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机转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2430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7 2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电机转子结构,包括外形呈圆环状的冲片,其内圆上设置定位键,转子支架的外圈上开设与定位键相配合的定位键槽,冲片与转子支架的外圈过盈配合,冲片沿其圆周开设多个供磁钢插入的插槽,磁钢与冲片过盈配合,位于磁钢两端的磁钢与冲片之间的插槽间隙中填充注塑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冲片通过与转子支架过盈配合,无需挡板压紧冲片就能使冲片与转子支架紧密固定在一起;磁钢与冲片之间过盈配合且二者的间隙中灌入注塑胶以固定磁钢,无需挡板来遮挡磁钢端部,可以直接应用到电机转子总成上,占用空间小,使得转子结构简单,有效的节省电机空间,节省材料成本,提高了转子的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电机转子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机转子
,尤其是一种新型电机转子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汽车保有量进一步加大,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和全球变暖等问题日益突出,新能源汽车,尤其是混合动力汽车成为国内外汽车公司发展的重点。无论从环保角度还是从能源角度看,未来混合动力汽车都需要有一个大的发展,其开发将关系到众多工业的兴衰,可能成为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我国,混合动力汽车更有着独特的市场,大都市都普遍存在着十分严重的交通问题和汽车尾气排放污染问题。作为一种小型节能减排的日常交通工具,混合动力汽车是十分理想的,其在中国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市场上的传统驱动电机,其转子端部设有挡板,挡板通过螺栓安装在转子支架上,用于挡住磁钢和冲片,其体积大,具有以下明显缺陷:1)浪费空间,对于整车紧凑的驱动总成,挡板增加了对发动机仓空间要求;2)浪费材料,由于转子有磁钢,挡板必须采用不导磁的贵金属材料;3)不利于转子装配,增加了装配难度和工序,降低了装配效率;4)螺栓容易脱落,无法实现紧密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有效节省电机空间、提高转子装配效率的新型电机转子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电机转子结构,包括外形呈圆环状的冲片,其内圆上设置定位键,转子支架的外圈上开设与定位键相配合的定位键槽,冲片与转子支架的外圈过盈配合,冲片沿其圆周周身上开设多个供磁钢插入的插槽,磁钢与冲片过盈配合,位于磁钢两端的磁钢与冲片之间的插槽间隙中填充注塑胶。 所述转子支架的外圈为设置在转子支架上的环状挡墙,所述冲片的内圆面与环状挡墙的外圆面紧密贴合,设置在冲片内圆上的定位键与开设在环状挡墙上的定位键槽相配入口 ο 所述插槽的剖面形状大致呈上窄下宽的矩形,插槽的长度大于磁钢的长度,插槽的槽深与磁钢的宽度一致,插槽的高度与磁钢的高度一致。 所述磁钢的横截面呈矩形。 所述插槽沿冲片的圆周等间距分布。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中的冲片通过与转子支架过盈配合,无需挡板压紧冲片就能使冲片与转子支架紧密固定在一起;磁钢与冲片之间过盈配合且二者的间隙中灌入注塑胶以固定磁钢,无需挡板来遮挡磁钢端部,可以直接应用到电机转子总成上,占用空间小,使得转子结构简单,有效的节省电机空间,节省材料成本,提高了转子的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4分别为图1中冲片、转子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新型电机转子结构,包括外形呈圆环状的冲片20,其内圆上设置定位键21,转子支架30的外圈上开设与定位键21相配合的键槽31,冲片20与转子支架30的外圈过盈配合,冲片20沿其圆周周身上开设多个供磁钢10插入的插槽22,磁钢10与冲片20过盈配合,位于磁钢10两端的磁钢10与冲片20之间的插槽22间隙中填充注塑胶40,如图1、2、5所示。 如图1、4所示,所述转子支架30的外圈为设置在转子支架30上的环状挡墙32,所述冲片20的内圆面与环状挡墙32的外圆面紧密贴合,设置在冲片20内圆上的定位键21与开设在环状挡墙32上的键槽31相配合。如图3所示,所述插槽22沿冲片20的圆周等间距分布,所述插槽22的剖面形状大致呈上窄下宽的矩形,插槽22的长度大于磁钢10的长度,插槽22的槽深与磁钢10的宽度一致,插槽22的高度与磁钢10的高度一致,所述磁钢10的横截面呈矩形。 在电机转子装配过程,通过压机将冲片20压入转子支架30外圈,冲片20与转子支架30过盈配合,键连接定位;再运用压机将磁钢10压入冲片20的插槽22中;最后通过工装将注塑胶40灌入冲片20与磁钢10之间的间隙中。 综上所述,冲片20通过键槽31与转子支架30配合,磁钢10通过过度配合压入冲片20中,磁钢10两端灌入注塑胶40,使得磁钢10与冲片20进一步固定。本技术的核心在于电机转子两端没有转子挡板,通过提高冲片20的叠压系数,以及注塑胶40固定磁钢10和冲片20,使得转子结构更加的简洁紧凑,重量轻,节省空间,降低装配难度,同时也防止了冲片20和磁钢10的脱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电机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形呈圆环状的冲片(20),其内圆上设置定位键(21),转子支架(30)的外圈上开设与定位键(21)相配合的键槽(31),冲片(20)与转子支架(30)的外圈过盈配合,冲片(20)沿其圆周周身上开设多个供磁钢(10)插入的插槽(22),磁钢(10)与冲片(20)过盈配合,位于磁钢(10)两端的磁钢(10)与冲片(20)之间的插槽(22)间隙中填充注塑胶(4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机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形呈圆环状的冲片(20),其内圆上设置定位键(21),转子支架(30)的外圈上开设与定位键(21)相配合的键槽(31),冲片(20)与转子支架(30)的外圈过盈配合,冲片(20)沿其圆周周身上开设多个供磁钢(10)插入的插槽(22),磁钢(10)与冲片(20)过盈配合,位于磁钢(10)两端的磁钢(10)与冲片(20)之间的插槽(22 )间隙中填充注塑胶(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机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支架(30)的外圈为设置在转子支架(30)上的环状挡墙(32),所述冲片(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巨广徐义孙纯哲赵前坚姚坤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