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荧光粉充当光源的杀虫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07355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6 15: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利用荧光粉充当光源的杀虫灯,灯帽和集虫盘之间固定连接有灯源和高压格栅,高压格栅设在灯源外面,灯源由灯柱和荧光粉涂层构成,灯柱上、下端分别与灯帽和集虫盘上的安装盲孔紧配合;荧光粉涂层设在灯柱的整个外圆面上;灯源和高压格栅之间设有一个透明的保护罩。本杀虫灯的灯源结构形式与现有的黑光灯管或LED灯完全不同,它利用吸收太阳光来发光,从而同样可以达到吸引害虫的目的,但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光源不用耗电,使用寿命很长,而保护罩的采用既能保证灯源的正常使用,又可以进一步保证灯源的使用寿命,本杀虫灯具有很好的实用性,特别适用于各个方向光照都比较充足的田间开阔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利用荧光粉充当光源的杀虫灯,灯帽和集虫盘之间固定连接有灯源和高压格栅,高压格栅设在灯源外面,灯源由灯柱和荧光粉涂层构成,灯柱上、下端分别与灯帽和集虫盘上的安装盲孔紧配合;荧光粉涂层设在灯柱的整个外圆面上;灯源和高压格栅之间设有一个透明的保护罩。本杀虫灯的灯源结构形式与现有的黑光灯管或LED灯完全不同,它利用吸收太阳光来发光,从而同样可以达到吸引害虫的目的,但本专利技术中的光源不用耗电,使用寿命很长,而保护罩的采用既能保证灯源的正常使用,又可以进一步保证灯源的使用寿命,本杀虫灯具有很好的实用性,特别适用于各个方向光照都比较充足的田间开阔地。【专利说明】一种利用荧光粉充当光源的杀虫灯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治理虫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杀虫灯。
技术介绍
随着绿色农业的发展,杀虫灯得到广泛运用。现有的杀虫灯主要包括光源和高压格栅,其中光源发出光线,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吸引害虫,且通过高压格栅将害虫击毙。另外,光源现在采用常规的黑光灯管或者LED灯。 由于现有杀虫灯的光源采用常规的黑光灯管或LED灯,而黑光灯管虽然便宜,但使用寿命短,全寿命的使用成本高;LED灯虽然使用寿命长,但单价昂贵。并且,这两种灯共同的缺点是需要用电,这样不仅需要消耗电能,导致使用成本高,而且在偏远的山区解决电能供应也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荧光粉充当光源的杀虫灯,它的光源不需要耗能,且使用寿命长。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利用荧光粉充当光源的杀虫灯,包括灯帽(I)和集虫盘(2),这两者之间固定连接有灯源(3)和高压格栅(4),其中高压格栅(4)的格栅(4a)分布在同一个圆筒上,并设在灯源⑶外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源(3)的数目为一个,并由灯柱(3a)和荧光粉涂层(3b)构成,其中灯柱(3a)为实心或空心结构,该灯柱的上、下端分别与灯帽(I)和集虫盘(2)上的安装盲孔紧配合;所述荧光粉涂层(3b)设在灯柱(3a)的整个外圆面上,该荧光粉涂层的厚度为0.05-0.2mm,且荧光粉的波长为365-440纳米;所述灯源(3)和高压格栅(4)之间设有一个透明的保护罩(5),该保护罩为圆筒体结构,其轴心线与灯源(3)的轴心线重合,且保护罩(5)的上、下端分别与所述灯帽(I)和集虫盘(2)的对应端面贴合。 在上述结构中,灯柱(3a)充当荧光粉涂层(3b)的载体,荧光粉涂层(3b)白天靠吸收太阳光储存能量,晚上则通过释放能量来发光,从而吸引害虫,进而利用高压格栅(4)击毙。另外,所述透明的保护罩(5)既能保证灯源(3)正常地吸收阳光,又保护灯源(3),防止它粘上灰尘等杂质,从而保证灯源(3)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杀虫灯的灯源结构形式与现有的黑光灯管或LED灯完全不同,它利用吸收太阳光来发光,从而同样可以达到吸引害虫的目的,但本专利技术中的光源不用耗电,使用寿命很长,且制造成本低,使用成本低,具有很好的实用性,特别适用于各个方向光照都比较充足的田间开阔地。 在本案中,所述灯柱(3a)的外径为10_20mm,其材质为塑料或者不锈钢。 为了方便地收集害虫尸体,所述集虫盘(2)上对应高压格栅(4)处设有害虫过孔,而集虫盘(2)底面与集虫瓶(6)顶部螺纹连接,且集虫瓶(6)的上瓶口与集虫盘(2)上的害虫过孔连通。 为了便于实施,所述荧光粉涂层(3b)通过喷涂机喷涂在灯柱(3a)上。 作为优选,所述保护罩(5)为石英罩。 