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分散除尘装置和方法及其进风结构,空气振动筛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200047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6 07: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物料分散除尘装置和方法及其进风结构,空气振动筛。所述进风结构用于沿着物料的掉落方向安装在壳体(21)的分料腔(20)内,该进风结构(1)包括通风体(2),所述通风体(2)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形成有多个通风口(4),且每个所述通风口(4)的截面大小能够调整,以调整通过该通风口的风量能够根据不同高度处的粉尘浓度来相应地调节该高度处的进风量,以使物料分散除尘的效率最大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物料分散除尘装置和方法及其进风结构,空气振动筛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料筛分
,具体地,涉及一种物料分散除尘的进风结构、一种具有该进风结构的物料分散除尘装置、一种物料分散除尘装置的物料分散除尘方法、以及一种空气振动筛。
技术介绍
通常,根据不同的作业需求,需要对物料特别是物料原材料进行筛分,以分选出不同粒径的料。例如,石子、砂等是组成混凝土的粗、细骨料,并且是重要和用量最多的原材料。随着高性能混凝土对骨料的要求越严,从而对砂石的技术要求也越高。近来,随着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相应地出现了质量良好的机制砂,通过空气振动筛对机制砂进行筛分,可以分选出不同细度模数的作业原料。现有的空气振动筛的主要原理是通过鼓风机来提供风力,以将落入空气分选箱内的物料吹散并将粉尘分离,而物料在振动筛的筛分作用下筛分,从而实现物料的不同级配的分离和除尘。然而,由于需要鼓风机提供高速的气流以将物料吹散分离,使得在设计时,需要合理考虑鼓风机的鼓风量与引风除尘系统的相互匹配关系,从而增加了生产线的复杂性,同时,采用鼓风机鼓风,需要消耗大量的能耗,并产生大量的噪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物料分散除尘的进风结构,该进风结构与壳体的分料腔装配后,能够根据不同高度处的粉尘浓度来相应地调节该高度处的进风量,以使物料分散除尘的效率最大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物料分散除尘的进风结构,该进风结构用于沿着物料的掉落方向安装在壳体的分料腔内,该进风结构包括通风体,所述通风体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形成有多个通风口,且每个所述通风口的截面大小能够调整,以调整通过该通风口的风量。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该进风结构安装在壳体的分料腔内时,由于通风体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形成有多个通风口,且每个通风口的截面大小能够调整,从而调整该通风口的风量,这样,在分料腔内,可以根据不同高度处的粉尘浓度来相应地调节该高度处的进风量,以使物料分散除尘的效率能够最大化。优选地,述通风体沿其长度方向整体构造为阶梯形状,以形成从该阶梯形状一端倾斜延伸到该阶梯形状另一端的具有落差间隔的物料掉落撞击坡道,所述落差间隔形成为所述通风口。优选地,所述通风体包括多个支架,该多个支架依次以所述落差间隔设置以整体形成所述阶梯形状。优选地,每个所述支架上连接有风量调节板,该风量调节板能够调整位置以调节所述通风口的截面大小。优选地,每个所述支架上倾斜设置有落料撞击板,任一个所述落料撞击板的一端位于上游落料撞击板的端部下方,另一端位于下游落料撞击板的端部上方,以整体形成所述物料掉落撞击坡道。优选地,所述进风结构还包括第一封料门,所述第一封料门靠近所述通风体的底端部的一侧布置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底端部调整位置,以调节所述底端部的一侧面与所述分料腔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的第一物料掉落通道的截面大小。优选地,所述进风结构还包括第二封料门,所述第二封料门靠近所述通风体的底端部的另一侧布置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底端部调整位置,以调节所述底端部的另一侧面与所述分料腔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的第二物料掉落通道的截面大小。优选地,所述第一封料门和所述第二封料门分别通过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转动设置。优选地,所述通风体的所述底端部内形成有空腔;所述第二转轴布置在所述空腔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封料门的一端伸入到所述空腔内并连接有平衡体。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物料分散除尘装置包括引风装置、具有分料腔的壳体、以及以上所述的物料分散除尘的进风结构,其中,所述进风结构设置在所述分料腔内并位于所述分料腔的进料口的下方,所述分料腔的进风口位于所述进风结构的一侧,所述分料腔的除尘口位于所述进风结构的另一侧;所述引风装置与所述除尘口连通并与所述进风口配合在所述分料腔内形成负压气流。优选地,所述通风体将所述分料腔分隔为补风腔室和物料分离除尘腔室。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物料分散除尘装置的物料分散除尘方法,所述物料分散除尘装置为以上所述的物料分散除尘装置,所述物料分散除尘方法包括:调整每个所述通风口的截面大小到所需的截面大小;通过所述引风装置在所述分料腔内形成通过所述通风口的负压气流;所述通风体对从所述进料口进入所述分料腔的物料进行分散并通过所述负压气流进行除尘。优选地,所述物料分散形成从上往下的连续物料幕流,所述负压气流穿过所述物料幕流。。