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流体体积模量AVO反演的流体识别的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196909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6 0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流体体积模量AVO反演的流体识别的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采集目的储层的叠前地震资料、测井资料以及地质成果资料;构建表征流体体积模量的AVO近似公式;根据所述的叠前地震资料、测井资料、地质成果资料以及所述的表征流体体积模量的AVO近似公式方程提取子波;根据所述的叠前地震资料、测井资料、地质成果资料以及子波确定流体体积模量数据体;根据所述的流体体积模量数据体识别当前储层孔隙中流体的类型。利用表征流体体积模量的AVO近似公式进行AVO反演可以估算出流体体积模量参数,避免流体识别假象,提高储层孔隙流体类型预测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流体体积模量AVO反演的流体识别的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采集目的储层的叠前地震资料、测井资料以及地质成果资料;构建表征流体体积模量的AVO近似公式;根据所述的叠前地震资料、测井资料、地质成果资料以及所述的表征流体体积模量的AVO近似公式方程提取子波;根据所述的叠前地震资料、测井资料、地质成果资料以及子波确定流体体积模量数据体;根据所述的流体体积模量数据体识别当前储层孔隙中流体的类型。利用表征流体体积模量的AVO近似公式进行AVO反演可以估算出流体体积模量参数,避免流体识别假象,提高储层孔隙流体类型预测的可靠性。【专利说明】基于流体体积模量AVO反演的流体识别的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关于石油地球物理勘探领域,特别是关于叠前地震的反演技术,具体的讲 是一种基于流体体积模量AVO反演的流体识别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地震技术数字化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地震 波动力学问题进行储层预测和流体识别成为石油工业界的研究热点。其中,AVCKAmplitude Versus Offset,振幅随偏移距的变化)反演技术作为一项根据振幅随偏移距的变化规律预 测地下岩性及含流体性质的主流技术,其核心思想是通过研究反射系数随入射角度的变化 规律提取需求的弹性参数,理论基础是描述平面波在水平分界面反射和透射的Zoeppritz 方程。由于基于Zoeppritz方程的参数提取属非线性反问题,计算效率低和受噪音影响大 等问题制约了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为了克服由Zo印pritz方程导出的反射系数形式复杂及不易进行数值计算的困 难,许多学者对Zoeppritz方程进行了简化。Koefoed将原来7个独立变量简化为5个独立 变量;Bortfeld详细论述了垂直入射的平面纵波反射系数近似计算方法,并给出了区分流 体和固体的简化方程;Aki和Richards在假设相邻地层介质弹性参数变化较小的情况下, 给出了包含纵横波速度和密度相对变化量的纵波反射系数线性近似公式。在此基础上,许 多学者对Aki-Richards方程进行了重新推导、归纳,分别提出了以不同弹性参数表示的纵 波反射系数。其中,Shuey给出了突出泊松比的相对反射系数近似表达形式;Fatti等人给 出了以相对波阻抗变化表示的反射系数近似公式;Mallick给出了用射线参数表示的反射 系数近似形式;Goodway推导了以拉梅参数相对变化量表示的反射系数近似公式。 随着石油勘探开发的深入,地下储层的含流体识别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迫切需 要从地震资料中提取更多可以反映地下介质中的流体特征的参数。Russell等人结合饱和 流体多孔弹性介质理论对Aki-Richards近似进行重组,提出了包含Gassmann流体项f的 Russell反射系数近似公式,突出体现了岩石孔隙流体效应对反射系数的影响,推动了基于 AVO反演的流体识别技术的发展。但是由于地下岩石的固液耦合特性,现阶段基于AVO反 演方法估算的弹性参数(如波阻抗,拉梅常数,Gassmann流体项等)均会受岩石固体效应 (岩石基质,孔隙度等)影响产生流体识别假象,降低了地质情况复杂地区储层含油气预测 的可靠性。 因此,为了有效的提高地质情况复杂地区的储层流体表征敏感性和流体识别可靠 性,现有技术中急需一种包含对孔隙流体信息更为敏感弹性参数的反射系数近似公式以及 相应的AVO反演方法来识别储层流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基于常规AVO近似估算的岩石弹性参数受固液耦合特 性影响易产生储层含流体判识假象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流体体积模量AVO反演 的流体识别的方法及系统,在反射系数近似中实现流体体积模量参数分离,流体体积模量 对储层流体信息更为敏感,利用表征流体体积模量的AVO近似公式进行AVO反演可以估算 出流体体积模量参数,避免流体识别假象,提高储层孔隙流体类型预测的可靠性。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基于流体体积模量AVO反演的流体识别的方法, 包括:采集目的储层的叠前地震资料、测井资料以及地质成果资料;构建表征流体体积模 量的AVO近似公式;根据所述的叠前地震资料、测井资料、地质成果资料以及所述的表征流 体体积模量的AVO近似公式方程提取子波;根据所述的叠前地震资料、测井资料、地质成果 资料以及子波确定流体体积模量数据体;根据所述的流体体积模量数据体识别当前储层孔 隙中流体的类型。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了一种基于流体体积模量AVO反演的流体识别的系 统,包括:资料采集装置,用于采集目的储层的叠前地震资料、测井资料以及地质成果资料; 近似公式构建装置,用于构建表征流体体积模量的AVO近似公式;子波提取装置,用于根据 所述的叠前地震资料、测井资料、地质成果资料以及所述的表征流体体积模量的AVO近似 公式方程提取子波;流体体积模量数据体确定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的叠前地震资料、测井资 料、地质成果资料以及子波确定流体体积模量数据体;流体类型识别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的 流体体积模量数据体识别当前储层孔隙中流体的类型。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基于流体体积模量AVO反演的流体识别的方 法及系统,基于常规AVO近似估算的岩石弹性参数受固液耦合特性影响易产生储层含流体 判识假象,本专利技术基于孔隙弹性介质理论以及临界孔隙度模型,在反射系数近似中实现流 体体积模量参数分离,流体体积模量对储层流体信息更为敏感,且最大限度的消除了储层 岩石孔隙度等固体效应造成的流体识别假象,利用表征流体体积模量的AVO近似公式进行 AVO反演可以估算出流体体积模量参数,避免流体识别假象,提高储层孔隙流体类型预测的 可靠性。 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 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流体体积模量AVO反演的流体识别的方法的 实施方式一的流程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流体体积模量AVO反演的流体识别的方法的 实施方式二的流程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流体体积模量AVO反演的流体识别的方法的 实施方式三的流程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流体体积模量AVO反演的流体识别的方法的 实施方式四的流程图; 图5为图1中的步骤S103的具体流程图; 图6为图1中的步骤S104的具体流程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流体体积模量AVO反演的流体识别的系统的 实施方式一的结构框图; 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流体体积模量AVO反演的流体识别的系统的 实施方式二的结构框图; 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流体体积模量AVO反演的流体识别的系统的 实施方式三的结构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流体体积模量AVO反演的流体识别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方法具体包括:采集目的储层的叠前地震资料、测井资料以及地质成果资料;构建表征流体体积模量的振幅随偏移距的变化AVO近似公式;根据所述的叠前地震资料、测井资料、地质成果资料以及所述的表征流体体积模量的AVO近似公式提取子波;根据所述的叠前地震资料、测井资料、地质成果资料以及子波确定流体体积模量数据体;根据所述的流体体积模量数据体识别当前储层孔隙中流体的类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丹平李超印兴耀张世鑫吴国忱宗兆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