有益效果:本杀虫灯的灯源结构形式与现有的黑光灯管或LED灯完全不同,它利用吸收太阳光来发光,从而同样可以达到吸引害虫的目的,但本专利技术中的光源不用耗电,使用寿命很长,制造成本低,使用成本低,而保护罩的采用既能保证灯源的正常使用,又可以进一步保证灯源的使用寿命,且本杀虫灯具有很好的实用性,特别适用于各个方向光照都比较充足的田间开阔地。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利用荧光粉充当光源的杀虫灯,由灯帽1、集虫盘2、灯源3、高压格栅4、保护罩5和集虫瓶6构成。其中,灯帽I的上表面设有挂钩,本专利技术可通过该挂钩挂在灯柱上。在灯帽I和集虫盘2之间固定连接有灯源3和高压格栅4,其中高压格栅4由格栅4a和连接环构成,其中上、下面的两个连接环之间连接有一组格栅4a,且所有的的格栅4a分布在同一个圆筒上。并且,高压格栅4设在灯源3外面,且高压格栅4的供电结构也采用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灯源3的数目为一个,并由灯柱3a和荧光粉涂层3b构成,其中灯柱3a为实心或空心结构,该灯柱3a的上、下端分别与灯帽I和集虫盘2上的安装盲孔紧配合。并且,所述灯柱3a的外径为10-20mm,并可进一步优选为13、15或18mm,其材质为塑料或者不锈钢,当然也可以采用木棒。所述荧光粉涂层3b设在灯柱3a的整个外圆面上,该荧光粉涂层3b的厚度既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厚了浪费材料,薄了不能吸收足够多的热量,在本实施例中荧光粉涂层3b的后端选为0.05-0.2mm,并可以进一步优选为0.1,0.15mm。并且,荧光粉的波长为365-440纳米,这个波长范围的荧光粉能吸引大多数的害虫。另外,所述荧光粉涂层3b通过喷涂机喷涂在灯柱3a上。 如图1、2所示,所述灯源3和高压格栅4之间设有一个透明的保护罩5,该保护罩5为圆筒体结构,并为石英罩,而保护罩5的轴心线与灯源3的轴心线重合,且保护罩5的上、下端分别与灯帽I和集虫盘2的对应端面贴合。另外,所述集虫盘2上对应高压格栅4处设有害虫过孔,而集虫盘2底面与集虫瓶6顶部螺纹连接,且集虫瓶6的上瓶口与集虫盘2上的害虫过孔连通。 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专利技术为限制,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利用荧光粉充当光源的杀虫灯,包括灯帽(I)和集虫盘(2),这两者之间固定连接有灯源(3)和高压格栅(4),其中高压格栅(4)的格栅(4a)分布在同一个圆筒上,并设在灯源(3)外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源(3)的数目为一个,并由灯柱(3a)和荧光粉涂层(3b)构成,其中灯柱(3a)为实心或空心结构,该灯柱的上、下端分别与灯帽(I)和集虫盘(2)上的安装盲孔紧配合;所述荧光粉涂层(3b)设在灯柱(3a)的整个外圆面上,该荧光粉涂层的厚度为0.05-0.2mm,且荧光粉的波长为365-440纳米;所述灯源(3)和高压格栅(4)之间设有一个透明的保护罩(5),该保护罩为圆筒体结构,其轴心线与灯源(3)的轴心线重合,且保护罩(5)的上、下端分别与所述灯帽(I)和集虫盘(2)的对应端面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荧光粉充当光源的杀虫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柱(3a)的外径为10-20mm,其材质为塑料或者不锈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利用荧光粉充当光源的杀虫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虫盘(2)上对应高压格栅(4)处设有害虫过孔,而集虫盘(2)底面与集虫瓶(6)顶部螺纹连接,且集虫瓶(6)的上瓶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荧光粉充当光源的杀虫灯,包括灯帽(1)和集虫盘(2),这两者之间固定连接有灯源(3)和高压格栅(4),其中高压格栅(4)的格栅(4a)分布在同一个圆筒上,并设在灯源(3)外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源(3)的数目为一个,并由灯柱(3a)和荧光粉涂层(3b)构成,其中灯柱(3a)为实心或空心结构,该灯柱的上、下端分别与灯帽(1)和集虫盘(2)上的安装盲孔紧配合;所述荧光粉涂层(3b)设在灯柱(3a)的整个外圆面上,该荧光粉涂层的厚度为0.05‑0.2mm,且荧光粉的波长为365‑440纳米;所述灯源(3)和高压格栅(4)之间设有一个透明的保护罩(5),该保护罩为圆筒体结构,其轴心线与灯源(3)的轴心线重合,且保护罩(5)的上、下端分别与所述灯帽(1)和集虫盘(2)的对应端面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恒翔朱国军喻小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利贞元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