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太阳能光伏电池
,具体地,涉及用于光伏组件的背板。
技术介绍
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无污染能源,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具有安全可靠、无噪声、低污染、无需消耗燃料和架设输电线路即可就地发电供电及建设周期短的优点,是现如今最为理想太阳能综合应用的技术。这种技术的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而背板是光伏组件制造中的一种关键性材料。背板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组件的使用寿命。光伏组件一般应用在气候环境恶劣的地区,需长期面对高温或严寒、高湿、风沙等环境的侵蚀。由于组件必须直接暴露在外,作为其封装材料的背板直接受到雨天,灰尘及其他杂物的影响。现有技术中背板普遍存在耐污性差的缺点,导致雨天所产生的雨水未能及时排除会形成积水渗入,加速化学侵蚀和背板的水解老化,最终带来组件的损毁。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耐污性的光伏组件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背板依次由纳米疏水层、第一耐候层、基材层和第二耐候层组成,基材层为PET层,厚度为20μm,纳米疏水层,厚度为5纳米~60微米,疏水层选用无机氧化物、有机硅烷、有机硅氧烷、金属羧酸盐、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不饱和树脂、PMMA中的一种,所述第一耐候层和第二耐候层为含氟树脂的涂覆膜,含氟高分子树脂为下列一种:聚氟乙烯、聚偏氟乙烯、聚四氟乙烯、聚全氟乙丙烯、氟橡胶、三氟氯乙烯‑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耐污性的光伏组件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背板依次由纳米疏水层、第一
耐候层、基材层和第二耐候层组成,基材层为PET层,厚度为20μm,纳米疏水层,
厚度为5纳米~60微米,疏水层选用无机氧化物、有机硅烷、有机硅氧烷、金属羧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祖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帆度光伏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