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英南专利>正文

车用头部垫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0698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用头部垫枕。本垫枕略呈袋状体,在垫枕本体两侧设有护垫,在两护垫之间构成中央凹入部,在该凹入部正面接近底缘略上方设有微突起部,从该突起部到顶缘之间形成的曲面符合后脑到颈部间的曲面;在本体背面形成一个下倾顶点,在护垫外侧设有带环圈的耳片供穿置系带用,该系带可往前或朝后圈套,以便把整个头部定位。本头部垫枕可使人头部在贴靠时感到舒适,避免或降低因意外冲击对颈部脊椎的伤害。(*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配件,特别涉及车用头部垫枕。在一般汽车上均设有车座椅,在该椅上方具有头靠,使人体背部贴靠于座椅表面上,而头部则压靠于该头靠上。由于头靠必须配合不同人或司机身高,所以通常这种头靠用可配整的插杆配合,插置于椅背上端。这种分离组配式的头靠并不能与人头脑到颈部一段的曲线相符合,因此,在长时间乘车或驾驶时,常使人感到相当疲乏。再者,当车行途中若有冲撞时,人体会因惯性力量先向前倾再向后靠撞。当向后靠撞时,使用金属插杆组配的头靠通过反作用力对人颈部脊椎骨给以非常大的撞击力量,由于人后脑到颈部是危险部位,受不起撞击,因此,此种撞击常造成乘客或司机的重大伤害。当司机长时间开车时,颈部常因酸痛疲劳而难以保持向前方注视的姿势;或者,乘客因疲劳而熟睡时,由于在长时间保持坐姿下睡觉,就无法支持头部,因而头向下垂,使乘客感到非常不舒服,睡后颈部感到酸痛。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枕靠舒适、防止头部意外被撞击的车用头部垫枕。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提供的车用头部垫枕略呈袋状体,在该垫枕两侧设有护垫,在两侧护垫之间构成中央凹入部,在该中央凹入部正面接近底缘略上方设有弧形微突起部,从该突起部到垫枕本体顶缘之间形成凹曲面;沿垫枕的背面自顶缘向下倾斜,到达下倾顶点后再向下延伸,该延伸部分形成近垂直线的弧面;在该枕垫两侧护垫外设有带环圈的定位耳片,在环圈上设有系带,在护垫下方两侧各设有用于肩部定位、开口向下的卡钩。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垫枕实施例立体图。附图2是附图1实施例用于一般座椅的示意图。附图3是本垫枕实施例用于汽车座椅的侧视图。附图4是附图3实施例中将定位系带往前套时的示意图。附图5是本垫枕用于另一种汽车座椅时的示意图。附图6是本垫枕作为床上头枕时的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与标号的关系如下护垫10、20,中央凸入部30,护垫侧面高度A,卡钩40、50,定位耳片100,环圈101,系带102、103,尼龙搭扣103、104、105、106,中央凹入部底缘11,微突起部60,顶缘12,从中央凹入部的微突起部至顶缘间的凹曲面61,倾斜面70,下倾顶点71,下延近垂直线弧面72,人体90,肩部91,人头部92,椅背93,头额920,椅背上表面94,头靠95,后脑97,颈部98,人体后脑至颈部的曲面96。参见附图1,本垫枕本体两侧具有护垫10、20,从而形成一个中央凹入部30。该二护垫10、20的侧面高度为A,A的高度以不超过人耳为度,以免防碍听觉和视线。本垫枕底部分别设有开口向下的卡钩40、50,在两侧护垫10、20的外表面上分别设有定位耳片100,在该耳片100上各设有一个环圈101,在垫枕本体两侧各设有带尼龙搭扣的系带一根102、103,每根的一端穿过环圈101,按所需长度以尼龙搭扣粘结于各系带任一内表面上,而每根系带的另一端则通过尼龙搭扣被此粘结在一起。如附图1,系带102、103分别套接于环圈101之上。在右边的系带102和左边的系带103前端分别设有尼龙搭扣端105和106,系带102后端的另一尼龙搭扣端104在穿过环圈101之后,按所需长度将该尼龙搭扣端104粘结于系带任一内表面的相对尼龙搭扣上;系带的另一尼龙搭扣端则粘结另一系带103的相对尼龙搭扣端106上。在中央凹入部30的正面接近底缘11略上方设有弧形微突出部60,该微起部60以上至顶缘口之间的曲面61符合人体后脑至颈部的曲面96(见附图3)。本垫枕本体背面自顶缘12向下倾斜,形成倾斜部70到达下倾顶点71后再向下延伸,该延伸部分形成近垂直线的弧面72。