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加油用电磁式四通道旋转切换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10941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6 2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加油用电磁式四通道旋转切换阀装置,它包括进油系统、挡板、电磁控制器、固定阀壳壳、旋转阀芯、分流控制阀体及出油管;所述挡板包括左挡板和右挡板,顶部各连接一个复位弹簧;所述电磁控制器由电源、电磁铁、镶嵌于固定阀壳上的静触点、镶嵌于阀芯上的动触点及挡板底端的衔铁组成;所述旋转阀芯内部设有一个引流孔道,外部包覆一层防漏油密封套;所述旋转阀芯外端连接有连杆和把手;所述每个固定阀壳底部连接有两个出油管。本发明专利技术是针对携四个燃油油箱的汽车,对其加油过程中各油箱之间的切换进行控制并能防止各油箱间油气挥发相互污染的一种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汽车加油用电磁式四通道旋转切换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携多个油箱的汽车加油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加油用电磁式四通道旋转切换阀门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加,石油资源短缺和汽车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传统汽车大多只配置单个油箱,意味着无论何种工况下只能使用一种燃料。在非正常工况下,某程度上会加剧汽车污染的排放和燃料利用率的下降,造成资源的浪费。国内外有机构研究认为:汽油挥发性好,辛烷值高,抗爆震能力强,但是自然着火性能差;柴油十六烷值高,着火性好,但挥发性差,若在同一台发动机上同时使用汽油和柴油,可能将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达到降低油耗、减少污染排放的双重效果。石油不具备可再生性,致使关于甲醇、二甲醚、生物柴油、F-T柴油等替代燃料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因此,在同一辆汽车上配置多个燃油箱来添加多种不同种类或不同标号的燃油,用于多燃料燃烧或根据不同工况选用不同燃料燃烧,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但关于多油箱汽车的加油切换控制装置很少有人研究。美国专利N0.4852892公布了一种两油箱的加油装置,该装置只有一个加油口 ;加油口下面是一个Y型三通接头,分别与两油箱相连通,加油枪通过插入不同支管实现对不同油箱加油。该装置只适用于两个油箱添加同一品质燃油的情形,若添加不同燃油,油气蒸汽或油滴溅液很可能通过加油管或排气管造成相互污染,影响燃油品质。专利ZL201420232319.2公布了一种汽车加油用多通道旋转切换阀,该阀芯上开孔数量较多,强度降低,且制作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加油用电磁式四通道旋转切换阀,对携带四个油箱的汽车,在加油口的下方设置一个加油切换装置,根据需要将加油口切换到不同油箱,实现不同油箱的燃油添加;燃油添加结束后,封闭各个油箱口,可以解决各个油箱之间通过油气挥发造成相互污染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加油用电磁式四通道旋转切换阀,包括进油系统⑴、挡板⑶、 分流控制阀体(18)、电磁控制器(4)、旋转阀(12)及出油口(11); 所述进油系统(I)包括进油口(1-1)和进油管(1-2);进油管(1-2)和进油口(1-1)相连通,位于加油口(1-1)的下方;所述进油管(1-2)外侧有挡板(3); 所述挡板(3)包括左挡板(3-1)和右挡板(3-2),且切面均呈半圆形,分别位于左通道(5-1)、右通道(5-2)上方的油管(1-2)外侧;所述左挡板(3-1)和右挡板(3-2)上方分别与一复位弹簧(3-4-1、3-4-2)相连,下方分别安装有两块衔铁(3-3-1、3-3-2);在左挡板(3-1)或右挡板(3-2)被电磁铁吸至向下位置时,关闭左通道(5-1)或右通道(5-2); 所述分流控制阀体(18)中部有一倒“Y”型孔道,底部有两个凹面;所述旋转阀(12)为左右两个,分别固定于两个凹面;所述倒“Y”型孔道上部的垂直孔道为进油管(1-2),下部分叉处两斜孔道分别为左通道(5-1)、右通道(5-2),所述倒“Y”型交叉口下方有一电磁控制器⑷; 