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煤热风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53044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2 02:04
一种燃煤热风炉,其包括炉体、炉膛和烟囱,炉体上开设有与炉膛连通的进煤口和排渣口,炉膛内设有由搅拌电机驱动转动连接在炉体上的搅拌轴,搅拌轴上固接有多根搅拌杆;炉体内设有与炉膛连通的过烟通道且该过烟通道竖直向上延伸并与烟囱连通,过烟通道的左、右两侧通道壁与炉体的左、右两侧炉壁之间形成左、右两风腔,过烟通道上穿装有换热管,炉体的底部和顶部分别开设有与风腔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出风口上安装有引风机;送料电机驱动转辊带动叶片旋转将煤送入进煤管,通过搅拌杆的搅拌动作配合;搅拌杆对炉膛内的燃煤进行搅拌,燃煤充分燃烧,通过换热管换热;具有构简单、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和换热效果好的优点。(*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燃煤热风炉,其包括炉体、炉膛和烟囱,炉体上开设有与炉膛连通的进煤口和排渣口,炉膛内设有由搅拌电机驱动转动连接在炉体上的搅拌轴,搅拌轴上固接有多根搅拌杆;炉体内设有与炉膛连通的过烟通道且该过烟通道竖直向上延伸并与烟囱连通,过烟通道的左、右两侧通道壁与炉体的左、右两侧炉壁之间形成左、右两风腔,过烟通道上穿装有换热管,炉体的底部和顶部分别开设有与风腔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出风口上安装有引风机;送料电机驱动转辊带动叶片旋转将煤送入进煤管,通过搅拌杆的搅拌动作配合;搅拌杆对炉膛内的燃煤进行搅拌,燃煤充分燃烧,通过换热管换热;具有构简单、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和换热效果好的优点。【专利说明】一种燃煤热风炉
本技术涉及一种燃煤热风炉。
技术介绍
目前,煤炭仍然是主要的燃料能源,其除了应用在大型工业燃炉中之外,在中小型热水锅炉中的应用也比较普遍。例如在燃煤热风炉中,利用煤炭在炉膛内燃烧,通过在炉体内设置换热腔将冷空气加热后输出。现有的燃煤热风炉由于其整体结构不尽合理以及对煤炭燃烧的控制不够完善,使得燃煤效率和换热效率均不高。对于煤炭的燃烧效率以及热风炉的换热效率问题,长期以来都是燃煤热风炉领域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且换热效果好的燃煤热风炉。 为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燃煤热风炉,包括炉体、设在炉体内的炉膛和安装在炉体顶端的烟囱,炉体上开设有与炉膛连通的进煤口和排渣口,所述炉膛内设有由搅拌电机驱动转动连接在炉体上的搅拌轴,搅拌轴上固接有多根搅拌杆;炉体内设有与炉膛连通的过烟通道且该过烟通道竖直向上延伸并与烟囱连通,过烟通道的左、右两侧通道壁与炉体的左、右两侧炉壁之间形成左风腔和右风腔,过烟通道上穿装有多根横向设置且连通左、右两风腔的换热管,炉体的底部和顶部分别开设有与风腔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出风口上安装有引风机。 所述进煤口上连接有进煤管,进煤管的另一端与一进煤斗连通,进煤斗的底端出口上安装有由送料电机驱动的旋转送料机构,进煤管上还连接有鼓风机。 所述旋转送料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进煤斗底端且与送料电机动力连接的转辊和间隔环设在转辊上的叶片。 所述左风腔的中部横设有将其分隔成左上风腔和左下风腔的隔板,进风口与左下风腔连通,出风口与左上风腔连通。 所述炉膛的底面为内凹的弧面。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设置搅拌轴和搅拌杆,可对炉膛内的燃煤进行搅拌,避免未充分燃烧的煤落入炉膛底部而得不到二次燃烧,从而可有效提高煤的燃烧效率;左、右风腔位于过烟通道的两侧,可由通道壁进行换热,另外设置换热管将左右风腔连通,换热管的中部位于过烟通道内,可以进行充分换热,对换热管内的空气进行加热,有效提高了换热效率;设置隔板将其中一个风腔隔开,使得热风在炉体内可折返一次,增加热风行程,更加有助于换热,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换热效率;通过送料电机控制燃煤的添加量,通过鼓风机向炉膛内送入空气,更加有助于燃煤的充分燃烧,提高了煤的利用率。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和换热效果好的优点。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沿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附图,本技术的燃煤热风炉包括炉体1、设在炉体I内的炉膛2和安装在炉体I顶端的烟囱3,炉体I上开设有与炉膛2连通的进煤口 4和排渣口 5,炉膛2内设有由搅拌电机6驱动转动连接在炉体I上的搅拌轴7,搅拌轴7上固接有多根搅拌杆8。