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式地铁车站衬砌模板台车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铁车站衬砌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组合式地铁车站衬砌模板台车。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汽车的普及,使得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轨道交通是解决长期堵塞的较好方案,目前中国许多大中城市已经开始大量兴建地下铁道,中国地铁建设的发展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车站作为地铁施工的重要环节,其主体结构混凝土二次衬砌的施工工艺是决定性因素。地铁车站处于地下且埋深较大,设计使用年限100年,跨度19米左右,中间设有纵梁及柱,施工时混凝土侧压力大,现如今所采用的传统施工方法主要有:第一、侧墙使用钢模板台车,板、梁和柱采用满堂脚手架支撑竹胶板整体一次性浇筑;第二、满堂脚手架支撑竹胶板对侧墙、板、梁和柱进行整体一次性浇筑。上述两种主要以落地式满堂钢管脚手架进行地铁车站施工的方法,具有以下主要优点:第一、人工搭建为主,无需大型吊装设备;第二、满堂脚手架支撑结构稳定,受力良好;第三、较为灵活,可针对施工中复杂、不规则断面进行施工,因而上述施工方法现如今的地铁车站施工中处于主导地位。但是实际施工中,发现采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地铁车站衬砌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多个能在所施工地铁车站内纵向前后移动的纵移台车(1)组成的可移动支撑体系和布设在所述可移动支撑体系上且对所施工地铁车站的二次衬砌进行成型施工的模板总成,多个所述纵移台车(1)的结构均相同且其由左至右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多个所述纵移台车(1)的竖向高度和纵向长度均相同;所述模板总成包括组合式顶模板(2)和两个分别对称布设在组合式顶模板(2)左右两侧的侧模板(3),两个所述侧模板(3)的顶部与组合式顶模板(2)的左右两侧之间均以铰接方式连接,两个所述侧模板(3)分别支撑于所述可移动支撑体系的左右两侧;所述组合式顶模板(2)包括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地铁车站衬砌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多个能在所施工地铁车站内纵向前后移动的纵移台车(1)组成的可移动支撑体系和布设在所述可移动支撑体系上且对所施工地铁车站的二次衬砌进行成型施工的模板总成,多个所述纵移台车(1)的结构均相同且其由左至右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多个所述纵移台车(1)的竖向高度和纵向长度均相同;所述模板总成包括组合式顶模板(2)和两个分别对称布设在组合式顶模板(2)左右两侧的侧模板(3),两个所述侧模板(3)的顶部与组合式顶模板(2)的左右两侧之间均以铰接方式连接,两个所述侧模板(3)分别支撑于所述可移动支撑体系的左右两侧;所述组合式顶模板(2)包括多个分别安装于多个所述纵移台车(1)上的台车支撑顶模板(2-1)和连接于左右相邻两个所述台车支撑顶模板(2-1)之间的中部连接模板,所述台车支撑顶模板(2-1)的数量与纵移台车(1)的数量相同且二者的数量均为N个,其中N为正整数且N ^ 3 ;多个所述台车支撑顶模板(2-1)均为水平模板且其均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中部连接模板的数量为(N-1)个,N个所述台车支撑顶模板(2-1)和(N-1)个所述中部连接模板的纵向长度均相同;每个所述中部连接模板的左右两侧与两个位于其左右两侧的台车支撑顶模板(2-1)之间均以铰接方式连接; 所述中部连接模板为水平连接模板或凹槽式组合模板,所述水平连接模板呈水平布设且其横截面形状为一字形,所述水平连接模板的竖向高度与台车支撑顶模板(2-1)的竖向高度相同;所述凹槽式组合模板呈水平布设且其横截面形状为凹槽形,所述凹槽式组合模板包括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台车支撑顶模板(2-1)之间下方的底部连接模板(2-21)和两个分别连接于底部连接模板(2-21)与两个所述台车支撑顶模板(2-1)之间的倾斜向连接模板(2-22),所述底部连接模板(2-21)为水平模板,两个所述倾斜向连接模板(2-22)对称布设在底部连接模板(2-21)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倾斜向连接模板(2-22)的底部均固定在底部连接模板(2-21)上且二者的顶端分别以铰接方式安装在两个所述台车支撑顶模板(2-1)上。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地铁车站衬砌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连接模板(2-21)的底部支设有脚手架(2-23)。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式地铁车站衬砌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纵移台车(1)中位于最左侧的纵移台车(1)为左侧台车,且多个所述纵移台车(1)中位于最右侧的纵移台车(1)为右侧台车,两个所述侧模板(3)分别为支撑于所述左侧台车左侧的左侧模板和支撑于所述右侧台车右侧的右侧模板;所述左侧台车上设置有对所述左侧模板进行支撑的左侧收支模装置,所述右侧台车上设置有对所述右侧模板进行支撑的右侧收支模装置,所述左侧收支模装置和所述右侧收支模装置的结构相同且二者呈对称布设。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地铁车站衬砌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收支模装置包括多个左侧液压收支模装置,多个所述左侧液压收支模装置由前至后支撑于所述左侧模板与所述左侧台车之间;所述右侧收支模装置包括多个右侧液压收支模装置,多个所述右侧液压收支模装置由前至后支撑于所述右侧模板与所述右侧台车之间;每个所述左侧液压收支模装置均包括多个由上至下支撑于所述左侧模板与所述左侧台车之间的左侧液压支撑件,多个所述左侧液压支撑件均布设在同一竖直面上,每个所述左侧液压支撑件的两端与所述左侧模板和所述左侧台车之间均以铰接方式进行连接,且左侧液压支撑件为左侧液压缸(3-1)或左侧液压千斤顶(3-2);每个所述右侧液压收支模装置均包括多个由上至下支撑于所述右侧模板与所述右侧台车之间的右侧液压支撑件,多个所述右侧液压支撑件均布设在同一竖直面上,每个所述右侧液压支撑件的两端与所述右侧模板和所述右侧台车之间均以铰接方式进行连接,且所述右侧液压支撑件为右侧液压缸(4-1)或右侧液压千斤顶(4-2)。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式地铁车站衬砌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纵移台车(1)包括左右两道布设于同一水平面上的行走梁(1-2)、多个均安装在两道所述行走梁(1-2)上的门式支架(1-1)和连接于多个所述门式支架(1-1)之间的纵向连接结构,多个所述门式支架(1-1)通过两道所述行走梁(1-2)和所述纵向连接结构连接为一体,多个所述门式支架(1-1)均呈竖直向布设;两道所述行走梁(1-2)呈平行布设且二者均沿所施工地铁车站的纵向长度方向布设,多个所述门式支架(1-1)的结构均相同且其沿所施工地铁车站的纵向长度方向由前至后布设,且多个所述门式支架(1-1)均沿所施工地铁车站的横向宽度方向布设;两道所述行走梁(1-2)的前后两端底部均设置有一个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斌,齐永前,李宏,张琪,石学智,刘红梅,张莹洁,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