所述两个旋转阀(12)分别包括固定阀壳(15)和旋转阀芯(16);所述每个固定阀壳(15)和旋转阀芯(16)底部由可旋转的弹簧(21)连接;所述每个固定阀壳(15)有圆柱状空腔(13)和固定环(22);所述每个固定环(22)朝向旋转阀芯(16) —侧开有三个定位槽(24);所述每个固定阀壳(15)上开有一个进油口和两个出油口,且这三个油口位于同一截面上;所述出油口位于截面的下半部,分别与两个出油管(10)相连;所述每个出油管(10)与一个油箱(20)连通;所述固定阀壳(15)镶嵌有导电性良好两个静触点出-1、6-2),静触点所在界面与所述三个油口不在同一截面上; 所述旋转阀芯(16)位于空腔(13)内,呈圆柱状;所述旋转阀芯(16)通过连杆(17)与旋转把手(9)相连;所述旋转阀芯(16)直径小于空腔(13)直径;所述每个旋转阀芯(16)内设置有I条引流孔道(8-1或8-2);通过旋转,所述引流孔道(8-1)两个端口可以与左通道口(5-1)或右通道(5-2)和对应的出油管(10)相连通;所述旋转阀芯(8-1)上镶嵌有导电性良好的两个动触点(6-1、6-2),分别位于引流通道(8-1)的两侧;所述动触点(6-1、6-2)与静触点(7-1、7-2)位于同一截面上;旋转引流孔道(8_1、8_2)与左右两不同出油管(10)相连通时,对应的不同动触点(6-1、6-2、6-3、6-4)与静触点(7-1、7_2、7_3、 7-4)接触;所述每个旋转阀芯(16)朝向固定环一侧设有一个定位条(23),尺寸与定位槽 (24)一致; 所述旋转阀芯(16)与固定壳体(15)中间有一层防漏油密封套(14); 所述电磁控制器⑷有左、右两套控制线路,共用一个电源(4-1);每套控制线路包括电磁铁(4-2-1或4-2-2)、衔铁(3-3-1或3_2_2)、两个静触点(7_1、7_2或7_3、7_4)、两个动触点(6-1、6-2或6-3、8-4)、电线;所述电磁铁(4-2_1、4-2_2)固定于分流控制阀体(18)上,正对于左挡板(3-1)、右挡板(3-2)下方;所述电线与电源串联后,其两端分别与镶嵌于左、右固定壳体上的对应两个静触点相连接,电线中部按一定圈数缠绕在电磁铁(4-2-1)上。 所述的控制阀体底部两凹面可以是半圆状凹面,也可以是包含固定阀体(15)的圆柱状。 所述挡板(3)下端的两块衔铁(3-3)中间留有空隙与电磁铁上端凸起(4-3)宽度—致。 所述固定阀壳(15)上进油孔直径等于所述出油管(10)直径。 所述定位槽(24)可以在固定环(22)的上部也可以在下部,且定位条(23)应与其对应; 所述连接弹簧(21)可以随着旋转阀芯(16)做纵向拉伸和左右一定角度的旋转。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针对携带四个燃油油箱的汽车,对其加油过程中各国油箱之间的切换进行控制。具有操作简便、体积小、加油通畅等优点。具体如下: 1.引流孔道有一定的弧度,利于燃油顺势而下,减少引流孔道对燃油的阻力; 2.一个引流孔道可以完成对两个油箱加油,减少了引流孔道数量,增强阀芯强度,便于阀芯制造加工; 3.引流孔道弧度、长度可根据进油口和出油口的相对位置做适当调整; 4.旋转阀芯可以阻断出油口,减少油气挥发及油箱间的相互污染; 5.装置多为对称结构,便于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安装有电磁式四通道旋转切换阀的汽车加油示意图; 图2为电磁式四通道旋转切换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处的剖面图; 图4为图2中B-B处的剖面图; 图5为电磁继电式控制开关电路示意图; 图6为电磁控制器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旋转阀阀壳阀芯分离示意图; 图8-1为旋转阀的剖面示意图; 图8-2为旋转阀的旋转状态剖面示意图; 图9-1为图8中C-C处右视图; 图9-2为图8中D-D处左示图; 图10-1至图10-4为各引流孔道之间的旋转切换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如下:1_1、加油口 ;1_2、加油管;2、阀体;3、挡板;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加油用电磁式四通道旋转切换阀,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油系统(1)、挡板 (3)、分流控制阀体(18)、电磁控制器(4)、旋转阀(12)及出油口(11); 所述进油系统(1)包括进油口(1‑1)和进油管(1‑2);进油管(1‑2)和进油口(1‑1)相连通,位于加油口(1‑1)的下方;所述进油管(1‑2)外侧有挡板(3); 所述挡板(3)包括左挡板(3‑1)和右挡板(3‑2),且切面均呈半圆形,分别位于左通道(5‑1)、右通道(5‑2)上方的油管(1‑2)外侧;所述左挡板(3‑1)和右挡板(3‑2)上方分别与一复位弹簧(3‑4‑1、3‑4‑2)相连,下方分别安装有两块衔铁(3‑3‑1、3‑3‑2);在左挡板(3‑1)或右挡板(3‑2)被电磁铁吸至向下位置时,关闭左通道(5‑1)或右通道(5‑2); 