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03630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6 11:37
所公开的热交换器(100)是在第1流体和第2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热交换器(100)具备:形成第1流体流过的第1流路的树脂结构体(10)、和形成第2流体流过的第2流路的铜管(20),且该铜管(20)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第1流路内。构成树脂结构体(10)的树脂组合物的树脂成分以聚苯醚树脂和聚苯乙烯树脂的聚合物合金为主成分。在该聚合物合金中,聚苯醚树脂与聚苯乙烯树脂的质量比在40/60~65/35的范围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在第1流体和第2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在热泵式供热水机、空调设备、地采暖装置等中,使用用于在第1流体和第2流体之间(例如,水和制热剂之间、空气和制热剂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用于在第1流体和第2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的一例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专利文献1的热交换器包括金属制的弯曲的管道、和容纳该管道的树脂制容器。弯曲的管道成为制热剂流过的流路。另外,弯曲的管道的外周面与树脂制容器的内面之间的空间成为水流过的流路。另外,热交换器的另一例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专利文献2的热交换器具备由合成树脂形成的外管、和配置于该外管内的内管。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外管与内管之间的空间成为水的流路的一例。另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扭曲成螺旋状的多条内管配置于外管内的一例。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3329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07808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作为形成水流过的流路的树脂容器的材料,一直以来,在供热水机用配管连接构件等中使用的是化学稳定性优异的聚苯硫醚树脂。但是,聚苯硫醚树脂的密度为1.3~1.4kg/L,与通用的热塑性树脂(聚丙烯、聚乙烯等)的密度(0.9~1.0kg/L)相比,高出40~50%。因此,聚苯硫醚树脂的耐热性及长期可靠性虽然高,但难以兼顾这些特性与轻量化及低成本化。在这样的状况下,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耐热性及长期可靠性高、能够实现轻量化及低成本化的热交换器。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是在第1流体和第2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其具备:形成所述第1流体流过的第1流路的树脂结构体,和形成所述第2流体流过的第2流路的铜管,且该铜管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所述第1流路内,构成所述树脂结构体的树脂组合物的树脂成分以聚苯醚树脂和聚苯乙烯树脂的聚合物合金为主成分,在所述聚合物合金中,聚苯醚树脂与聚苯乙烯树脂的质量比在40/60~65/35的范围内。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得到耐热性及长期可靠性高、能够实现轻量化及低成本化的热交换器。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的一例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所示热交换器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图1中所示热交换器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的另一例的立体图。图5是图4中所示热交换器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的另外一例的俯视图。图7是表示图6中所示热交换器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8是表示图6中所示热交换器的一部分的分解图。图9是示意性表示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的热泵式供热水装置的一例的构成图。图10是表示实施例1中使用的合金A的1H NMR光谱的图。图11是表示可靠性试验实施前的合金A的FT-IR光谱的图。图12是表示可靠性试验1的实施后的合金A的FT-IR光谱的图。图13是表示可靠性试验2的实施后的合金A的FT-IR光谱的图。图14是表示可靠性试验3的实施后的合金A的FT-IR光谱的图。图15是表示实施例2中使用的合金B的1H NMR光谱的图。图16是表示可靠性试验实施前的合金B的FT-IR光谱的图。图17是表示可靠性试验1的实施后的合金B的FT-IR光谱的图。图18是表示可靠性试验2的实施后的合金B的FT-IR光谱的图。图19是表示可靠性试验3的实施后的合金B的FT-IR光谱的图。图20是表示比较例1中使用的合金C的1H NMR光谱的图。图21是表示可靠性试验实施前的合金C的FT-IR光谱的图。图22是表示可靠性试验1的实施后的合金C的FT-IR光谱的图。图23是表示可靠性试验2的实施后的合金C的FT-IR光谱的图。图24是表示可靠性试验3的实施后的合金C的FT-IR光谱的图。图25是表示合金中的聚苯醚树脂的含有率与负荷挠曲温度的关系的图表。图26是表示合金中的聚苯醚树脂的含有率与指定的吸光度峰的关系的图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的说明中,举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不受以下说明的例子限定。以下的说明中有时例示特定的数值、特定的材料,但只要能得到本发明的效果,也可以应用其它数值、其它材料。(热交换器)本公开的第1方式提供在第1流体和第2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具备:形成第1流体流过的第1流路的树脂结构体;和形成第2流体流过的第2流路的铜管,且该铜管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第1流路内。构成树脂结构体的树脂组合物的树脂成分以聚苯醚树脂和聚苯乙烯树脂的聚合物合金为主成分。以下,有时将聚苯醚树脂和聚苯乙烯树脂的聚合物合金称为“聚合物合金(P)”。在此,“主成分”是指在树脂组合物的树脂成分中所占的比例为50质量%以上。在树脂组合物的树脂成分中所占的聚合物合金(P)的比例可以为60质量%以上、70质量%以上、80质量%以上、90质量%以上、或95质量%以上。典型来说,树脂组合物的树脂成分的全部为聚合物合金(P)。在第1方式的热交换器所使用的聚合物合金(P)中,聚苯醚树脂与聚苯乙烯树脂的质量比(聚苯醚树脂/聚苯乙烯树脂)在40/60~65/35的范围内。典型来说,聚合物合金(P)为以下的式(1)所示的聚苯醚树脂和以下的式(2)所示的聚苯乙烯树脂的合金。【化学式1】【化学式2】聚合物合金(P)可以使用市售的聚合物合金,也可以采用公知的方法进行制作。如上所述,聚合物合金(P)中,聚苯醚树脂与聚苯乙烯树脂的质量比(聚苯醚树脂/聚苯乙烯树脂)在40/60~65/35的范围内。若聚苯醚树脂的质量比低于40%,则如后所述,树脂结构体的耐热性变得不充分。通过使聚苯醚树脂的质量比为40%以上,在使用二氧化碳(例如,最高达到120℃)作为第2流体的情况下,可以得到充分的耐热性。另一方面,若聚苯醚树脂的质量比大于65%,则如后所述,树脂结构体的长期可靠性变得不充分。本公开的第2方式提供在第1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树脂组合物包含无机填充材料的热交换器。即,构成树脂结构体的树脂组合物可以包含树脂以外的成分。对无机填充材料没有限定,只要能够得到之前说明的效果,则可以采用任意的无机填充材料。无机填充材料的例子包括石墨、滑石、云母、二硫化钼及玻璃纤维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交换器,其是在第1流体与第2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具备:形成所述第1流体流过的第1流路的树脂结构体、和形成所述第2流体流过的第2流路的铜管,且所述铜管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所述第1流路内,构成所述树脂结构体的树脂组合物的树脂成分以聚苯醚树脂与聚苯乙烯树脂的聚合物合金为主成分,在所述聚合物合金中,聚苯醚树脂与聚苯乙烯树脂的质量比在40/60~65/35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7.11 JP 2012-1553421.一种热交换器,其是在第1流体与第2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
交换器,
所述热交换器具备:
形成所述第1流体流过的第1流路的树脂结构体、和
形成所述第2流体流过的第2流路的铜管,且所述铜管的至少一部分
配置于所述第1流路内,
构成所述树脂结构体的树脂组合物的树脂成分以聚苯醚树脂与聚苯
乙烯树脂的聚合物合金为主成分,
在所述聚合物合金中,聚苯醚树脂与聚苯乙烯树脂的质量比在40/
60~65/35的范围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基啓森本晓保手浜健一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