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汽车密码锁,其特点是,包括:信息综合处理器、发动机监视器、密码钥匙识别器、声响报警器、发动机控制器以及电源变换器;密码钥匙识别的输出端及发动机监视器的输出端分别与信息综合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发动机监视器并与机动车发动机双向连接;经信息综合处理器数据处理后的信号分别控制机动车发动机动作或声响报警器报警。若车辆被盗,行驶10秒钟后即自行熄火,并持续报警三分钟。具有动作可靠和操作方便的优点。(*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汽车密码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使用的机动车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是,伴随而来的机动车失窃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针对机动车失窃的现实,各种各样的机动车防盗报警产品应运而生。这些产品中有的是采用大铁锁来锁住方向盘,这种方式虽然给偷盗者制造了偷盗的障碍,但却与制造精良的机动车车辆本体形成强烈的反差;有的是采用用遥控或感应原理制造防盗器,这种防盗器当有偷盗者破坏机动车时,会自动产生报警声而提醒车主注意,但是,由于这种报警器的抗干扰性较差的问题,因此,如有人不小心碰触了装有该防盗器的机动车车身,或遇上打雷、放鞭炮等空气振动,该防盗器就会大声嚣叫,除造成环境噪声污染外,久而久之甚至会产生“狼来了”的负面效应,使车主放松警惕,从而使防盗功能几乎消失殆尽。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机动车防盗、报警器存在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小型精良的、能识别车主、在机动车发生被偷盗时既能报警、又能阻止机动车发动机动作的新型汽车密码锁。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汽车密码锁,其特点是,包括信息综合处理器、发动机监视器、密码钥匙识别器、声响报警器、发动机控制器以及提供上述部件工作电源的电源变换器;所述的密码钥匙识别器的输出端与信息综合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发动机监视器的输出端与信息综合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该发动机监视器并与机动车发动机双向连接;所述发动机控制器输入端与信息综合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其输出端分别与机动车发动机和声响报警器连接;经信息综合处理器数据处理后的信号分别通过发动机控制器来控制机动车发动机动作或通过声响报警器报警。上述一种新型汽车密码锁,其中所述的信息综合处理器由一单片机构成。上述一种新型汽车密码锁,其中所述的发动机监视器由一小功率双极型三极管或一MOS晶体三极管及其电阻电容构成。上述一种新型汽车密码锁,其中所述的密码钥匙识别器由一识别接触器构成。上述一种新型汽车密码锁,其中所述的发动机控制器由一晶体管放大电路及与其连接的一继电器或一触发型半导体构成。由于本技术采用了以上的措施,采用由单片机构成的信息综合处理器来监视和控制机动车的发动机动态,如果在发动机动作后十秒钟左右密码钥匙识别器还没有识别到车主的密码钥匙,信息综合处理器就确认为机动车是被盗,将发动机熄火,同时发出报警信号。具有操作简便、使用可靠、抗干扰性能强的优点。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进一步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各部件连接安装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电方框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信息综合处理器电原理图;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发动机监视器电原理图;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发动机控制器电原理图。请参阅附图本技术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信息综合处理器1、发动机监视器2、密码钥匙识别器3、声响报警器4、电源变换器5和发动机控制器6等部件。密码钥匙识别器3的输出端与信息综合处理器1的输入端连接;发动机监视器2的输出端与信息综合处理器1的输入端连接,该发动机监视器2并与机动车发动机7双向连接;发动机控制器6的输入端与信息综合处理器1的输出端连接,其输出端分别与机动车发动机7和声响报警器4连接;经信息综合处理器数据处理后的信号分别通过发动机控制器来控制机动车发动机动作或通过声响报警器报警。