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规约转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97628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2 1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力规约转换器;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可将CDT规约转换为远动104规约的电力规约转换器;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力规约转换器,包括封装壳体,封装壳体内设有转换电路板,转换电路板上设有规约转换模块、CDT规约数据流通信模块和远动104规约数据流通信模块,封装壳体上设有电源端口、串口接口和以太网接口,规约转换模块分别与CDT规约数据流通信模块、远动104规约数据流通信模块和电源端口相连,CDT规约数据流通信模块与串口接口相连,远动104规约数据流通信模块与以太网接口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电力部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力系统变电站与自动化主站间的通讯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电力规约转换器
技术介绍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一般分为厂站端和主站端,厂站端安装于各发电厂及变电站节点处,又称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负责采集本厂站内各电力元件运行状态和数据,供站内监视并上送调度主站;电力调度自动化主站安装于调度侧,负责采集回本网内各厂站实时运行数据,供调度、监控人员监测、调度电网使用。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的更新也是日新月异,设备换代十分频繁;在2005年前,受传输技术限制,传回调度数据很少,所有的变电站实行有人值班;2005年后,厂站逐步实现综合自动化,厂站端同主站端主要采用CDT、DISA规约进行传输,传输数据增加了保护类信息,很多变电站开始实现无人值班;2010年前后,开始进行智能电网、智能变电站的建设,介于电网运行分析的需要,各厂站送回主站的数据再次大幅增多,这时主厂站间采用网络通讯,即采用远动104规约进行传输,但对于一些老旧变电站,尤其是低电压等级变电站,受通讯管理机的限制,只能采用CDT规约转发,造成厂站信息无法接入调度主站,影响到大运行地县一体化的进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可将CDT规约转换为远动104规约的电力规约转换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力规约转换器,包括封装壳体,所述封装壳体内设有转换电路板,所述转换电路板上设有规约转换模块、CDT规约数据流通信模块和远动104规约数据流通信模块,所述封装壳体上设有电源端口、串口接口和以太网接口,所述规约转换模块分别与CDT规约数据流通信模块、远动104规约数据流通信模块和电源端口相连,所述CDT规约数据流通信模块与所述串口接口相连,所述远动104规约数据流通信模块与所述以太网接口相连。所述规约转换模块包括:中央处理电路、串口信号处理电路、以太网信号处理电路和电源处理电路,所述中央处理电路分别与串口信号处理电路和以太网信号处理电路相连,所述串口信号处理电路与所述CDT规约数据流通信模块相连,所述以太网信号处理电路与所述远动104规约数据流通信模块相连,所述电源处理电路分别与中央处理电路、串口信号处理电路、以太网信号处理电路和电源端口相连;所述封装壳体上设有人机交互界面,所述人机交互界面与所述中央处理电路相连;所述人机交互界面包括显示屏、操作按钮和通讯指示灯;所述封装壳体为方形结构,所述人机交互界面设置于所述封装壳体的前面板上,所述电源端口、串口接口和以太网接口均设置于所述封装壳体的背面板上;所述以太网接口为RJ45网络通信口 ;所述串口接口和以太网接口的数量均为两个。