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表数据规约转换器及该转换器的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201193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6 08:47
电能表数据规约转换器及该转换器的使用方法,涉及一种电能表规约转换器。解决了变电站电能表更换必须人为重新设置后台机电能表的通讯地址和通讯规约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电源电路、485总线接口电路、转换电路和数据存储电路;485总线接口电路用于连接485总线,转换电路的转换信号输入端连接485总线接口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转换电路利用单片机实现DL/T645-1997规约和DL/T645-2007规约的对应转换。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进行电能表规约转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涉及一种电能表规约转换器。解决了变电站电能表更换必须人为重新设置后台机电能表的通讯地址和通讯规约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包括电源电路、485总线接口电路、转换电路和数据存储电路;485总线接口电路用于连接485总线,转换电路的转换信号输入端连接485总线接口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转换电路利用单片机实现DL/T645-1997规约和DL/T645-2007规约的对应转换。本专利技术适用于进行电能表规约转换。【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能表规约转换器。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力行业科学技术蓬勃发展和先进设备的使用,我局变电站都已实现综合自动化运行并转为无人值守,关口电能表数据通过两种方式自动上传,一种是:二级关口电能表采集器;另一种是:变电站运行后台机上传至变电运维工区集控站。电能量数据上传是通过电能表的两路485接口分别向二级关口采集器和后台机进行传输。近几年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能表数据传输规约由原来的DL/D645-1997已升级为DL/D645-2007,但是却存在一些问题:1、部分变电所后台机采集设备老旧不能升级,无法与规约为DL-D645-2007的新型电能表进行通讯,使部分变电站关口电能表不能及时更换;其它变电站后台机虽然可以升级,但只要更换电能表就必须要联系厂家来人到现场进行修改后台机电能表的通讯地址,才能与电能表通讯采集到电量;2、由于二级关口电能表的运行及管理需要,电能表要经常更换,而每次更换电能表后台机都因通讯地址改变而采集不到电量,集控站及电力调度都无法看到和计算电量,势必影响变电站的运维管理,无法为管理层提供准确的数据,也影响了变电站母线平衡率的计算和供电量及线损的计算,使变电站的运行可靠性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变电站电能表更换必须人为重新设置后台机电能表的通讯地址和通讯规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能表数据规约转换器,它包括电源电路、485总线接口电路、转换电路和数据存储电路; 电源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压敏电阻RVl、电解电容CCl、电解电容CC2、电解电容CC3、电解电容CC4、电容Cl、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感L1、二极管Dl、发光二极管LD1、AC/DC模块U2和电源模块U3 ; AC/DC模块U2采用型号为LS03-15B05SR2S的模块实现,电源模块U3采用型号为05S05JY4-N2的电源模块实现,电阻Rl的一端连接220V电源的火线,电阻Rl的另一端同时连接压敏电阻RVl的一端和AC/DC模块U2的3号引脚,压敏电阻RVl的另一端同时连接220V电源的零线和AC/DC模块U2的I号引脚,AC/DC模块U2的5号引脚连接电解电容CCl的正极,电解电容CCl的负极同时连接AC/DC模块U2的7号引脚和电容Cl的一端,电容Cl的另一端同时连接AC/DC模块U2的10号引脚、电解电容CC2的负极、电解电容CC3的负极、二极管Dl的阴极、电容C2的一端、电容C3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电容C5的一端、电容C6的一端和地;AC/DC模块U2的12号引脚同时连接电解电容CC2的正极和电感LI的一端,电感LI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电解电容CC3的正极、二极管Dl的阳极、电容C2的另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电容C6的另一端、发光二极管LDl的阴极和电源模块U3的I号引脚,且电感LI的另一端为电源电路的5V电源VCC信号的输出端;发光二极管LDl的阳极连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电源模块U3的2号引脚和4号引脚均接地;电源模块U3的6号引脚同时连接电解电容CC4的正极和电容C7的一端,电解电容CC4负极同时连接电容C7的另一端和地;所述电源模块U3的6号引脚为5V隔离电源信号输出端; 485总线接口电路包括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U、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9、电阻R20、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电阻R24、电阻R25、电阻R26、三极管Ql、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光电稱合器U4、光电稱合器U5、光电稱合器U6、光电f禹合器U7、一号485接口模块AUl、二号485接口模块AU2、电容C8、电容C9、防雷管TEDl、防雷管TED2、热敏电阻PTC1、热敏电阻PTC2、热敏电阻PTC3、热敏电阻PTC4、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二极管D7和接口模块Jl ; 光电稱合器U4、光电稱合器U5、光电稱合器U6和光电稱合器U7均米用型号为P521的光电耦合器实现,一号485接口模块AUl和一号485接口模块AUl均采用信号为LBC184的芯片实现,三极管Ql、三极管Q2、三极管Q3和三极管Q4均采用PNP型三极管; 