所述分流控制阀体(18)中部有一倒“Y”型孔道,底部有两个凹面;所述旋转阀(12)为左右两个,分别固定于两个凹面;所述倒“Y”型孔道上部的垂直孔道为进油管(1‑2),下部分叉处两斜孔道分别为左通道(5‑1)、右通道(5‑2),所述倒“Y”型交叉口下方有一电磁控制器(4); 所述两个旋转阀(12)分别包括固定阀壳(15)和旋转阀芯(16);所述每个固定阀壳(15)和旋转阀芯(16)底部由可旋转的弹簧(21)连接;所述每个固定阀壳(15)有圆柱状空腔(13)和固定环(22);所述每个固定环(22)朝向旋转阀芯(16)一侧开有三个定位槽(24);所述每个固定阀壳(15)上开有一个进油口和两个出油口,且这三个油口位于同一截面上;所述出油口位于截面的下半部,分别与两个出油管(10)相连;所述每个出油管(10)与一个油箱(20)连通;所述固定阀壳(15)镶嵌有导电性良好两个静触点(6‑1、6‑2),静触点所在界面与所述三个油口不在同一截面上; 所述旋转阀芯(16)位于空腔(13)内,呈圆柱状;所述旋转阀芯(16)通过连杆(17)与旋转把手(9)相连;所述旋转阀芯(16)直径小于空腔(13)直径;所述每个旋转阀芯(16)内设置有1条引流孔道(8‑1或8‑2);通过旋转,所述引流孔道(8‑1)两个端口可以与左通道口(5‑1)或右通道(5‑2)和对应的出油管(10)相连通;所述旋转阀芯(8‑1)上镶嵌有导电性良好的两个动触点(6‑1、6‑2),分别位于引流通道(8‑1)的两侧;所述动触点(6‑1、6‑2)与静触点(7‑1、7‑2)位于同一截面上;旋转引流孔道(8‑1、8‑2)与左右两不同出油管(10)相连通时,对应的不同动触点(6‑1、6‑2、6‑3、6‑4)与静 触点(7‑1、7‑2、7‑3、7‑4)接触;所述每个旋转阀芯(16)朝向固定环一侧设有一个定位条(23),尺寸与定位槽(24)一致; 所述旋转阀芯(16)与固定壳体(15)中间有一层防漏油密封套(14); 所述电磁控制器(4)有左、右两套控制线路,共用一个电源(4‑1);每套控制线路包括电磁铁(4‑2‑1或4‑2‑2)、衔铁(3‑3‑1或3‑2‑2)、两个静触点(7‑1、7‑2或7‑3、7‑4)、两个动触点(6‑1、6‑2或6‑3、8‑4)、电线;所述电磁铁(4‑2‑1、4‑2‑2)固定于分流控制阀体(18)上,正对于左挡板(3‑1)、右挡板(3‑2)下方;所述电线与电源串联后,其两端分别与镶嵌于左、右固定壳体上的对应两个静触点相连接,电线中部按一定圈数缠绕在电磁铁(4‑2‑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加油用电磁式四通道旋转切换阀,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油系统(I)、挡板 (3)、分流控制阀体(18)、电磁控制器(4)、旋转阀(12)及出油口(11); 所述进油系统(I)包括进油口(1-1)和进油管(1-2);进油管(1-2)和进油口(1-1)相连通,位于加油口(1-1)的下方;所述进油管(1-2)外侧有挡板(3); 所述挡板(3)包括左挡板(3-1)和右挡板(3-2),且切面均呈半圆形,分别位于左通道(5-1)、右通道(5-2)上方的油管(1-2)外侧;所述左挡板(3-1)和右挡板(3-2)上方分别与一复位弹簧(3-4-1、3-4-2)相连,下方分别安装有两块衔铁(3-3-1、3-3-2);在左挡板(3-1)或右挡板(3-2)被电磁铁吸至向下位置时,关闭左通道(5-1)或右通道(5-2); 所述分流控制阀体(18)中部有一倒“Y”型孔道,底部有两个凹面;所述旋转阀(12)为左右两个,分别固定于两个凹面;所述倒“Y”型孔道上部的垂直孔道为进油管(1-2),下部分叉处两斜孔道分别为左通道(5-1)、右通道(5-2),所述倒“Y”型交叉口下方有一电磁控制器⑷; 所述两个旋转阀(12)分别包括固定阀壳(15)和旋转阀芯(16);所述每个固定阀壳(15)和旋转阀芯(16)底部由可旋转的弹簧(21)连接;所述每个固定阀壳(15)有圆柱状空腔(13)和固定环(22);所述每个固定环(22)朝向旋转阀芯(16) —侧开有三个定位槽(24);所述每个固定阀壳(15)上开有一个进油口和两个出油口,且这三个油口位于同一截面上;所述出油口位于截面的下半部,分别与两个出油管(10)相连;所述每个出油管(10)与一个油箱(20)连通;所述固定阀壳(15)镶嵌有导电性良好两个静触点出-1、6-2),静触点所在界面与所述三个油口不在同一截面上; 所述旋转阀芯(16)位于空腔(13)内,呈圆柱状;所述旋转阀芯(16)通过连杆(17)与旋转把手(9)相连;所述旋转阀芯(16)直径小于空腔(13)直径;所述每个旋转阀芯(16)内设置有I条引流孔道(8-1或8-2);通过旋转,所述引流孔道(8-1)两个端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晓峰朱仁成贾明岳欣李凯解淑霞胡京南刘泽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