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面结构光的承载鞍在线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208239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6 1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承载鞍在线检测系统,包括,2个DLP投影仪,4部CCD相机,图像采集卡和计算机;其中,DLP投影仪型号和相机的型号完全相同,每套子系统CCD相机的光心轴与DLP投影仪的光心轴夹角均在20至60度之间,并且测量时保持DLP投影仪与CCD相机的相对位置不变;计算机为带有基于计算统一设备构架的图形显卡;由时钟同步控制器分别与DLP投影仪和CCD相机相连触发相机和投影仪同步采集经调制变形的光栅图像,DLP投影仪与计算机相连,4个CCD相机均通图像采集卡与计算机相连。该系统的最显著地特征是测量效率高,磨损量评估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承载鞍在线检测系统,包括,2个DLP投影仪,4部CCD相机,图像采集卡和计算机;其中,DLP投影仪型号和相机的型号完全相同,每套子系统CCD相机的光心轴与DLP投影仪的光心轴夹角均在20至60度之间,并且测量时保持DLP投影仪与CCD相机的相对位置不变;计算机为带有基于计算统一设备构架的图形显卡;由时钟同步控制器分别与DLP投影仪和CCD相机相连触发相机和投影仪同步采集经调制变形的光栅图像,DLP投影仪与计算机相连,4个CCD相机均通图像采集卡与计算机相连。该系统的最显著地特征是测量效率高,磨损量评估准确。【专利说明】一种基于面结构光的承载鞍在线检测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精密测量领域,具体涉及铁路检测中的承载鞍的三维测量系统,可以 对安装在列车滚动轴承和转向架侧架导框之间的承载鞍进行实时的在线质量检测。
技术介绍
随着城际铁路和商速铁路的相继投入运彳丁,我国铁路已步入商速铁路新纪兀,也 意味着我国铁路安全运输生产面临着新的更高要求。为了确保高速、重载列车安全、可靠、 准点运行,加大高新科技应用力度、改革运输组织及其设备检修维护方式和手段势在必行。 现代铁路的高速化和重载化,给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迫切需要快速 准确的检测铁路零件的三维尺寸。承载鞍是列车滚动轴承装置中的重要配件,也是影响列 车速度、载重量和安全性的重要部件之一。 承载鞍在列车运行中不断地承受着交变载荷,其性能将直接影响行车的稳定和安 全。随着铁路车辆的提速,承载鞍的检修质量对列车运行安全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目前,承 载鞍检测一般采用手工样板测量和机械检测,对大量承载鞍实施检测时难以保证其测量精 度,并且工作效率比较低;手写记录也不便于长期保存和查询;在测量过程中需要人工配 合搬动,测量后还需进行分类,劳动强度较大。此外,各种承载鞍的外形式样、检修部位尺寸 相差较大,测量基准也不易确定,给承载鞍检测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图像分析技术等的快速发展,视觉测量 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视觉测量属于非接触式测量,视觉测量技术可以实现工业现场物体 的在线测量。视觉测量属于非接触式测量,视觉检测同以往手工检测和机械检测等检测手 段相比,具有检测速度快,可靠性高和对环境适应性强等独特的有点,已在许多工业领域得 到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承载鞍在线检测系统,该系统能够对铁路货车承载鞍三维尺寸在 线检测,具有快速、实时的特点。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承载鞍在线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计算机、第一、第二相位轮廓测量子系统; 第一相位轮廓测量子系统包含第一C⑶相机、第二C⑶相机和第一DLP投影仪,第 二相位轮廓测量子系统包含第三CCD相机、第四CCD相机和第二DLP投影仪; 在同一相位轮廓测量子系统中,二部CCD相机的光心轴与相对应的DLP投影仪的 光心轴夹角均在20至60度之间,并且测量时保持DLP投影仪与相对应的CCD相机的相对 位置不变; 第一至第四C⑶相机均通过图像采集卡与计算机相连; 各C⑶相机和各DLP投影仪在测量过程中保持不动,CXD相机的图像采集帧率与DLP投影仪的投影帧率保持一致,安装在旋转工作台上的被检测承载鞍能够随旋转工作台 运动,以测量不同位置下承载鞍的整体三维数据。