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的电力规约转换器,包括内部设有转换电路板的封装壳体,转换电路板上设有规约转换模块、CDT规约数据流通信模块和远动104规约数据流通信模块,封装壳体上设有电源端口、串口接口和以太网接口,规约转换模块分别与CDT规约数据流通信模块、远动104规约数据流通信模块和电源端口相连,CDT规约数据流通信模块与串口接口相连,远动104规约数据流通信模块与以太网接口相连;本技术中的电力规约转换器通过规约转换模块内置的通讯规约分析程序对串口接口输入的CDT规约数据流进行分析,解析出其中传送的状态、数据信息等变电站实时信息,再以104规约帧格式对这些信息按原点号进行封装,然后通过以太网接口输出,送至调度主站;对于主站端下发的“遥控”、“遥调”、“对时”、“复归”等执行命令由该规约转换器接收后,转换为对应的CDT规约命令送给通讯管理机进行操作;采用本规约转换器后,厂站端通讯管理机还采用⑶T规约进行传输,调度自动化主站还采用104规约进行通讯,只需将分配给厂站端的IP地址、通讯端口号、主端前置IP地址通过串口接口配入规约转换器,然后通过以太网接口接入调度数据网,即可实现主厂站端不同规约的正常通讯,收发两端数据库点号不需要做任何修改,该规约转换器对不同厂家的站端通讯管理机都具有较强的兼容性,使用简便,推广性强。【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封装外壳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封装外壳的后视图;图中:1为封装壳体,2为规约转换模块,3为CDT规约数据流通信模块,4为远动104规约数据流通信模块,5为电源端口,6为串口接口,7为以太网接口,8为中央处理电路,9为串口信号处理电路,10为以太网信号处理电路,11为电源处理电路,12为人机交互界面,13为显示屏,14为操作按钮,15为通讯指示灯。【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电力规约转换器,包括封装壳体1,所述封装壳体I内设有转换电路板,所述转换电路板上设有规约转换模块2、CDT规约数据流通信模块3和远动104规约数据流通信模块4,所述封装壳体I上设有电源端口 5、串口接口 6和以太网接口 7,所述规约转换模块2分别与CDT规约数据流通信模块3、远动104规约数据流通信模块4和电源端口 5相连,所述CDT规约数据流通信模块3与所述串口接口 6相连,所述远动104规约数据流通信模块4与所述以太网接口 7相连,具体地,所述以太网接口 7可为RJ45网络通信口。本实施例中,所述规约转换模块2可包括:中央处理电路8、串口信号处理电路9、以太网信号处理电路10和电源处理电路11,所述中央处理电路8分别与串口信号处理电路9和以太网信号处理电路10相连,所述串口信号处理电路9与所述CDT规约数据流通信模块3相连,所述以太网信号处理电路10与所述远动104规约数据流通信模块4相连,所述电源处理电路11分别与中央处理电路8、串口信号处理电路9、以太网信号处理电路10和电源端口 5相连。本实施例中,本规约转换器可为机架式安装,还可在所述封装壳体I上设置人机交互界面12,所述人机交互界面12与所述中央处理电路8相连,所述人机交互界面12可包括显示屏13、操作按钮14和通讯指示灯15 ;除此之外,所述封装壳体I可为方形结构,所述人机交互界面12可设置于所述封装壳体I的前面板上,所述电源端口 5、串口接口 6和以太网接口 7均可设置于所述封装壳体I的背面板上;具体地,所述串口接口 6和以太网接口 7的数量均可为两个,对于两路串口输入、两路以太网输出,本规约转换器具有人工设定主辅输入、自动侦测输入、两路输入同时送两路不同输出等灵活的传输配置方式,可对冗余配置的两台通讯管理机进行接入,向两个不同主站端进行网络通信。本技术通过在变电站通讯管理机出口处串接本规约转换器的硬件设备对通讯管理机CDT规约输出的数据流进行转换,变为104规约的数据流后,发送到调度数据网络设备,通过调度数据网传回调度主站,本技术接线简单、配置灵活、使用方便,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主权项】1.一种电力规约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封装壳体(I),所述封装壳体(I)内设有转换电路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力规约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封装壳体(1),所述封装壳体(1)内设有转换电路板,所述转换电路板上设有规约转换模块(2)、CDT规约数据流通信模块(3)和远动104规约数据流通信模块(4),所述封装壳体(1)上设有电源端口(5)、串口接口(6)和以太网接口(7),所述规约转换模块(2)分别与CDT规约数据流通信模块(3)、远动104规约数据流通信模块(4)和电源端口(5)相连,所述CDT规约数据流通信模块(3)与所述串口接口(6)相连,所述远动104规约数据流通信模块(4)与所述以太网接口(7)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刚陈舒琪郭晓军郜方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晋城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