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新材料及其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共混改性聚丙烯专用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家电业正飞速发展起来,国内市场对家电外壳塑料的需求量正高速增长。高模量的耐热聚丙烯材料由于其较高的刚性和耐热性,相对于ABS和HIPS的低廉价格,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家电外壳制造企业的青睐,被大量应用于电水壶、电饭锅等橱卫小家电的外壳注塑中。随着其综合性能的进一步提高,其使用空间也在不断扩大,日益显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国内虽然有高模量聚丙烯树脂材料开发的报道,如上海石化开发的HC9012、M1200HS,但其生产工艺是巴塞尔(Basell)的Spheripol工艺,即液相环管反应器+密相流化床反应器;而燕山石化开发的Kl712虽是采用三井HYPOL工艺,但其熔体流动速率是通过氢调完成的,而不是通过在造粒过程中调节过氧化物量的多少来控制,不能灵活的根据用户的需求来快速的改变材料的流动特性,因此不具有可控流变的特点。目前国内还未见可控流变高模量聚丙烯树脂材料的相关专利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由于不同物品注塑对于树脂的融体流动速率要求不同,因此本专利技术采用可控流变技术,在均聚聚丙烯的基础上添加成核剂,开发出性能优良的可控流变高模量聚丙烯树脂。由于采用可控流变技术,可以灵活的调节材料的融体流动速率,获得不同的加工特性。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适用于不同壁厚注塑制品的生产。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控流变高模量聚丙烯专用料,包括以下组分,以重量份数记均聚聚丙烯 100份,加工助剂0-0. 25份,成核剂O. 15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控流变高模量聚丙烯专用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以重量份数记:均聚聚丙烯??????????????????100份,加工助剂????????????????????0?0.25份,成核剂??????????????????????0.15?0.2份,硬度调节剂??????????????????0?1.5份,过氧化物母料????????????????0.55?0.65份;所述均聚聚丙烯的熔融指数为1.0?4.0g/10min,等规度≥97%;加工助剂是指抗氧剂和卤素吸收剂,所述抗氧剂包括: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和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二者按任意比例复配使用,且两种抗氧剂的前一种用量为0?0.1份,后一种的用量为0?0.05份;所述卤素吸收剂为高纯度硬脂酸钙,用量0?0.1份;所述成核剂包括:(3,4?二甲基二苄叉)山梨醇、亚甲基双(2,4?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酯羟基铝盐、对叔丁基苯甲酸羟基铝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任意比例复配,用量为0.15?0.2份;所述硬度调节剂为氧化钙或硫酸钡,PH值为8?10,粒径300?400目,加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流变高模量聚丙烯专用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以重量份数记均聚聚丙烯100份,加工助剂0-0. 25份,成核剂O. 15-0. 2份,硬度调节剂0-1. 5份,过氧化物母料O. 55-0. 65份;所述均聚聚丙烯的熔融指数为1. 0-4. 0g/10min,等规度> 97% ;加工助剂是指抗氧剂和卤素吸收剂,所述抗氧剂包括四[β_(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和亚磷酸三(2. 4-二叔丁基苯基)酯,二者按任意比例复配使用, 且两种抗氧剂的前一种用量为0-0.1份,后一种的用量为0-0. 05份;所述卤素吸收剂为高纯度硬脂酸1丐,用量0-0.1份;所述成核剂包括(3,4- 二甲基二苄叉)山梨醇、亚甲基双(2,4- 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酯羟基铝盐、对叔丁基苯甲酸羟基铝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任意比例复配,用量为O. 15-0. 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龙,徐振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