输送带电机(15)构成;所述收集区由收集框传动组件(4)、第一提升气缸(7)、横移气缸(8)、第一网链(9)、收集框(13)和收集框输送带电机(14)构成;所述真空吸液区由真空吸液罩(5)、真空吸液罩托板(6)和第二提升汽缸(11)构成等特征。本技术能快速的完成电池的注液和吸液工序,电解液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极大的缩短,减少了KOH的碳酸化,同时由于电池内部参与化学反应的电解液增加,致使电池性能有很大的提升。【专利说明】—种对电池注电解液及真空快速吸收电解液的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池生产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电池注电解液及真空快速吸收电解液的设备。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对电池注电解液的工艺中一般都是单独注电液,再由单独的上面密布回转皮带的设备,来延长电池通过该设备的时间,使注入电池内的电液自然吸收,整个过程需要35分钟,设备速度是220pcs/Min。这种设备和工作方式存在明显缺点: 1.现有设备庞大占地面积约15 m2。 2.由于电解液是由KOH配制的,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和空气中的C02反应,使电解液碳酸化,影响电池的品质。 3.由于电池是自然吸液,致使吸液时间长,吸液量少的,电池性能提升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电池注电解液及真空快速吸收电解液的设备,解决现有技术中,用于对电池注电解液以及让电池吸收电解液的设备体积过大,耗时过长影响电解液质量,电池性能因此难以提升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对电池注电解液及真空快速吸收电解液的设备,分为注液区、收集区、真空吸液区和成品区;所述注液区由输送轨道、注液定位挡门、注液组件和入口轨道输送带电机构成,其中所述输送轨道由所述入口轨道输送带电机带动,所述注液定位挡门和注液组件均安装在所述输送轨道上;所述收集区由收集框传动组件、第一提升气缸、横移气缸、第一网链、收集框和收集框输送带电机构成,其中收集框为有开口的方形框架,整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网链的上方,收集框通过第一提升气缸安装在直线滑轨上并由所述横移气缸带动水平移动,所述第一网链由所述收集框传动组件带动,而收集框传动组件由收集框输送带电机提供动力;所述真空吸液区由真空吸液罩、真空吸液罩托板和第二提升汽缸构成,其中所述真空吸液罩设置在真空吸液罩托板的上方,所述真空吸液罩通过第二提升汽缸安装在直线滑轨上并由所述横移气缸带动水平移动;所述成品区由第二网链、吸液台传动组件构成,所述第二网链由吸液台传动组件带动; 所述输送轨道的出口设置在第一网链上,所述第一网链转动时将所述输送轨道出口处传送出来的半成品电池从收集框的开口处移至收集框内,所述第一网链、真空吸液罩托板和所述第二网链依次水平紧靠,收集框由横移气缸带动在所述真空吸液罩托板和所述第一网链的上方来回移动。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注液组件按照输送轨道的输送方向设置在注液定位挡门的前方,对被注液定位挡门挡住的半成品电池注入电解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注过电解液的电池在真空(-0.095到-0.1Mpa)的状态下,电解液加注量比正常多15%的情况下,能迅速(约30秒)地被渗入电池正极材料以及隔膜纸里,从电解液加注到电解液吸收完,整个过程约I分钟,电解液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极大的缩短,减少了 KOH的碳酸化,同时由于电池内部参与化学反应的电解液增加,致使电池性能有很大的提升; 产能由现有的220PCS/Min提升至400PCS/Min,极大地降低了场地使用面积,以及提高了设备效率。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一种对电池注电解液及真空快速吸收电解液的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注液区和收集区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收集区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真空吸液区。 