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空气振动筛,该空气振动筛包括振动筛壳体和以上所述的物料分散除尘装置,该振动筛壳体内倾斜地设置有多层振动筛网,每层振动筛网对应设置有物料出口,其中,所述振动筛壳体的进料端与所述物料分散除尘装置的出料口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物料分散除尘的进风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物料分散除尘的进风结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物料分散除尘装置进行物料分散除尘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空气振动筛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该空气振动筛的部分壳体被移除;图5是图4的空气振动筛的侧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进风结构,2-通风体,3-第一封料门,4-通风口,5-底端部,6-第一物料掉落通道,9-第一转轴,10-第二物料掉落通道,11-第二封料门,12-第二转轴,13-空腔,14-侧壁,15-平衡体,16-支架,17-风量调节板,18-落料撞击板,19-引风装置,20-分料腔,21-壳体,22-进风口,23-进料口,24-除尘口,25-出料口,26-补风腔室,27-物料分离除尘腔室,28-振动筛壳体,29-振动筛网,30-物料分散除尘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如图1和4所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物料分散除尘的进风结构用于沿着物料的掉落方向安装在壳体21的分料腔20内,该进风结构1包括通风体2,通风体2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形成有多个通风口4,且每个通风口4的截面大小能够调整,以调整通过该通风口的风量。这样,当该进风结构安装在壳体的分料腔内时,由于通风体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形成有多个通风口,这样就能够形成沿物料掉落方向排布的多股进风,同时,由于每个通风口的截面大小能够调整,这样,在分料腔内,可以根据不同高度处的粉尘浓度来相应地调节该高度处的进风量,从而使不同的粉尘浓度对应有相应的进风量,从而使物料分散除尘的效率能够最大化。物料的振散分离可以通过设置在分料腔内的其他振散装置来实现,该进风结构形成的沿物料掉落方向排布的多股进风可以穿过掉落的物料以对其进行除尘。但是,在本专利技术的该进风结构优选地配置为在进风的同时,也能够实现对掉落的物料进行振散分离的功能,即如图1-3所示,通风体2沿其长度方向整体构造为阶梯形状,以形成从该阶梯形状一端倾斜延伸到该阶梯形状另一端的具有落差间隔的物料掉落撞击坡道,所述落差间隔形成为通风口4,这样,物料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掉落在物料掉落撞击坡道上以进行分散,同时,从进风结构的通风口4,也就是从所述落差间隔中通过的进风可以对分散的物料进行有效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物料分散除尘装置和方法及其进风结构,空气振动筛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物料分散除尘的进风结构,该进风结构用于沿着物料的掉落方向安装在壳体(21)的分料腔(20)内,其特征在于,该进风结构(1)包括通风体(2),所述通风体(2)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形成有多个通风口(4),且每个所述通风口(4)的截面大小能够调整,以调整通过该通风口的风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料分散除尘的进风结构,该进风结构用于沿着物料的掉落方向安装在壳体(21)的分料腔(20)内,其特征在于,该进风结构(1)包括通风体(2)和第一封料门(3),所述通风体(2)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形成有多个通风口(4),且每个所述通风口(4)的截面大小能够调整,以调整通过该通风口的风量,所述第一封料门(3)靠近所述通风体(2)的底端部(5)的一侧布置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底端部(5)调整位置,以调节所述底端部(5)的一侧面与所述分料腔(20)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的第一物料掉落通道(6)的截面大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体(2)沿其长度方向整体构造为阶梯形状,以形成从该阶梯形状一端倾斜延伸到该阶梯形状另一端的具有落差间隔的物料掉落撞击坡道,所述落差间隔形成为所述通风口(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体(2)包括多个支架(16),该多个支架(16)依次以所述落差间隔设置以整体形成所述阶梯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架(16)上连接有风量调节板(17),该风量调节板(17)能够调整位置以调节所述通风口(4)的截面大小。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架(16)上倾斜设置有落料撞击板(18),任一个所述落料撞击板(18)的一端位于上游落料撞击板(18)的端部下方,另一端位于下游落料撞击板(18)的端部上方,以整体形成所述物料掉落撞击坡道。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封料门(11),所述第二封料门(11)靠近所述通风体(2)的底端部(5)的另一侧布置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底端部(5)调整位置,以调节所述底端部(5)的另一侧面与所述分料腔(20)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的第二物料掉落通道(10)的截面大小。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料门(3)和所述第二封料门(11)分别通过第一转轴(9)和第二转轴(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斌李冬平黄毅徐建华张劲姜方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