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允杜专利>正文

一种废物处理等离子反应炉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32184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30 0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物处理等离子反应炉设备,包括反应炉本体、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电极、等离子装置、引出电极、储备电源、废气排放管、净化装置和冷凝室,所述反应炉本体由炉体和炉盖组成,所述反应炉本体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反应炉本体内上部设置有第一反应室,所述反应炉本体内壁在第一反应室两侧设置有电极,所述反应炉本体内下部设置有第二反应室,所述反应炉本体上方设置有的石墨电极,所述石墨电极呈中空状,所述石墨电极自所述反应炉本体上方伸入至第一反应室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安装方便,操作简单,处理效果好,节能环保,成本低,使用寿命长,适用范围广,具有安全可靠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物处理等离子反应炉设备,包括反应炉本体、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电极、等离子装置、引出电极、储备电源、废气排放管、净化装置和冷凝室,所述反应炉本体由炉体和炉盖组成,所述反应炉本体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反应炉本体内上部设置有第一反应室,所述反应炉本体内壁在第一反应室两侧设置有电极,所述反应炉本体内下部设置有第二反应室,所述反应炉本体上方设置有的石墨电极,所述石墨电极呈中空状,所述石墨电极自所述反应炉本体上方伸入至第一反应室内部。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安装方便,操作简单,处理效果好,节能环保,成本低,使用寿命长,适用范围广,具有安全可靠的作用。【专利说明】-种废物处理等离子反应妒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废物处理等离子反应炉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变得日益严重,人工合成的各类电子物质正在W梅人 的速度增长,其中很多都是有害或者有毒的,例如电池,将电池投入到±壤中就会严重影响 ±壤的±质,且影响年限较长,该类的电子废弃物的处理就显得非常重要,而现有的电子废 弃物的处理装置较为复杂,且成本较高,处理效果又不理想,该都会给人们带来损失。如何 处理该些环节污染物的问题已成为国际上共同关也的重要课题。传统的填埋发W及焚烧处 理法优于二次污染、迁移效应W及低效率已收到严重挑战,特别是焚烧过程中产生更高毒 性的多氯代二本等的二次污染问题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随着各种热处理技术在环境污染物处理上的日益广泛应用和许多难处理或特殊 的污染物对处理效率更高的要求,常规的焚烧技术已逐渐显现其不足之处。并且等离子体 技术因其高温高导热特性对污染物有很高的处理效率,尤其是对难处理污染物及特殊要求 污染物,其先进性与优越性进一步显现出来,成为缓解污染物处理领域中最有发展前途,最 引人关注的一项局科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安装方便,操作简单,处理 效果好,节能环保,成本低,使用寿命长,适用范围广,具有安全可靠作用的废物处理等离子 反应炉设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废物处理等离子反应炉设备,包 括反应炉本体、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电极、等离子装置、引出电极、储备电源、废气排放 管、净化装置和冷凝室,所述反应炉本体由炉体和炉盖组成,所述反应炉本体下方设置有底 座,所述反应炉本体内上部设置有第一反应室,所述反应炉本体内壁在第一反应室两侧设 置有电极,所述反应炉本体内下部设置有第二反应室,所述反应炉本体上方设置有的石墨 电极,所述石墨电极呈中空状,所述石墨电极自所述反应炉本体上方伸入至第一反应室内 部,所述电极连接设置有引出电极,所述引出电极与石墨电极相连,所述第一反应室内壁上 设有隔热保温层,所述第二反应室和第一反应室相连通,所述第二反应室内部安装设置有 等离子装置,所述反应炉本体还连接设置有储备电源,所述第二反应室连接有废气排放管, 所述废气排放管上设有净化装置,所述废气排放管另一端连接设置有冷凝室,所述冷凝室 上连接设置有尾气排放口,所述第一反应室和第二反应室内壁上均设置有温度感应器。 作为优选,所述储备电源上设置有显示屏、控制按钮和电源开关,所述温度感应器 通过无线信号与显示屏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引出电极外包围设置有绝缘套管。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可伸缩滑轮,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防震装置。 