图中:1_输送轨道、2-注液定位挡门、3-注液组、4-收集框传动组件、5-真空吸液罩、6-真空吸液罩托板、7-第一提升气缸、8-横移气缸、9-第一网链、10-第二网链、11-第二提升汽缸、12-吸液台传动组件、13-收集框、14-收集框输送带电机、15-入口轨道输送带电机、16-直线滑轨、17-半成品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图1-图4示出了本技术一种对电池注电解液及真空快速吸收电解液的设备的一个实施例:一种对电池注电解液及真空快速吸收电解液的设备,分为注液区、收集区、真空吸液区和成品区;所述注液区由输送轨道1、注液定位挡门2、注液组件3和入口轨道输送带电机15构成,其中所述输送轨道I由所述入口轨道输送带电机15带动,所述注液定位挡门2和注液组件3均安装在所述输送轨道I上;所述收集区由收集框传动组件4、第一提升气缸7、横移气缸8、第一网链9、收集框13和收集框输送带电机14构成,其中收集框13为有开口的方形框架,整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网链9的上方,收集框13通过第一提升气缸7安装在直线滑轨16上并由所述横移气缸8带动水平移动,所述第一网链9由所述收集框传动组件4带动,而收集框传动组件4由收集框输送带电机14提供动力;所述真空吸液区由真空吸液罩5、真空吸液罩托板6和第二提升汽缸11构成,其中所述真空吸液罩5设置在真空吸液罩托板6的上方,所述真空吸液罩5通过第二提升汽缸11安装在直线滑轨16上并由所述横移气缸8带动水平移动;所述成品区由第二网链10、吸液台传动组件12构成,所述第二网链10由吸液台传动组件12带动; 所述输送轨道I的出口设置在第一网链9上,所述第一网链9转动时将所述输送轨道I出口处传送出来的半成品电池17从收集框13的开口处移至收集框13内,所述第一网链9、真空吸液罩托板6和所述第二网链10依次水平紧靠,收集框13由横移气缸8带动在所述真空吸液罩托板6和所述第一网链9的上方来回移动。 根据本技术一种对电池注电解液及真空快速吸收电解液的设备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注液组件3按照输送轨道I的输送方向设置在注液定位挡门2的前方,对被注液定位挡门2挡住的半成品电池17注入电解液。 本技术的工作流程是:半成品电池17由输送轨道I送入设备,在注液定位挡门2前被挡住,并由注液组件3对其进行注液,待注液完成后,继续由输送轨道I送至第一网链9上,第一网链9由收集框传动组件4和收集框输送带电机14带动,此时收集框13由第一提升气缸7控制下降在第一网链9的上方,注液后的半成品电池17从收集框13的开口处进入收集框13,待收集框13内收集足够多的半成品电池17后,由横移气缸8带动收集框13和真空吸液罩5 —起横移,注液后的半成品电池17被收集框13全部移至真空吸液罩托板6的上方,然后第一提升气缸7提升收集框13,然后由横移气缸8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电池注电解液及真空快速吸收电解液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分为注液区、收集区、真空吸液区和成品区;所述注液区由输送轨道(1)、注液定位挡门(2)、注液组件(3)和入口轨道输送带电机(15)构成,其中所述输送轨道(1)由所述入口轨道输送带电机(15)带动,所述注液定位挡门(2)和注液组件(3)均安装在所述输送轨道(1)上;所述收集区由收集框传动组件(4)、第一提升气缸(7)、横移气缸(8)、第一网链(9)、收集框(13)和收集框输送带电机(14)构成,其中收集框(13)为有开口的方形框架,整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网链(9)的上方,收集框(13)通过第一提升气缸(7)安装在直线滑轨(16)上并由所述横移气缸(8)带动水平移动,所述第一网链(9)由所述收集框传动组件(4)带动,而收集框传动组件(4)由收集框输送带电机(14)提供动力;所述真空吸液区由真空吸液罩(5)、真空吸液罩托板(6)和第二提升汽缸(11)构成,其中所述真空吸液罩(5)设置在真空吸液罩托板(6)的上方,所述真空吸液罩(5)通过第二提升汽缸(11)安装在直线滑轨(16)上并由所述横移气缸(8)带动水平移动;所述成品区由第二网链(10)、吸液台传动组件(12)构成,所述第二网链(10)由吸液台传动组件(12)带动;所述输送轨道(1)的出口设置在第一网链(9)上,所述第一网链(9)、真空吸液罩托板(6)和所述第二网链(10)依次水平紧靠,收集框(13)由横移气缸(8)带动在所述真空吸液罩托板(6)和所述第一网链(9)的上方来回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全锋李维海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力王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