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等力增力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06446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6 14:47
一种等力增力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第一铰杆、第二铰杆、浮动滚子、过渡连接杆、压块,在所述气缸活塞杆上设有径向矩形通孔,所述浮动滚子位于通孔内,所述第一铰杆在气缸两侧对称与浮动滚子铰接,所述第二铰杆在气缸两侧对称与第一铰杆铰接,所述过渡连接杆在气缸两侧对称与第二铰杆铰接,所述压块在气缸两侧对称对称与过渡连接杆铰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不增加气缸直径的情况下,提供较大压力,同时,采用浮动滚子,同时对2只工件实现等力夹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设计涉及一种等力增力夹具,属于机加工

技术介绍
气压传动夹具的突出优点是动作迅速,且其传动介质为清洁的压缩空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但气压传动有一个致命缺点,即压缩气体极容易泄漏,导致系统压力P不能太高,一般在0.5MPa左右。因而,在要求夹紧力较大的场合,往往会造成夹具驱动气缸的直径过大,使得设计人员不得不采用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的液压传动夹具。利用串联组合机械增力机构的力放大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气压传动夹具的不足。从而可在一定范围内,用气压传动夹具代替液压传动夹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设计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等力增力夹具,在不增加气缸直径的情况下,提供较大压力,同时,采用浮动滚子,同时对2只工件实现等力夹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设计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来实现的:一种等力增力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第一铰杆、第二铰杆、浮动滚子、过渡连接杆、压块,在所述气缸活塞杆上设有径向矩形通孔,所述浮动滚子位于通孔内,所述第一铰杆在气缸两侧对称与浮动滚子铰接,所述第二铰杆在气缸两侧对称与第一铰杆铰接,所述过渡连接杆在气缸两侧对称与第二铰杆铰接,所述压块在气缸两侧对称对称与过渡连接杆铰接。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等力增力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为滑块,在滑槽内滑动。所述的一种等力增力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铰杆主动臂的长度大于被动臂的长度。所述的一种等力增力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压力为0.5MPa。所述的一种等力增力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铰杆主动臂长度为被动臂长度的三倍。所述的一种等力增力夹具,其特征在于:夹紧工件时,第一铰杆压力角为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在不增加气缸直径的情况下,提供较大压力,同时,采用浮动滚子,同时对2只工件实现等力夹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组成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的含义如下:1气缸,2活塞杆,3通孔,4浮动滚子,5第一铰杆,6第二铰杆,7过渡连接杆,8压块,9工件,10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设计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等力增力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1、第一铰杆5、第二铰杆6、浮动滚子4、过渡连接杆7、压块8,在所述气缸活塞杆2上设有径向矩形通孔3,所述浮动滚子4位于通孔3内,所述第一铰杆5在气缸1两侧对称与浮动滚子4铰接,所述第二铰杆6在气缸两侧对称与第一铰杆6铰接,所述过渡连接杆7在气缸1两侧对称与第二铰杆6铰接,所述压块8在气缸1两侧对称对称与过渡连接杆7铰接。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等力增力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8为滑块,在滑槽10内滑动。所述的一种等力增力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铰杆6主动臂的长度大于被动臂的长度。所述的一种等力增力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1压力为0.5MPa。所述的一种等力增力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铰杆6主动臂长度为被动臂长度的三倍。所述的一种等力增力夹具,其特征在于:夹紧工件9时,第一铰杆5压力角为5°。由图1中可见,在活塞杆的前端加工有一个径向矩形通孔。该孔的内壁与放置其内的浮动滚子组成高副滚动机构;左右两只第一铰杆通过浮动滚子中心对称铰接,两根第一铰杆的另一端部各自同第二铰杆铰接;在每只第二铰杆上,又各自铰接了一只滑块,作为夹紧元件。当方向控制阀处于左位工作状态时,压缩空气进入气缸左腔即无杆腔,推动活塞向右运动,同时推动浮动滚子等向右运动。压缩空气作用在活塞左端面上的力,通过活塞、活塞杆及滚子的运动,传递到铰杆增力机构上,导致铰杆机构的压力角仅变小,通过角度效应第一次把活塞传递来的输入力放大;然后再传递到第二铰杆机构上,通过其长度效应,再一次将输入力进行放大,变为夹紧元件对工件的夹紧力,同时夹紧上下2只可工件。此后便可进行切削加工。加工过程结束后,使方向控制阀转换为右位工作状态,气压缸的右腔即有杆腔进入压缩空气,推动活塞等向左运动,夹紧元件便松开工件。之所以采用浮动滚子,是由于工件与夹具各个元件存在的制造与装配误差等,会导致如将2只铰杆直接铰接到活塞杆上时。上下夹紧元件不可能同时对2只工件实现等力夹紧。若依靠夹具系统产生弹性变形而勉强实现同时对2只工件进行夹紧,但夹紧元件对二者的夹紧力,也将差别很大。以至夹具无法正常工作。采用了基于浮动滚子的高副滚动机构后,当某个夹紧元件,如上端的夹紧元件,首先接触工件表面而产生初步作用力时,该初步作用力能产生运动反馈,而使置于活塞杆径向矩形孔内的浮动滚子,向下微量移动,从而使下面的夹紧元件也夹紧下面的工件。由于制造与装配误差等因素,所导致的浮动滚子的微量位移极小,所以,上下夹紧元件对相应2只工件的夹紧力,是基本一致的,其差别在工程上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不难看出,从机构原理上来说,图l所示夹具,实质上是一种夹紧力内部自反馈的双向浮动等力夹紧系统。这种新型的滚动摩擦式的浮动反馈机构。相对于以前我们采用的滑动摩擦式的浮动机构,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力传递效率高。在恒增力杠杆与滑块式夹紧元件之间,需要有1只过渡连接杆。若将杠杆与滑块二者直接铰接起来,将造成机构的运动自由度为零,这无疑意味着夹具设计方案的致命失败。将压块设计成滑块结构,在滑槽内运动,可以避免压力损失,同时保证运动精度。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设计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设计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设计的原理,在不脱离本设计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设计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设计范围内。本设计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等力增力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第一铰杆、第二铰杆、浮动滚子、过渡连接杆、压块,在所述气缸活塞杆上设有径向矩形通孔,所述浮动滚子位于通孔内,所述第一铰杆在气缸两侧对称与浮动滚子铰接,所述第二铰杆在气缸两侧对称与第一铰杆铰接,所述过渡连接杆在气缸两侧对称与第二铰杆铰接,所述压块在气缸两侧对称对称与过渡连接杆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等力增力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第一铰杆、第二铰杆、浮动滚子、过渡连接杆、压块,在所述气缸活塞杆上设有径向矩形通孔,所述浮动滚子位于通孔内,所述第一铰杆在气缸两侧对称与浮动滚子铰接,所述第二铰杆在气缸两侧对称与第一铰杆铰接,所述过渡连接杆在气缸两侧对称与第二铰杆铰接,所述压块在气缸两侧对称对称与过渡连接杆铰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力增力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为滑块,在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世传于建平王德玉
申请(专利权)人:句容五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