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221767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7 16: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合路装置,可有效解决合路器无法自我诊断,自我检测,导致网络不稳定的问题,技术方案是,包括耦合器和合路器,耦合器至少有一个,每个耦合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合路器的各个输入端相连,耦合器的耦合端与温度功率监测器相连,温度功率监测器上的热敏电阻NTC装在合路器的壳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新颖独特,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性能可靠,运行稳定,功耗极低,实现了合路器的实时远程监控,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合路装置
本技术涉及通信
,特别是一种合路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代通信网络发达的今天给我们带来了快捷方便无线通信网络尤为突出,但随着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难提,我们从九十年代的第二代数字通信网(¢31)第三代通信标准有(10-30)嫩)为我国自主研发的通信标准,(1⑶嫩)为欧洲的通信标准, (0)嫩200)为美国的通信标准和第四代通信标准有我国自主研发的(100-112)和欧洲的(^00-112)国内三大运营上都有各自的不同网络制式,于是就出现了不同频率和不同制式的网络,怎么把这么多不同频率不同制式的设备合并到一个天馈系统上面,就需要名叫多路选频器的无源器件,即合路器,无源合路器是一个地方存在多个不同制式和不同频率的无线通信网络连接主设备和天馈系统,完美的解决了多网合并的目的。 但无源合路器也有一定的缺陷,在网络中有插接、断线连接就会出现阻值增大,阻抗变化对信源有一定衰减和损耗,在整个系统中合路器是关乎整个网络稳定安全的运行,信源设备只能对自身的监测监控,不能对自身以后系统进行合路器自身也没有自我诊断,自我检测,对在网运行的合路器不能实时监控,因此,其改进和创新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合路装置,可有效解决合路器无法自我诊断,自我检测,导致网络不稳定的问题。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耦合器和合路器,耦合器至少有一个,每个耦合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合路器的各个输入端相连,耦合器的耦合端与温度功率监测器相连,温度功率监测器上的热敏电阻装在合路器的壳体上。 所述的温度功率监测器包括壳体和装在壳体内的电路板,电路板上装有监测电路,监测电路包括芯片X1、芯片102、芯片103、三端稳压器1以和三端稳压器105,芯片101的1脚接三极管的基极,三极管的发射极经电阻町接电阻以的一端、电容03的一端、有极电容02的正极、有极电容的正极、电阻[1的一端、电阻[0的一端、电阻83的一端、电阻07的一端、三端稳压器104的1脚、电阻09的一端,三极管01的集电极分别接二极管01的正极和无线采集发射模块10021的1脚,芯片101的2脚分别接电容011的一端、电阻财的一端电阻016的一端、电容016的一端、芯片101的5脚、电容020的一端、芯片103的的2脚、3脚、电容021的一端,电容020的另一端接地,芯片101的3脚分别接电阻[0的另一端和电阻[3的一端,4脚分别接电阻[3的另一端、电容019的一端、电容011的另一端和电阻财的另一端,6脚分别接电容013的一端、电阻014的一端和电阻尺11的另一端,电阻[4的另一端分别接电容016的另一端和电阻[6的另一端,共端接地,电容〇13的另一端分别接电容012的一端和电阻册的一端,共端接地,芯片101的7脚经电阻尺5分别与电容012的另一端、电阻册的另一端和三极管02的基极相连,三极管02的发射极与电阻87的另一端相连,集电极分别接发光二极管03的正极和无线采集发射模块10021的2脚,芯片101的8脚分别与电容07的一端、三端稳压器104的3脚、有极电容⑶的正极、三端稳压器1(?的1脚、芯片102的8脚、电阻[7的一端和电阻[8的一端,电容07的另一端分别与有极电容⑶的负极、电容04的一端和发光二极管05的负极相连,共端接地,发光二极管05的正极与电阻03的另一端相连,有极电容06的正极分别与电容04的另一端和电阻以的另一端相连,三端稳压器104的2脚接地,三端稳压器105的2脚分别接有极电容⑶的负极、有极电容⑶的负极、电容010的另一端,共端接地,三端稳压器105的3脚分别接有极电容⑶的正极、电容010的另一端电容019的另一端和芯片103的1脚,芯片102的4脚与发光二极管03的负极相连,共端接地,芯片102的5脚分别接电容017的一端、电阻020的一端和电阻018的另一端,电容017的另一端分别接电阻020的另一端和热敏电阻的一端,共端接地,芯片102的6脚分别接电容015的一端、热敏电阻的另一端和电阻[7的另一端,芯片102的7脚经电阻812与电容014的一端、电阻[5的一端和三极管04的基极,三极管04的集电极分别接发光二极管04的正极和无线采集发射模块10021的3脚,发光二极管04的负极分别接电阻815的另一端、电容014的另一端和电容〇15的另一端,共端接地,三极管04的发射极与电阻四的另一端相连,芯片103的4脚与电容021的另一端相连,5脚与电阻[9的一端相连,共端接地,芯片103的6脚与电阻尺19的另一端相连,共端与耦合器耦合端相连,热敏电阻装在合路器的壳体上。 