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及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03500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6 1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长寿命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及电池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具有集电体及配置在集电体上的含有负极活性物质、导电材料和粘结剂的负极合剂层,负极活性物质是具有碳质物、碳质物中的氧化硅物相和在氧化硅相中具有结晶性硅的硅相的复合体粒子,在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中,当合剂层的平均厚度为d0、以负极活性物质的单一粒子占据的合剂层中所述粒子相对于集电体面的垂直方向的最大厚度为d1时,具有满足d1/d0≥0.9的负极活性物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及电池包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电子设备的小型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便携电子设备正在普及。并且,对于作为这些便携电子设备的电源的电池也要求小型化,具有高能量密度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备受瞩目。特别是,作为负极活性物质,尝试了使用硅、锡等与锂进行合金化的元素、非晶质硫属化合物等锂嵌入容量大、密度高的物质。其中,硅能以锂原子相对于1个硅原子为4.4个的比率嵌入锂,单位质量的负极容量达到石墨质碳的约10倍。但是,硅在充放电循环中伴随着锂的嵌入脱嵌的体积变化大,在活性物质粒子的微粉化等循环寿命方面具有问题。专利技术人们进行了深入实验,结果发现:在将微细的一氧化硅和碳质物进行复合化、烧成而得到的活性物质中,可得到微晶硅在包含或保持于与硅牢固结合的氧化硅中的状态下分散在碳质物中而成的负极活性物质,将该负极活性物质使用在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中时,可以达成高容量化及循环特性的提高。但是,如果对这种活性物质进行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其具有集电体以及配置在所述集电体上的含有负极活性物质、导电材料和粘结剂的负极合剂层,所述负极活性物质是具有碳质物、所述碳质物中的氧化硅物相和在所述氧化硅相中具有结晶性硅的硅相的复合体粒子,在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中,当所述合剂层的平均厚度为d0、以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单一粒子占据的合剂层中所述粒子相对于集电体面的垂直方向的最大厚度为d1时,具有满足d1/d0≥0.9的负极活性物质。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9.25 JP 2013-197759;2014.08.29 JP 2014-175031.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其具有集电体以及配置在所述集
电体上的含有负极活性物质、导电材料和粘结剂的负极合剂层,所述负极
活性物质是具有碳质物、所述碳质物中的氧化硅物相和在所述氧化硅相中
具有结晶性硅的硅相的复合体粒子,在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中,
当所述合剂层的平均厚度为d0、以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单一粒子占据的合
剂层中所述粒子相对于集电体面的垂直方向的最大厚度为d1时,具有满足
d1/d0≥0.9的负极活性物质。
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堀田康之久保木贵志森田朋和深泽孝幸越崎健司长田宪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