光电稱合器U4的2号引脚为485总线接口电路一个控制信号输入端,光电稱合器U4的I号引脚连接电阻R6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电路VCC信号输出端,光电耦合器U4的3号引脚接地,光电稱合器U4的4号引脚同时连接电阻R5的一端、电阻R9的一端、电阻R8的一端、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一号485接口模块AUl的2号引脚和3号引脚;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电路的隔离电源信号输出端,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电路的5V隔离电源信号输出端,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一号485接口模块AUl的I号引脚连接光电耦合器U5的2号引脚,光电耦合器U5的I号引脚连接电阻RlO的一端,电阻RlO另一端连接电源电路5V隔离电源信号输出端,光电耦合器U5的4号引脚连接电源电路VCC信号输出端,光电耦合器U5的3号引脚同时连接电阻R7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l的基极,三极管Ql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l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电路VCC信号输出端;一号485接口模块AUl的8号引脚同时连接电容C8的一端、电阻Rll的一端和电源电路的隔离电源信号输出端,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ll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电阻R12的一端、一号485接口模块AUl的6号引脚和热敏电阻PTCl的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同时连接一号485接口模块AUl的7号引脚、热敏电阻PTC2的一端和电阻R13的一端,电阻R13的另一端同时连接一号485接口模块AUl的5号引脚和地;热敏电阻PTCl的另一端同时连接二极管D3的阳极、二极管D4的阳极、防雷管TEDl的一端、电阻R14的一端和接口模块Jl的I号引脚,热敏电阻PTC2的另一端同时连接二极管D2的阴极、二极管D4的阴极、防雷管TEDl的另一端、电阻R14的另一端和接口模块Jl的3号引脚,二极管D3的阴极和二极管D2的阳极均接地; 接口模块Jl的5号引脚同时连接电阻R15的一端、防雷管TED2的一端、二极管D5的阳极、二极管D7阳极和热敏电阻PTC3的一端;接口模块Jl的2号引脚同时连接电阻R15的另一端、防雷管TED2的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电能表数据规约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电源电路、485总线接口电路、转换电路和数据存储电路;电源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压敏电阻RV1、电解电容CC1、电解电容CC2、电解电容CC3、电解电容CC4、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感L1、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LD1、AC/DC模块(U2)和电源模块(U3);AC/DC模块(U2)采用型号为LS03‑15B05SR2S的模块实现,电源模块(U3)采用型号为05S05JY4‑N2的电源模块实现,电阻R1的一端连接220V电源的火线,电阻R1的另一端同时连接压敏电阻RV1的一端和AC/DC模块(U2)的3号引脚,压敏电阻RV1的另一端同时连接220V电源的零线和AC/DC模块(U2)的1号引脚,AC/DC模块(U2)的5号引脚连接电解电容CC1的正极,电解电容CC1的负极同时连接AC/DC模块(U2)的7号引脚和电容C1的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同时连接AC/DC模块(U2)的10号引脚、电解电容CC2的负极、电解电容CC3的负极、二极管D1的阴极、电容C2的一端、电容C3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电容C5的一端、电容C6的一端和地;AC/DC模块(U2)的12号引脚同时连接电解电容CC2的正极和电感L1的一端,电感L1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电解电容CC3的正极、二极管D1的阳极、电容C2的另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电容C6的另一端、发光二极管LD1的阴极和电源模块(U3)的1号引脚,且电感L1的另一端为电源电路的5V电源VCC信号的输出端;发光二极管LD1的阳极连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电源模块(U3)的2号引脚和4号引脚均接地;电源模块(U3)的6号引脚同时连接电解电容CC4的正极和电容C7的一端,电解电容CC4负极同时连接电容C7的另一端和地;所述电源模块(U3)的6号引脚为5V隔离电源信号输出端;485总线接口电路包括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9、电阻R20、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电阻R24、电阻R25、电阻R26、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光电耦合器U4、光电耦合器U5、光电耦合器U6、光电耦合器U7、一号485接口模块(AU1)、二号485接口模块(AU2)、电容C8、电容C9、防雷管TED1、防雷管TED2、热敏电阻PTC1、热敏电阻PTC2、热敏电阻PTC3、热敏电阻PTC4、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二极管D7和接口模块J1;光电耦合器U4、光电耦合器U5、光电耦合器U6和光电耦合器U7均采用型号为P521的光电耦合器实现,一号485接口模块(AU1)和一号485接口模块(AU1)均采用信号为LBC184的芯片实现,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和三极管Q4均采用PNP型三极管;光电耦合器U4的2号引脚为485总线接口电路一个控制信号输入端,光电耦合器U4的1号引脚连接电阻R6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电路VCC信号输出端,光电耦合器U4的3号引脚接地,光电耦合器U4的4号引脚同时连接电阻R5的一端、电阻R9的一端、电阻R8的一端、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一号485接口模块(AU1)的2号引脚和3号引脚;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电路的隔离电源信号输出端,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电路的5V隔离电源信号输出端,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一号485接口模块(AU1)的1号引脚连接光电耦合器U5的2号引脚,光电耦合器U5的1号引脚连接电阻R10的一端,电阻R10另一端连接电源电路5V隔离电源信号输出端,光电耦合器U5的4号引脚连接电源电路VCC信号输出端,光电耦合器U5的3号引脚同时连接电阻R7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电路VCC信号输出端;一号485接口模块(AU1)的8号引脚同时连接电容C8的一端、电阻R11的一端和电源电路的隔离电源信号输出端,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1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电阻R12的一端、一号485接口模块(AU1)的6号引脚和热敏电阻PTC1的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同时连接一号485接口模块(AU1)的7号引脚、热敏电阻PTC2的一端和电阻R13的一端,电阻R13的另一端同时连接一号485接口模块(AU1)的5号引脚和地;热敏电阻PTC1的另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良王哲吉孟宪臣王静赵学兰王志军赵凤阁李勇吴乾坤都兴云高鹏杨坤松任培龙孙志政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鸡西供电公司黑龙江太平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