其中,为了与搅拌轴7和搅拌杆8的搅拌动作配合,炉膛2的底面为内凹的弧面。通过设置搅拌轴7和搅拌杆8,可对炉膛2内的燃煤进行搅拌,避免未充分燃烧的煤落入炉膛2底部而得不到二次燃烧,从而可有效提高煤的燃烧效率。 参照附图,炉体I内设有与炉膛2连通的过烟通道9且该过烟通道9竖直向上延伸并与烟囱3连通,过烟通道9的左、右两侧通道壁与炉体I的左、右两侧炉壁之间形成左风腔10和右风腔11,过烟通道9上穿装有多根横向设置且连通左风腔10与右风腔11的换热管12,炉体I的底部和顶部分别开设有与风腔连通的进风口 13和出风口 14,出风口 14上安装有引风机22。如附图中所示,换热管12成行成列间隔密布,换热管12的中间管段位于过烟通道9内,可以通过管壁进行充分换热。其中,左风腔10的中部横设有将其分隔成左上风腔101和左下风腔102的隔板21,进风口 13与左下风腔102连通,出风口 14与左上风腔101连通。采用上述结构,冷风依次经过左下风腔102、右风腔11、左上风腔101,使得热风在炉体I内可折返一次,增加了热风行程,更加有助于换热,从而能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 参照附图,进煤口 4上连接有进煤管15,进煤管15的另一端与一进煤斗16连通,进煤斗16的底端出口上安装有由送料电机18驱动的旋转送料机构,进煤管15上连接有鼓风机17。其中,旋转送料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进煤斗16的底端出口上与送料电机18动力连接的转辊19和间隔环设在转辊19上的叶片20。送料电机18驱动转辊19转动,转辊19带动叶片20旋转将进煤斗16的煤刮下并送入进煤管15,控制燃煤的添加量,通过鼓风机17向炉膛2内送入空气。 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 燃煤进入进煤斗16,送料电机18驱动转辊19转动转辊19带动叶片20旋转将进煤斗16的煤刮下并送入进煤管15,可通过控制送料电机的转速控制燃煤添加量,通过鼓风机17向炉膛2内送入空气,搅拌电机6驱动搅拌轴7转动,通过搅拌杆8的搅拌动作配合,炉膛2的底面为内凹的弧面;搅拌杆8对炉膛2内的燃煤进行搅拌,使燃煤充分燃烧;换热管12成行成列间隔密布,换热管12的中间管段位于过烟通道9内,可以通过管壁进行充分换热;冷风依次经过左下风腔102、右风腔11、左上风腔101,使得热风在炉体I内可折返一次,增加了热风行程,更加有助于换热,从而能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 综上所述,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做若干的更改和修饰。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燃煤热风炉,包括炉体(1 \设在炉体(1)内的炉膛(2 )和安装在炉体(1)顶端的烟囱(3 ),炉体(1)上开设有与炉膛(2 )连通的进煤口( 4)和排渣口( 5 ),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2 )内设有由搅拌电机(6 )驱动转动连接在炉体(1)上的搅拌轴(7),搅拌轴(7 )上固接有多根搅拌杆(8)内设有与炉膛(2)连通的过烟通道(9)且该过烟通道(9)竖直向上延伸并与烟囱(3)连通,过烟通道(9)的左、右两侧通道壁与炉体(1)的左、右两侧炉壁之间形成左风腔(10)和右风腔(11),过烟通道(9)上穿装有多根横向设置且连通左风腔(10)与右风腔(11)的换热管(12),炉体(1)的底部和顶部分别开设有与风腔连通的进风口(13)和出风口(14),出风口(14)上安装有引风机(2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煤热风炉,包括炉体(1)、设在炉体(1)内的炉膛(2)和安装在炉体(1)顶端的烟囱(3),炉体(1)上开设有与炉膛(2)连通的进煤口(4)和排渣口(5),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2)内设有由搅拌电机(6)驱动转动连接在炉体(1)上的搅拌轴(7),搅拌轴(7)上固接有多根搅拌杆(8);炉体(1)内设有与炉膛(2)连通的过烟通道(9)且该过烟通道(9)竖直向上延伸并与烟囱(3)连通,过烟通道(9)的左、右两侧通道壁与炉体(1)的左、右两侧炉壁之间形成左风腔(10)和右风腔(11),过烟通道(9)上穿装有多根横向设置且连通左风腔(10)与右风腔(11)的换热管(12),炉体(1)的底部和顶部分别开设有与风腔连通的进风口(13)和出风口(14),出风口(14)上安装有引风机(2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巩桂芬陈宁陈刚李列琴陈永鲁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