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体类零件外形加工的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40701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1 14:14
一种曲体类零件外形加工的夹具,其要点在于,它包括定位装置和夹紧装置,定位装置包括芯轴、顶柱,顶柱固定在芯轴的顶端,顶柱的另一端的芯轴与车床主轴相配合,夹紧装置包括顶碗、轴承、垫片、顶尖体,顶碗通过轴承与顶尖体连接,垫片位于轴承与顶尖体的连接面中间,通过顶尖体上的四个工艺孔,可以方便地拆卸轴承和顶碗,顶尖体尾端的轴与车床尾座相配合,顶碗的内孔形状与待加工零件的外表面形状相吻合,顶柱外表面形状与待加工零件的内表面形状相吻合。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将曲体类零件便捷地装入,零件变形小,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并可通过更换顶柱、顶碗或顶尖体,实现不同曲体类零件的外形加工,方便、快捷地达到加工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曲体类零件外形加工的夹具
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机械加工的夹具,尤其属于曲体类零件外形加工的夹具。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通常的曲体类零件外形有锥形、球形、抛物线型等。此类零件通常采用冲压、挤压、旋压的工艺形式获得,尤其以采用旋压工艺的方式获得此类零件为多,采用旋压工艺获得的零件还要通过机械加工来去除飞边、端面及曲体表面、槽、孔的加工,若采用传统的三爪卡盘方式装夹,很难找到合适装夹部位,且极易引起曲体类零件的径向变形,增加了加工难度,无法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如图1所示的是零件7,一种破甲弹药型罩的结构示意图,它由多个不同锥度的锥面及过渡圆弧面组成,要去除飞边、加工上下端面及总长,采用传统的机械装夹,加工质量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解决曲体类零件外形加工中存在的装夹困难,提供一种能便捷装夹、保证加工精度的曲体类零件外形加工的夹具。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曲体类零件外形加工的夹具,其要点在于,它包括定位装置和夹紧装置,定位装置包括芯轴、顶柱,顶柱固定在芯轴的顶端,顶柱的另一端的芯轴与车床主轴相配合,夹紧装置包括顶碗、轴承、垫片、顶尖体,顶碗通过轴承与顶尖体连接,垫片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曲体类零件外形加工的夹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曲体类零件外形加工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定位装置和夹紧装置,定位装置包括芯轴(1)、顶柱(2),顶柱(2)固定在芯轴(1)的顶端,顶柱(2)的另一端的芯轴与车床主轴相配合,夹紧装置包括顶碗(3)、轴承(4)、垫片(5)、顶尖体(6),顶碗(3)通过轴承(4)与顶尖体(6)连接,垫片(5)位于轴承(4)与顶尖体(6)的连接面中间,通过顶尖体上的四个工艺孔,可以方便地拆卸轴承(4)和顶碗(3),顶尖体(6)尾端的轴与车床尾座相配合,顶碗(3)的内孔形状与待加工零件的外表面形状相吻合,顶柱(2)外表面形状与待加工零件的内表面形状相吻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曲体类零件外形加工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定位装置和夹紧装置,定位装置包括芯轴(1)、顶柱(2),顶柱(2)固定在芯轴(1)的顶端,顶柱(2)的另一端的芯轴与车床主轴相配合,夹紧装置包括顶碗(3)、轴承(4)、垫片(5)、顶尖体(6),顶碗(3)通过轴承(4)与顶尖体(6)连接,垫片(5)位于轴承(4)与顶尖体(6)的连接面中间,通过顶尖体上的四个工艺孔,可以方便地拆卸轴承(4)和顶碗(3),顶尖体(6)尾端的轴与车床尾座相配合,顶碗(3)的内孔形状与待加工零件的外表面形状相吻合,顶柱(2)外表面形状与待加工零件的内表面形状相吻合,顶尖体(6)的外表面开有加工窗(61)、观察口(62)、排屑口(63),对于加工表面为多段不同锥度的锥面组成的零件时,顶柱(2)分为两段不同锥度的锥体,第一段锥体(21)与零件顶部的锥面相吻合,第二段锥体(22)选择与零件的配合面为零件中部到大端之间稳定的锥面,与第一段锥体(21)跨度越长越好,其余通过加工成工艺槽(23)的方式保证顶柱外径小于零件的内径,顶碗(3)与第二段锥体(22)相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曲体类零件外形加工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碗(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启武汤子鑫余泽并黄文忠陈军赖君平林宏赵新吴昌盛张林郭存堂宋有龙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兵工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