从附图2可见,当本垫枕用于一般座椅时,将整个垫枕两侧护垫10、20底部的卡钩40、50定位于人体90的肩部91,并使人头部92压靠于中央凹入部30,同时本垫枕本体背面下倾顶点71贴靠于椅背93上的表面94与头靠95之间。系带102、103绕过头靠95,在该头靠95背表面上互相粘接,从而将整个垫枕固定。附图3是本技术用于汽车座椅时的示意图,从附图3可见,除了以卡钩40、50定位、背面下倾顶点71压靠于椅背93上表面94与头靠95之间外,人头部92的的脑97到颈部98的曲面96可密切贴靠于中央凹入部的凹曲面61上,并且颈部98凹曲部分也正与正面微突起部60靠合,甚至在椅背下滑调整时也仍能密切靠合。附图4是定位系带往前套时的示意图,从附图4可见,设于耳侧的系带102、103,除可绕过头靠95粘结定位之外,也可将系带拉向前方,使之能圈绑于使用者的头额920上,这种前套方式除可辅助司机头部定位,向前方注视之外,乘客使用此前套方式时也可熟睡而头部不致下垂。附图5是本垫枕用于另一种汽车座椅时的示意图。当使用另一种型式的头靠950时,即使该头靠较窄,但背面下倾点压抵于椅背93与头靠950间的状况,以及椅背调整后人体头部后方曲面与垫枕内正面中央凹入部的贴合与上述情况相同。本技术还可作为一般床上头枕使用,如附图6所示,由于其密贴性及舒适性,作为睡觉时的垫枕也很适用。本技术车用头部垫枕结构简单,人体头部后脑至颈部间的曲面可与垫枕中央凹入部完整包覆并密合贴靠,故能使人感觉相当舒适,在长途行车时使人不易疲乏。进而,当有意外状况的冲击产生时,大部分冲击反作用力首先被本垫枕所吸收,起到缓冲作用,因而,可大为避免或降低因冲击所产生的颈部脊椎伤害。权利要求1.车用头部垫枕,其特征在于略呈袋状体,在垫枕本体两侧设有护垫,在两侧护垫之间构成中央凹入部,在该中央凹入部正面接近底缘略上方设有弧形微突起部,从该突起部到垫枕本体顶缘之间形成凹曲面;沿垫枕的背面自顶缘向下倾斜,到达下倾顶点后再向下延伸,该延伸部分形成近垂直线的弧面;在该枕垫两侧护垫外设有带环圈的定位耳片,在环圈上设有系带,在护垫下方两侧各设有用于肩部定位、开口向下的卡钩。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头部垫枕,其特征在于中央凹入部弧形微突出部以上至顶缘口之间的凹曲面符合人体后脑至颈部间的曲面。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头部垫枕,其特征在于垫枕本体两侧护垫的侧面高度以不超过人耳为度。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头部垫枕,其特征在于在所说的垫枕本体两侧各设有带尼龙搭扣的系带一根,每根的一端穿过环圈按所需长度以尼龙搭扣粘结于各系带任一内表面上,而每根系带另一端则通过尼龙搭扣彼此粘结在一起。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车用头部垫枕。本垫枕略呈袋状体,在垫枕本体两侧设有护垫,在两护垫之间构成中央凹入部,在该凹入部正面接近底缘略上方设有微突起部,从该突起部到顶缘之间形成的曲面符合后脑到颈部间的曲面;在本体背面形成一个下倾顶点,在护垫外侧设有带环圈的耳片供穿置系带用,该系带可往前或朝后圈套,以便把整个头部定位。本头部垫枕可使人头部在贴靠时感到舒适,避免或降低因意外冲击对颈部脊椎的伤害。文档编号B60R21/055GK2179297SQ9321322公开日1994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1993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1993年5月22日专利技术者刘英南 申请人:刘英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车用头部垫枕,其特征在于:略呈袋状体,在垫枕本体两侧设有护垫,在两侧护垫之间构成中央凹入部,在该中央凹入部正面接近底缘略上方设有弧形微突起部,从该突起部到垫枕本体顶缘之间形成凹曲面;沿垫枕的背面自顶缘向下倾斜,到达下倾顶点后再向下延伸,该延伸部分形成近垂直线的弧面;在该枕垫两侧护垫外设有带环圈的定位耳片,在环圈上设有系带,在护垫下方两侧各设有用于肩部定位、开口向下的卡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英南
申请(专利权)人:刘英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