本技术结构简单,新颖独特,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性能可靠,运行稳定,功耗极低,实现了合路器的实时远程监控,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连接框式图。 图2为本技术温度功率监测器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2给出,本技术包括耦合器和合路器,耦合器2至少有一个,每个耦合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合路器3的各个输入端相连,耦合器2的耦合端与温度功率监测器1相连,温度功率监测器1上的热敏电阻装在合路器3的壳体上。 为保证使用效果,所述的温度功率监测器1包括壳体和装在壳体内的电路板,电路板上装有监测电路,监测电路包括芯片X1、芯片102、芯片103、三端稳压器104和三端稳压器105,芯片101的1脚接三极管的基极,三极管的发射极经电阻町接电阻以的一端、电容03的一端、有极电容02的正极、有极电容的正极、电阻[1的一端、电阻尺10的一端、电阻03的一端、电阻07的一端、三端稳压器104的1脚、电阻09的一端,三极管01的集电极分别接二极管01的正极和无线采集发射模块10021的1脚,芯片皿的2脚分别接电容011的一端、电阻财的一端电阻016的一端、电容016的一端、芯片101的5脚、电容020的一端、芯片103的的2脚、3脚、电容021的一端,电容020的另一端接地,芯片101的3脚分别接电阻[0的另一端和电阻[3的一端,4脚分别接电阻[3的另一端、电容019的一端、电容011的另一端和电阻财的另一端,6脚分别接电容013的一端、电阻[4的一端和电阻[1的另一端,电阻[4的另一端分别接电容016的另一端和电阻016的另一端,共端接地,电容013的另一端分别接电容012的一端和电阻册的一端,共端接地,芯片101的7脚经电阻85分别与电容012的另一端、电阻册的另一端和三极管02的基极相连,三极管02的发射极与电阻87的另一端相连,集电极分别接发光二极管03的正极和无线采集发射模块10021的2脚,芯片101的8脚分别与电容07的一端、三端稳压器104的3脚、有极电容⑶的正极、三端稳压器105的1脚、芯片102的8脚、电阻[7的一端和电阻[8的一端,电容口的另一端分别与有极电容⑶的负极、电容04的一端和发光二极管05的负极相连,共端接地,发光二极管05的正极与电阻83的另一端相连,有极电容⑶的正极分别与电容的另一端和电阻82的另一端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合路装置,包括耦合器和合路器,其特征在于,耦合器(2)至少有一个,每个耦合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合路器(3)的各个输入端相连,耦合器(2)的耦合端与温度功率监测器(1)相连,温度功率监测器(1)上的热敏电阻NTC装在合路器(3)的壳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路装置,包括耦合器和合路器,其特征在于,耦合器(2)至少有一个,每个耦合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合路器(3)的各个输入端相连,耦合器(2)的耦合端与温度功率监测器⑴相连,温度功率监测器⑴上的热敏电阻NTC装在合路器(3)的壳体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功率监测器(I)包括壳体和装在壳体内的电路板,电路板上装有监测电路,监测电路包括芯片IC1、芯片IC2、芯片IC3、三端稳压器IC4和三端稳压器IC5,芯片ICl的I脚接三极管Ql的基极,三极管Ql的发射极经电阻Rl接电阻R2的一端、电容C3的一端、有极电容C2的正极、有极电容Cl的正极、电阻Rll的一端、电阻RlO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电阻R7的一端、三端稳压器IC4的I脚、电阻R9的一端,三极管Ql的集电极分别接二极管Dl的正极和无线采集发射模块MODEM的I脚,芯片ICl的2脚分别接电容Cll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电阻R16的一端、电容C16的一端、芯片ICl的5脚、电容C20的一端、芯片IC3的的2脚、3脚、电容C21的一端,电容C20的另一端接地,芯片ICl的3脚分别接电阻RlO的另一端和电阻R13的一端,4脚分别接电阻R13的另一端、电容C19的一端、电容Cll的另一端和电阻R4的另一端,6脚分别接电容C13的一端、电阻R14的一端和电阻Rll的另一端,电阻R14的另一端分别接电容C16的另一端和电阻R16的另一端,共端接地,电容C13的另一端分别接电容C12的一端和电阻R6的一端,共端接地,芯片ICl的7脚经电阻R5分别与电容C12的另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电阻R7的另一端相连,集电极分别接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和无线采集发射模块MODEM的2脚,芯片ICl的8脚分别与电容C7的一端、三端稳压器IC4的3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国杨志凯刘伟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蓝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