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使用上述承载鞍在线检测系统进行测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 法包括下述步骤: 第1步将被检测承载鞍安置于旋转工作台上,旋转工作台位于检测系统的视场范 围内,第一、第二投影仪同时向被检测承载鞍表面投射光栅,四部CCD相机同步捕捉经调制 变形后的光栅条纹,按下述过程测量被检测承载鞍的四个不同的工位: 第I. 1步初始化旋转工作台到第一工位,第一、第二投影仪同时向被检测承载鞍 表面投射光栅,四部CCD相机同步捕捉经调制变形后的光栅条纹,获取测量鞍面弧面和推 力挡肩面的三维点云数据,通过密集的点云数据拟合出鞍面圆弧面的直径和推理挡肩间的 距离,分析其磨耗量; 第1.2步旋转工作台在俯视方向沿顺时针旋转约90°至第二工位,然后通过第 一、第二相位轮廓测量子系统获取导框底面和导框内侧面的三维数据,并分析该侧面内侧 面间的距离与磨耗; 第1. 3步旋转工作台顺时针旋转90°至第三工位,然后获取被检测承载鞍顶面的 三维数据,以磨耗相对均匀的鞍面圆弧面与导框底面作为基准,在检测空间中拟合出基准 平面,并分析底面的磨耗量; 第1.4步旋转工作台再顺时针旋转90°至第四工位,然后通过第一、第二相位轮 廓测量子系统获取另一侧导框底面和导框内侧面的三维数据,并分析该侧面内侧面间的距 离与磨耗,此时完成所有磨耗面的三维测量; 第2步计算机首先对变形的黑白正弦光栅进行四步相移解相,计算出被测表面的 像素值; 第3步利用基于极限约束的立体匹配算法获取四部C⑶相机所拍摄的图像的匹配 占. 第4步对得到的匹配点进行点云重构,计算出被测物体表面的三维点坐标,完成 被检测承载鞍的断面测量; 第5步按照下述过程将匹配正确的三维坐标点在统一的坐标系下进行注册,将 在四个工位处测量得到的各个磨损表面数据拼合起来得到承载鞍磨损表面的完整三维数 据: 第6步图像中测量得到的承载鞍磨损表面数据进行分割和迭代计算来消除三维 节距边界的离群值。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基于面结构光三维测量技术的承载鞍在线检测系统,能够对安装在 列车滚动轴承和转向架侧架导框之间的承载鞍进行实时的在线质量检测,克服了承载鞍在 线检测过程中检测效率低、检测精度不高、检测结果不稳定等问题。具有检测效率高、磨损 量评估准确等优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例提供的承载鞍检测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相位轮廓测量(PMP)系统原理图; 图3是承载鞍磨损表面的磨损量评估图; 图4是检测过程的坐标转换图(坐标自动注册); 图5是F1DSM(pre-definedsegmentationmask预先定义的模板图像)快速分割 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 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 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本专利技术实例提供的承载鞍在线检测系统包括计算机106和两套相位轮廓测量子 系统。 相位轮廓测量子系统是基于相位轮廓测量技术(PMP)的面结构光扫描系统,每个 子系统均包括二部(XD相机和一台DLP(DigitalLightprocessing,数字光学处理器)投 影仪;其中, 第一相位轮廓测量子系统包含第一C⑶相机101、第二C⑶相机102和第一DLP投 影仪108,第二相位轮廓测量子系统包含第三C⑶相机103、第四C⑶相机104和第二DLP 投影仪109。 在同一相位轮廓测量子系统中,二部CCD相机的光心轴与相对应的DLP投影仪的 光心轴夹角均在20至60度之间,并且测量时保持DLP投影仪与相对应的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承载鞍在线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计算机、第一、第二相位轮廓测量子系统;第一相位轮廓测量子系统包含第一CCD相机、第二CCD相机和第一DLP投影仪,第二相位轮廓测量子系统包含第三CCD相机、第四CCD相机和第二DLP投影仪;在同一相位轮廓测量子系统中,二部CCD相机的光心轴与相对应的DLP投影仪的光心轴夹角均在20至60度之间,并且测量时保持DLP投影仪与相对应的CCD相机的相对位置不变;第一至第四CCD相机均通过图像采集卡与计算机相连;各CCD相机和各DLP投影仪在测量过程中保持不动,CCD相机的图像采集帧率与DLP投影仪的投影帧率保持一致,安装在旋转工作台上的被检测承载鞍能够随旋转工作台运动,以测量不同位置下承载鞍的整体三维数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中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惟景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