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振‑轨道角动量混合纠缠态单光子的产生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230748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9 1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偏振‑轨道角动量混合纠缠态单光子的产生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LD泵浦源、光学耦合系统、激光谐振腔、光束调控单元、Q‑plate转化器和提纯单元。所述LD泵浦源用于产生泵浦光,为系统提供输入信号;所述光学耦合系统用于对所述泵浦光进行准直和聚焦;所述激光谐振腔用于提供反馈能量,选择泵浦光的方向和频率;所述光束调控单元用于对泵浦光进行调控,以输出水平偏振单光子;所述Q‑plate转化器用于将所述水平偏振单光子转化为偏振‑轨道角动量混合纠缠态单光子;所述提纯单元用于对偏振‑轨道角动量混合纠缠态单光子进行提纯。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稳定地产生高纯度的偏振‑轨道角动量混合纠缠态单光子,并且该系统结构简单,产生过程简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该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LD泵浦源、光学耦合系统、激光谐振腔、光束调控单元、Q-plate转化器和提纯单元。所述LD泵浦源用于产生泵浦光,为系统提供输入信号;所述光学耦合系统用于对所述泵浦光进行准直和聚焦;所述激光谐振腔用于提供反馈能量,选择泵浦光的方向和频率;所述光束调控单元用于对泵浦光进行调控,以输出水平偏振单光子;所述Q-plate转化器用于将所述水平偏振单光子转化为偏振-轨道角动量混合纠缠态单光子;所述提纯单元用于对偏振-轨道角动量混合纠缠态单光子进行提纯。本专利技术可以稳定地产生高纯度的偏振-轨道角动量混合纠缠态单光子,并且该系统结构简单,产生过程简洁。【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量子信息与光通信
,具体设及一种可W稳定地产生高纯度偏 振-轨道角动量混合纠缠态单光子的产生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量子纠缠是指物理上可分离的多子系量子系统之间的非局域关联,也就是对一个 子系统的测量结果无法独立于其它子系统的测量参数。量子纠缠构成了现代量子信息技术 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和信息载体。广义的纠缠不仅在于多光子之间,还存在于同一个光 子的不同自由度之间。近年来单光子纠缠态在设计量子信息处理器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 例如,单光子的双量子纠缠比特已应用于确定性密码方案。Barreiro小组基于单光子自 旋-轨道纠缠态的分析,打破了线性超密集编码的传统极限。另外,基于物理特性的纠缠态 的光子源,在量子信息的各方面,如量子密钥分发、量子隐形传态、量子计算等都起着重要 作用。构成纠缠的粒子可W有很多种,如原子,离子等,但由于光子独特的传输特性,纠缠光 子更适合于传输量子信息。 光子间有多种自由度的纠缠例如偏振、频率、动量和位置、还有光场的正交振幅和 位相分量等。该些丰富的自由度的研究更多地认识了量子物理的本质,也为量子信息技术 的编码和解码提供了方便。 1992年,荷兰莱顿大学的Allen团队从理论上证明光子中含有确定的轨道角动量 巧。之后,光子的轨道角动量开始成为光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利用相位、偏振、频率等量 子态来编码,只能实现一个量子比特(qubit)编码;而轨道角动量的量子数1在理论上允许 取任意整数,因此W光子轨道角动量作为信息的载体来编码信息,能够大大增加传输的信 息容量,人们可W实现一个高维的希尔伯特空间中高维量子态(qudits)编码,且具有更高 的保密性,该为单光子的多比特量子通信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目前,具有光子轨道角动量的光子源产生方法主要有;a、模式转换器法;由两个 柱面透镜构成,包括n相位转换器和31/2相位转换器,由高阶厄米-高斯模获得拉盖 尔-高斯模,该方法转换效率高,但同时对光学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也高,并且不易灵活控 制轨道角动量光束的种类和参数。b、螺旋相位片法:采用螺旋波带板或全息光学转换板将 高斯光束变换为拉盖尔高斯光束,在该里螺旋波带板或全息光学转换板需要特殊加工,且 光束经过该些光学元件变换损耗也较大。C、计算全息法;计算机全息相位片在有一束高斯 光入射时,衍射第一级将产生具有轨道角动量化的拉盖尔-高斯光束。如果将全息技术和 空间光调制器相关技术结合,会产生可编程化的衍射光栅,该种方法可W比较方便地调控 任意轨道角动量态,可是存在很严格的约束条件,而且随光束阶数升高所得光束就会严重 变形。 单光子水平的轨道角动量态光束成为人们研究的重要方向,然而上述方法均无法 有效的获得单光子水平的轨道角动量态及轨道角动量纠缠态,意大利罗马大学的Eleonora 化gali等人发现,利用液晶制作的一种非均匀各向异性的Q-plate可W巧妙的实现偏振态 向轨道角动量的转化,从而在实验上实现了偏振-轨道角动量双光子混合纠缠态的产生。 