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微雾化装置及其给药室模块,尤指一种可减少药液残留且便于清洁的微雾化装置及其给药室模块。
技术介绍
近年来,微雾化装置已广泛地应用于医疗保健及美容等用途。举例而言,微雾化装置可作为呼吸道疾病患者进行投药治疗或缓解的辅助器具,且提供患者利用吸入投药方式取代口服投药方式,以提升药物吸收疗效与作用效率并可降低副作用的发生。此外,微雾化装置可随身携带,以提供患者于呼吸道急性恶化阻塞时可即时投药并迅速地发挥药效,以避免患者于意外发病时无法立即治疗或舒缓的情况发生。微雾化装置可将液体药剂转化或雾化为雾滴,并且喷入至患者的口腔中,使该些雾滴可被吸入至患者的支气管及肺部,俾进行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或缓解。目前,微雾化装置依其雾化作动方式可大致区分为气动喷射雾化器(Pneumatic Jet Nebulizer)、超音波雾化器(Ultrasonic Nebulizer)以及网孔式雾化器(Mesh Nebulizer),其中网孔式雾化器采用压电元件(piez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雾化装置,包括:一给药室模块,包括:一倾斜底壁,具有一特定角度的倾斜角;一管形侧壁,连接于该倾斜底壁的一周缘,且与该倾斜底壁定义形成具有一上开口的一容置槽以容置一液体药剂,其中该管形侧壁具有一输出孔,且该倾斜底壁向下延伸至该输出孔;以及一导流部,环绕设置于倾斜底壁与管形侧壁的一连接区域;以及一雾化单元,设置于该给药室模块且对位于该输出孔,以将经由该输出孔输出的该液体药剂转化为复数雾滴并喷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雾化装置,包括:
一给药室模块,包括:
一倾斜底壁,具有一特定角度的倾斜角;
一管形侧壁,连接于该倾斜底壁的一周缘,且与该倾斜底壁定义形
成具有一上开口的一容置槽以容置一液体药剂,其中该管形侧壁具有一输出
孔,且该倾斜底壁向下延伸至该输出孔;以及
一导流部,环绕设置于倾斜底壁与管形侧壁的一连接区域;以及
一雾化单元,设置于该给药室模块且对位于该输出孔,以将经由该输
出孔输出的该液体药剂转化为复数雾滴并喷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雾化装置,其中该倾斜角的该特定角度的范围
介于3度至30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雾化装置,其中该倾斜角的该特定角度的范围
介于5度至15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雾化装置,其中该输出孔具有一第一开口及一
第二开口,该第一开口开设于该管形侧壁的一内表面且与该导流部的一缺口
相对位,该第二开口开设于该管形侧壁的一外表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雾化装置,其中该导流部的该缺口的两相对侧
面分别具有一导角。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雾化装置,其中该导流部为一C环形弧面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雾化装置,其中该输出孔与该容置槽的一底面
的一最低位置区域相邻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雾化装置,其中该给药室模块包括一上盖,可
轴转地枢接于该管形侧壁,以封闭该容置槽的该上开口。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雾化装置,其中该管形侧壁包括至少一第一锁
扣元件,该上盖包括至少一第二锁扣元件对应于该至少一第一锁扣元件,且
该至少一第一锁扣元件与该至少一第二锁扣元件相锁扣。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雾化装置,其中该给药室模块具有一组接部,
连接于该管形侧壁的一外表面且对位于该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良,李昱纬,
申请(专利权)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