其中信息综合处理器1是本技术的中心控制部件,由专用的中规模集成电路如AMD公司的MACH系列器件或Zilog公司的Z8系列单片机等为主芯片构成。该信息综合处理器1的I/O接口23、24引脚接发动机监视器2,其输出口18和20引脚输出复合信号连接声响报警器4,控制声响报警器4报警或不报警。从图3可见,由电容器C1、C2、C3、R1和主芯片的振荡口2、3引脚组成一个RC振荡电路,产生一主振频率信号,使主芯片以每秒十多次的速度对发动机监视器2进行采样,电容器C4和C5是退耦电容,使主芯片在动态工作状态下能保持稳定的运作。电阻器R2是限流电阻,使主芯片的第8脚(输出口)输出电流控制在主芯片容许的额定范围内,保证主芯片正常、安全地工作而设置的。发动机监视器2由一般小功率双极型或MOS晶体三极管和电阻R3、R4、R5、R6以及电容C5等组成。本实施例采用MOS晶体三极管BG1,其基极与发动机7连接,其发射极与信息综合处理器主芯片连接。工作时,该发动机监视器时刻检测机动车的发动机7的运作状态,并将检测的结果数据送入信息综合处理器主芯片的输入口23、24引脚。密码钥匙识别器3是一具《iButton》的识别接触器(市场有售),安装在机动车驾驶室内,其输出信号与主信息综合处理器芯片的15、16引脚连接,。声响报警器4采用常规报警电路,使用高响度的蜂鸣器或大功率喇叭,在接收到信息综合处理器1的报警信息时,发出报警声。电源变换器5由常见的通用型稳压电路如东芝公司的7806型等组成,其作用是将机动车的电源变成适合本技术电路使用的稳压的直流电源,以提供整个电路使用。发动机控制器6由晶体管放大电路及在该放大电路的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的一继电器或触发型半导体器件组成,本实施例是在三极管BG2的集电极连接一双向可控硅S构成。该晶体管放大电路的输入端通过一电阻R2与信息综合处理器的8脚连接,该双向可控硅S的输出端连接机动车发动机7,并由其控制发动机“工作”或“熄火”。该电路中电阻R7是一个限流电阻并起抗干扰作用;R10是该放大电路的负载电阻,R12是限流电阻。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准备开车状态,机动车一通电,本技术的发动机监视器2就马上开始对机动车发动机进行检测。信息综合处理器1在启动内部定时器的同时向发动机控制器6发出指令,容许发动机点火工作,如果在定时器事先设定的延迟时间内,密码钥匙识别器3识别到车主的密码钥匙,将稳定保持向发动机控制器6发出“容许发动机点火工作”的指令,机动车象往常一样,正常行驶。如果在定时器事先设定的延迟时间内,信息综合处理器1没有收到密码钥匙识别器3识别到车主的密码钥匙,信息综合处理器1就向发动机控制器6发出指令,不容许发动机工作,使机动车发动机“熄火”或不能点火;并向声响报警器4发出报警信号,报警器马上发出高分贝的报警声,报警声将持续3分钟左右。如果在本装置发出报警声时,密码钥匙识别器3识别到车主的密码钥匙,报警声将马上消失,信息综合处理器1向发动机控制器6发出指令,容许发动机点火工作,使行车正常进行。本技术与传统机动车防盗、报警器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1、由微电脑控制,动作可靠,保证车主在使用中无后顾之忧。2、将电子钥匙这个成熟的产品运用在该电子线路的识别装置中,由于该电子钥匙由大于100亿个密码组成,因此几乎不会有重复,而且不能被破译仿造。3、使用方便,可靠性高,密码识别误码率小于0.00001,合法车主只需用电子钥匙轻轻一摁,便可方便启动本锁,出错率小于十万分之一。4、设计合理,轻巧美观,安装方便,不破坏汽车原有线路,不引人注目。5、识别能力强,若车辆被盗,行驶10秒钟(约100米以内)后即自行熄火,并持续报警三分钟;若是合法车主没有(或忘记)用电子钥匙进行识别动作,可在发动机熄火后再次用电子钥匙完成识别动作即可。6、价格便宜,便于推广。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汽车密码锁,其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汽车密码锁,其特征在于,包括:信息综合处理器、发动机监视器、密码钥匙识别器、声响报警器、发动机控制器以及提供上述部件工作电源的电源变换器;所述的密码钥匙识别器的输出端与信息综合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发动机监视器的输出端与信息综合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该发动机监视器并与机动车发动机双向连接;所述发动机控制器输入端与信息综合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其输出端分别与机动车发动机和声响报警器连接;经信息综合处理器数据处理后的信号分别通过发动机控制器来控制机动车发动机动作或通过声响报警器报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海祥,黄河,周雁华,王尚君,卢伟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新卫电子设备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