本专利技术使用时,通过所设的石墨电极内部通道直接将需要处理的电子废弃物送入 第一反应室内,经过石墨电极和电极之间所产生的等离子体高温区域对电子废弃物进行处 理,通过所设的第二反应室,可对第一反应室内处理过后的电子废弃物进行二次处理,通过 所设的净化装置,可减少废气对空气的污染,通过所设的储备电源可起到应急作用。其结构 简单,使用、安装方便,操作简单,处理效果好,节能环保,成本低,使用寿命长,适用范围广, 具有安全可靠的作用。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W 根据该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废物处理等离子反应炉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引图中;1-反应炉本体;2-第一反应室;3-第二反应室;4-电极;5-等离子装置; 6-引出电极;7-隔热保温层;8-储备电源;9-废气排放管;10-净化装置;11-石墨电极; 12-冷凝室;13-尾气排放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W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 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照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W下技术方案:一种废物处理等离子反应炉设备, 包括反应炉本体1、第一反应室2、第二反应室3、电极4、等离子装置5、引出电极6、储备电 源8、废气排放管9、净化装置10和冷凝室12,所述反应炉本体1由炉体和炉盖组成,所述反 应炉本体1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反应炉本体1内上部设置有第一反应室2,所述反应炉本 体1内壁在第一反应室2两侧设置有电极4,所述反应炉本体1内下部设置有第二反应室 3,所述反应炉本体1上方设置有的石墨电极11,所述石墨电极11呈中空状,所述石墨电极 11自所述反应炉本体1上方伸入至第一反应室2内部,所述电极4连接设置有引出电极6, 所述引出电极6与石墨电极11相连,所述第一反应室2内壁上设有隔热保温层7,所述第二 反应室3和第一反应室2相连通,所述第二反应室3内部安装设置有等离子装置5,所述反 应炉本体1还连接设置有储备电源8,所述第二反应室3连接有废气排放管9,所述废气排 放管9上设有净化装置10,所述废气排放管9另一端连接设置有冷凝室12,所述冷凝室12 上连接设置有尾气排放口 13,所述第一反应室2和第二反应室3内壁上均设置有温度感应 器。 所述储备电源8上设置有显示屏、控制按钮和电源开关,所述温度感应器通过无 线信号与显示屏相连。 所述引出电极6外包围设置有绝缘套管。 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可伸缩滑轮,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防震装置。 本具体实施通过所设的石墨电极内部通道直接将需要处理的电子废弃物送入第 一反应室内,经过石墨电极和电极之间所产生的等离子体高温区域对电子废弃物进行处 理,通过所设的第二反应室,可对第一反应室内处理过后的电子废弃物进行二次处理,废气 由废气排放管排出通过所设的净化装置净化,从净化装置出来的废气通过废气排放管直接 输入到冷凝室,之后经过气体冷凝后得到高能燃气,可经过管道与外置储气装置相连通,可 减少废气对空气的污染,通过所设的储备电源可起到应急作用,使得设备成本大大减少。 本专利技术采用石墨中空电机外送,直接将废弃物送入等离子体高温区域,提高了能 量的利用率及处理效率,使得处理单位质量废物的能耗大大降低,反应炉的容积大小可相 应减小。 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安装方便,操作简单,处理效果好,节能环保,成本低,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废物处理等离子反应炉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炉本体(1)、第一反应室(2)、第二反应室(3)、电极(4)、等离子装置(5)、引出电极(6)、储备电源(8)、废气排放管(9)、净化装置(10)和冷凝室(12),所述反应炉本体(1)由炉体和炉盖组成,所述反应炉本体(1)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反应炉本体(1)内上部设置有第一反应室(2),所述反应炉本体(1)内壁在第一反应室(2)两侧设置有电极(4),所述反应炉本体(1)内下部设置有第二反应室(3),所述反应炉本体(1)上方设置有的石墨电极(11),所述石墨电极(11)呈中空状,所述石墨电极(11)自所述反应炉本体(1)上方伸入至第一反应室(2)内部,所述电极(4)连接设置有引出电极(6),所述引出电极(6)与石墨电极(11)相连,所述第一反应室(2)内壁上设有隔热保温层(7),所述第二反应室(3)和第一反应室(2)相连通,所述第二反应室(3)内部安装设置有等离子装置(5),所述反应炉本体(1)还连接设置有储备电源(8),所述第二反应室(3)连接有废气排放管(9),所述废气排放管(9)上设有净化装置(10),所述废气排放管(9)另一端连接设置有冷凝室(12),所述冷凝室(12)上连接设置有尾气排放口(13),所述第一反应室(2)和第二反应室(3)内壁上均设置有温度感应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允杜
申请(专利权)人:林允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