利用偏振-轨道角动量混合纠缠态,可W构建一个更高维的希尔伯特空间,实现高维量子 态(qudits)编码,该在量子信息领域,如量子密钥分发、量子隐形传态、量子计算等都起着 重要作用,不仅可W增加量子信道的编解码能力还可W提高信息的安全性。然而,Q-Plate 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由于器件材料性能的制约,光束在经过Q-plate的作 用后,偏振-轨道角动量混合纠缠态和偏振态两种不同性质的量子态同时存在,从而获得 的量子混合纠缠态的纯度很低。如果使用该种纯度不高的纠缠态进行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 将会导致信息失真,误码率变大。要想充分利用偏振-轨道角动量混合纠缠态的高维量子 纠缠特性,达到可信稳定的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需要改进现有携带轨道角动量的光子源产 生方法,采用混合纠缠态提纯技术获得高纯度纠缠态。因此,提出新型光子源获得高纯度的 量子纠缠态是量子信息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W上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偏振-轨道角动量混合纠缠 态单光子的产生系统,该系统可稳定地产生高纯度偏振-轨道角动量混合纠缠态单光子, 降低了系统成本。 [000引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偏振-轨道角动量混合纠缠态单光子的产生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LD累浦源、光 学禪合系统、激光谐振腔、光束调控单元、Q-plate转化器和提纯单元;所述LD累浦源用于 产生累浦光,所述光学禪合系统用于对所述累浦光进行准直和聚焦;所述激光谐振腔用于 提供反馈能量,选择累浦光的方向和频率;所述光束调控单元用于对累浦光进行调控,W输 出水平偏振单光子;所述Q-plate转化器用于将所述水平偏振单光子转化为偏振-轨道角 动量混合纠缠态单光子;所述提纯单元用于对偏振-轨道角动量混合纠缠态单光子进行提 纯。 进一步地,所述光学禪合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球面透镜和第二球面透镜。 所述第一球面透镜用于对累浦光进行准直,所述第二球面透镜用于对累浦光进行 聚焦。 进一步地,所述激光谐振腔包括依次连接的激光谐振腔输入端镜、激光增益介质 和激光谐振腔输出端镜。 激光谐振腔用于提供反馈能量,选择光波的方向和频率。所述激光谐振腔输入端 镜和激光谐振腔输出端镜用来使激光增益介质的受激福射连续进行、不断给光子加速、限 制激光输出的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激光增益介质是激光晶体。 激光晶体能实现能级跃迁,具有阔值低和具有优良的热学性质,可使该产生系统 可连续和高重复率的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光束调控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谐波非线性晶体、波片组和衰减器。 光束调控单元用于对光束进行调控输出为所需要的水平偏振单光子。 [001引进一步地,所述谐波非线性晶体包括透镜和倍频晶体;所述波片组包括A /4波片 和A /2波片。 其中A表示波长;谐波非线性晶体用于对光束的波长进行调控,输出所需要波长 的激光。波片组用于对激光进行整形调控输出水平偏振光。所述衰减器用于对激光进行强 衰减,从而获得水平偏振单光子。 进一步地,所述提纯单元包括第一分束器,所述第一分束器将通过其的单光子分 为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所述第一光束所在路径上依次设有第一达夫棱镜和第一全反射 镜;所述第二光束所在路径上依次设有第二全反射镜和第二达夫棱镜;所述第一光束和第 二光束的交汇处设有第二分束器。 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0/201410823098.html" title="偏振‑轨道角动量混合纠缠态单光子的产生系统及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偏振‑轨道角动量混合纠缠态单光子的产生系统及方法</a>

【技术保护点】
偏振‑轨道角动量混合纠缠态单光子的产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LD泵浦源、光学耦合系统、激光谐振腔、光束调控单元、Q‑plate转化器和提纯单元;所述LD泵浦源用于产生泵浦光,所述光学耦合系统用于对所述泵浦光进行准直和聚焦;所述激光谐振腔用于提供反馈能量,选择泵浦光的方向和频率;所述光束调控单元用于对泵浦光进行调控,以输出水平偏振单光子;所述Q‑plate转化器用于将所述水平偏振单光子转化为偏振‑轨道角动量混合纠缠态单光子;所述提纯单元用于对偏振‑轨道角动量混合纠缠态单光子进行提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邦红郭建军张程贤范榕华张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